徐俐??名將之約--深的是遺憾,淺的是痛(3)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8:00 來源:
那是一張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圖,以希臘雕塑《擲鐵餅者》的放大造型為視覺主體,突出體育節目的特徵。毫不誇張地説,那是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醒目設計。在主體前面有兩個舞臺似的演播區,一個是談話區,一個是文藝節目表演區。節目的基本形態是邊談話,邊在談話過程中穿插文藝表演。啊?還有文藝節目?那肯定帶現場觀眾了?沒有,沒有現場觀眾。製片人説。
這一下,輪到我不理解了。
我對製片人談了我的想法。我認為,一場好的談話常常有賴於好的談話氛圍,把人放到舞臺上去談,有表演感不説,心裏還會空落落的。如果是一對一,你説我聽,場景應該儘量溫暖,讓被訪者儘快適應、熟悉、鬆弛下來,這樣的談話相對容易進入內心。如果是帶觀眾的訪談,那就是我們談給觀眾聽,是一場談話秀。在這樣的秀場中,主持人、嘉賓和觀眾共同構建談話場,觀眾還可以適當參與。而製片人選擇的是一對一訪談,但卻放在了沒有觀眾的舞臺上,舞臺的那一邊還有人在表演,這樣的空間安排,依據是什麼呢?談給誰聽,又表演給誰看呢?
但製片人堅持自己的想法。她是製片人,那是她的權力。她説,在節目的樣帶期就試過把觀眾請進演播室,效果並不好,單純的一對一畫面又太冷清,就這樣吧。 帶著如此巨大的不解,我走進了演播室。我太想做談話節目了,製片人説這次改動以談話為主體,練的就是主持人。受著這樣的誘惑和鼓舞,我決定先幹起來再説。 因為先天的空間錯亂,節目一開始就陷入邏輯悖論。
節目給被訪嘉賓設計了一個隆重的出場:隨著輝煌的儀式般的音樂,伴著噴薄的煙霧,名將從幕後閃亮登場,但卻無人喝彩;我在節目中拿出嘉賓事先提供的故事道具,邊説卻邊賣關子地展示給它的主人看,拿得連我自己手都哆嗦;談話進行中,不時有演員插進來,深情地為嘉賓獻歌或獻詩,因為沒有觀眾,演員只好面向嘉賓:噢, ,你是一股躍動的精靈……你的眉,你的唇……直至嘉賓忍俊不禁,最終笑場。演員給嘉賓獻歌,我這個主持人怎麼辦呢?看見兩人如此近距離、如此肉麻地吹捧和被吹捧,我內心感到了滑稽、荒誕和無奈。多少次,我厭惡地把頭扭開,期盼著這個可笑的過程趕緊過去。而製片人透過耳機大聲提醒我:徐俐,你要看著他們! 既然是兩個人的談話,為什麼要有儀式般的出場?既然是兩個人的談話,為什麼會有第三者插進來獻歌?既然是兩個人的談話,為什麼會賣那麼多的道具關子,甚至出現“恰逢其時”的室外電話連線?邏輯,起碼的邏輯合理性,都在這裡被一一顛覆了。
經常,在我和嘉賓感覺談興正好的時候,編導提醒我,該進詩朗誦了。多少次,我找不到理由,不知該如何把朗誦者以及朗誦者的滿腔深情介紹給對面的嘉賓。
在這樣的邏輯悖論中,我們走過了多場談話,很多時候,我找不到談話的心理依據,那是我作為主持人心理上極其難受的時期。製片人或者節目組太渴望形式的突破了! 試圖把訪談和紀錄片嫁接,是製片人突破形式的嘗試之一;這次又想到訪談和文藝表演嫁接,大約是她的再一次嘗試。或許,收視率的硬性壓力會把節目生存擠壓到無奈的邊緣,製片人只有在節目形態上不斷地尋求突破、再突破。
我不斷地同節目組溝通,把我在現場的感受告訴他們。也許大家也感到了邏輯的不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現場終於請來了觀眾。把花樣玩兒給觀眾看,至少還是個説法。
以後的節目,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談話秀。對於節目組而言,從早期的紀錄片樣式,到紀錄與訪談相互穿插,到演播室訪談與表演環節穿插,再到演播室談話秀,一年多裏,變化不可謂不大。無論是編導還是主持人,要做到快速適應和自如把握,顯然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現在,大家要共同面對一個嶄新的課題:如何才能秀好看呢?同樣面對人物,主持人可以採取完全不同的交流方式。《面對面》的王志是一種,先驗地預設了對所有人的不信任,將質疑進行到底;《魯豫有約》的魯豫是一種,只適時引導,將傾聽進行到底;《藝術人生》的朱軍是一種,將提問包裹在交談之中,重在情感氛圍的構建;張越的訪談也是一種,在她的一系列邊緣人物的訪談中,彼此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構成訪談過程的最動人之處。
不同的方式依據不同的心理掌控,並將導致完全不同的語言模式和鏡前狀態。那麼《名將之約》應該是那種方式?
節目組從來沒有明確討論過這個問題。製片人既欣賞王志冷面殺手似的窮追不捨,也欣賞朱軍場景熱鬧的親情氛圍。她有時希望我單刀直入,富有對抗性,更多地又要求我親和些,再親和些。
但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確實是依據每個主持人不同的特性和節目需要決定的。沒有哪個主持人能離開自己的性格底色和風格特質而“博採眾長”,也沒有哪個節目能夠把其他同類節目的長處一網打盡。
從新聞播報臺走向談話秀場,這是一個不小的跨度。我知道國外的很多同行都這樣跨過,而且一直跨著。通常週一至週五,他們在新聞的主播臺上,週末再兼做一個帶觀眾的談話秀,內容大多和時事政治相關。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