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徐俐??名將之約--深的是遺憾,淺的是痛(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7:53 來源:
專題:徐俐:女人是一種態度

  大楊揚是我採訪的第二個名將。過後她對我説,你的眼睛那麼亮,好像有水一樣,看著你的眼睛,不知怎的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節目播出的時候,除了一兩個提問鏡頭,節目仍舊按照紀錄片的樣式在處理,我在裏面完全多餘。楊揚白掉眼淚了,沒有過程的交代,眼淚從何而來呢?憑空而來的眼淚又如何打動人心呢?那並不是廉價的眼淚,也不是煽情的眼淚,那是一個個性堅強的女孩難得顯露的自我憐惜,彌足珍貴。  

  應該承認,如果不計收視率,原有紀錄片樣式的《名將之約》已經有了不錯的起步。作為一個有唯美傾向的人,製片人對節目的外在形式有極強的偏好和癡迷,據説她對編導最經常的要求是“上(電視)手段”。於是她的紀錄片在形式上幾乎做到了極致,各種特技手段的使用,使紀錄片時期的《名將之約》在央視屏幕上顯得相當醒目。而經她挑選和調教的編導,似乎對這樣的紀錄片形式也有偏好。在內容紮實飽滿、可以扛得住華麗的外在形式的那幾期,節目呈現的品質相當不錯。而在另一方面,作為主持人的我尚處在尋找狀態的“轉型”階段,儘管內容把握得不錯,但並不是一眼看去就讓人興奮叫好的樣子。兩相取捨掂量之下,製片人沒有決然地作出選擇。結果就是我的傾心訪談和華麗鋪張的紀錄片之間相互傷害,節目變得不倫不類了。  

  僅從專業角度看,我的適應速度應該説不慢。細節方面當然還能找出若干不足,比如有時語氣生硬,內心沒有完全鬆弛(沒有真正鬆弛下來的結果,就是用外在的形式“表演”鬆弛),狀態遊移而不夠穩定(這與我同時兼作新聞節目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對人物的理解把握能力,這個最關鍵的要素,我是具備的。三屆乒乓球世界冠軍曹燕華,在接受完採訪之後對我説,這是她遇到的最好的一次採訪。一年以後再遇見她,她真誠地説她成了我的粉絲。作為採訪者和被採訪者,我和曹燕華都喜歡那次採訪,因為那是兩個彼此理解的女人之間的一次心與心的溝通。我的問題並不客氣??二十二歲正值運動盛年,曹燕華為何就選擇離開了呢?何況當時的輿論對她的離開,也是多有議論。我想知道的是,四十歲的曹燕華會如何看待和評價當年的自己和自己的選擇。曹燕華非常坦率,她把她的心靈經歷告訴了我,在這段經歷中,不乏衝動、驕傲、挫折和反思。遺憾的是,我們共同對播出的節目都不滿意,一場好的談話過程被肢解了,被兩個彼此“打架”的節目形態弄得支離破碎。  

  無法在播出節目中看到相對完整的談話過程,客觀上也增加了我適應節目形態的難度。主持人都是在對播出節目的不斷分析觀摩中,不斷修正自身的。  

  製片人想做事,真正勇氣可嘉,不管條件如何,她一旦想到了,就一定要克服所有困難去做。這是她尤其令人欽佩的地方,也是我們彼此合作的良好職業基礎。雖然很多事情沒有現成的答案,一切都在摸索中,但紀錄片和訪談之間彼此的傷害是存在的,持續得也實在太久,在採訪完十三個人物之後,我意識到我必須撤出,否則再持續下去,就是程度更深的自我傷害了。  

  我這樣理解:就其本意,製片人或許更傾向於紀錄片,加入訪談部分,是她向現實不得不作的妥協。於是她總是力求把這種妥協的成分,儘量不露痕跡地融入她所傾心的原有形式中去。而我是一個需要完整呈現談話過程的人,沒有過程哪能叫談話呢?過程才是魅力。所以,儘管我認為《名將之約》的題材佔位很好,我也因此能開拓自己的業務領域,但是,在節目組如此的搖擺不定中,我的選擇只能是一個:放棄。  

  我那樣深切地投入過。為了準備人物,除了最大限度從編導手中獲取材料以外,我總是不斷地從各種渠道去收集整理所有我認為對人物有用的東西。在錄像的前夜,對一個人物我通常還要再咀嚼三四個小時。我是一個泛體育迷,雖然不在體育圈混,但因為有鍛鍊的愛好,所以我對體育有種本能的關注。競賽實際就是高度濃縮的人生,把人生的幾十年濃縮成幾秒鐘、幾分鐘、幾小時,濃縮成精華放在人類面前呈現。敢於競爭、善於競爭是體育名將共有的性格特徵。而我最關心的是,在尖子們水平都相當的情況下,究竟是什麼最終導致了王者的勝出。哪怕一個年齡再小的冠軍,只要剖開他們去分析,只要拿自己去比照,就一定能夠發現,為什麼他(她)會成為世界冠軍,偏偏自己不是,而其他人也不是。他們身上確實具有一點甚至多點讓普通人嘆服的長處。我總認為,《名將之約》應該重在人生成長經歷和經驗的分享,它是可以做成老中青幾代共有的勵志節目的。《藝術人生》煽情,《名將之約》勵志,多好哇。題材近似,但絕不雷同,也不可能雷同。因為人物的特質不同,只要抓住特質,呈現特質,節目就可能成了。  

  可是在主持人對節目完全沒有主導權的體制中,面對別人的遊移,我只能選擇離開。那可真是“揮淚斬自己”啊。  

  在我離開之後,製片人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員代替,《名將之約》又重新回歸到沒有主持人的紀錄片形態。  

  2003年的夏天,在我離開幾個月之後,製片人又一次找到我。她興奮地拿出一張演播室設計圖,對我説,她打算把《名將之約》改成演播室訪談節目,還是希望我來主持。真的麼?我心裏再一次升起希望。製片人想通了麼?真正放棄紀錄片了?

責編:張麗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