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我與《中國新聞》(3)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09:50 來源:
我發現,台灣的新聞主播對新聞很投入,不像我們當時已經習慣的一切都是恒定的狀態,那種狀態的千篇一律,使播報者在鏡頭上毫無個性可言。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做,為什麼會沒有個性的差異,邏輯上講不通嘛!後來我們了解到,海外觀眾最不能接受的除了新聞內容的空泛之外,還有播報者一成不變、慢條斯理、缺乏生氣的出鏡方式。他們戲稱我們的播報者永遠只有一男一女,因為他們看不到差別。
我在這裡無意輕視什麼,一切現象都有它的歷史成因及合理性,有時那種合理性還足以印證它存在的必要。我只想説,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關鍵看它是否具備了變化的條件。十年後,當人們再向我提起所謂的“徐俐現象”時,我本人都恍若隔世,因為時代瞬息萬變,後來者正在繼續尋找和實踐適合他們的方式。當我們看到有人端著茶杯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臺上的時候,我們究竟是該歡喜還是該不屑一顧呢?
讓我再回到從前。
面對海外觀眾的不接受,我們能不能改變?時間緊,我們來不及商量。雖然大家沒有著力打出什麼旗號,但是,做和國內不一樣的新聞已經是大家思想和行為的共識。至少,海外觀眾不接受什麼我們就得改變什麼。
我不是一個刻意標新立異的人,但我喜歡按我理解的方式做事。做事的效果取決於我對事情的理解程度和角度。在諸多能力當中,我是格外看中理解力的,如果對一件事物能作出別有洞天的理解,實際上就比別人多獲得了一個做事的空間。
《中國新聞》記者寥寥,但是不乏精英。如果大家願意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電視屏幕上,人們是很少看到被採訪者開口説話的,既看不到現場報道,也聽不到所謂的現場同期聲。但是,大量的現場採訪卻在《中國新聞》節目中出現。以我們開播第一天的節目為例:1992年10月1日,《中國新聞》開播,記者高麗萍站在天安門廣場向大家作現場報道。她告訴觀眾今天的國慶節有什麼樣的人來到廣場,人們在做什麼,人們的願望是什麼,天安門廣場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些都在她的現場採訪中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那條長達三分鐘的新聞,幾乎沒有什麼解説詞,基本上都是現場同期聲。這樣的新聞首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屏幕上,它的效果及影響力是可以想見的。
從內容上,《中國新聞》顛覆了過去傳統的新聞製作方式,那麼,在播報方式上呢?當大量的被採訪人物的同期聲進入到我們節目的時候,由此帶來的真實性和生活氣息在不斷增強。和這種真實的聲音相比,我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我是否能同它們有機地融為一體?
首先,我的語言節奏在加快,實際上最早只是在向正常的説話速度靠攏;我還配合語氣的處理,按照生活中説話的特點,自然加大了對一些重音的強調。光這兩個方面,就已經與眾不同了。關鍵問題是,我這樣處理之後,非常貼合新聞內容,從現場聲過渡到我的聲音,銜接非常自然,我和內容融為了一體。
在我的播報當中,其實最不可忽視的還是語氣的轉變,即我究竟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播報。是念稿人,是對新聞有理解的傳達者,還是掌控新聞的主播?有什麼樣的心理依據就決定採用什麼樣的語氣。依據至關重要。
就生活環境而言,海外觀眾當然習慣新聞主播,習慣有個性的新聞主播,因此他們才反感我們的千篇一律。這個思路的厘清,使我意識到,徐俐對新聞怎麼理解就怎麼處理吧,徐俐是新聞主播。於是,就出現了後來人們形容的磅薄大氣、駕馭感強、生氣勃勃,又不乏個人情感投入的所謂徐俐的播報風格。
這種風格産生的影響和爭議是我始料未及的。
《中國新聞》由於受播出時段和頻道落地的影響,它的出現最早引起的還是業內人士的關注,隨後擴展到關心時事的白領階層,影響最大的還是在國外。
在國際頻道開播之前,國內都是通過郵寄方式向國外傳送新聞,製作完成之後到國外觀眾收看,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衛星傳播徹底解決了時效問題,而且這樣一檔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有深刻改變的新聞節目(無非就是更按新聞規律做新聞),使海外觀眾直接從中國的電視畫面上,找到了他們在國外電視上才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除此之外,那種從節目中透露出來的想同國際接軌的意願和決心,使《中國新聞》在他們眼裏不再是一檔單純的新聞節目,它轉變成了另一種信息:中國正在進一步走向改革開放,中國正在同國際社會接軌。節目在海外大受歡迎理所當然。
同國際接軌成為當時風靡中國社會的主流共識(其實這個接軌還在繼續),人們甚至惟恐被國際社會嘲笑和拋棄。在那樣的背景下,誰擺出開放和接軌的姿態,誰就可能受到社會精英階層的關注和讚賞。我們的節目在白領和精英分子中有影響,和這種因素大有關聯。思想和文化精英們對社會風潮的變化最為敏感,他們在有意推動風潮的形成。社會的發展變化仿佛在《中國新聞》得到了印證。至今,有人談起《中國新聞》,還會提到它曾有過的符號作用。那時在一些文化人的圈子裏流行喝酒、看碟、説來英語單詞的國語、到秀水買衣服、外加看《中國新聞》,看《中國新聞》可以成為身份和階層的識別標誌。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