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在世界屋脊惡劣自然環境中長期形成的獨特文化和生活方式一直是世界人類學者眼中的“奇跡”。隨著藏族人民逐步走出自給自足的農牧經濟,人類學者期待這片土地能夠在現代化路徑上創造出新的“奇跡”。
資料圖片:這是西藏林芝地區的一名藏族姑娘在採摘水果(2008年7月9日攝)。3月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説,1959年至2008年,西藏生産總值由1.74億元增長到395.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5倍,年均增長8.9%。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格勒博士説:“現代化自17世紀開始就成為全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各個民族沒有退路,只有向前走。西藏可以作為人類社會的試驗田,為全球的現代化道路探索一種新的可能性,既實現物質富裕的基礎又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他説,從發達國家和中國內地的工業化發展來看,這一進程往往會使人們流去情感、流去人與人的緊密關係,古老的互助傳統將弱化,在強大的市場力量面前,人們遭受的心理打擊和創傷將無法避免。
格勒認為這種心理和文化的調試帶給藏族人民的挑戰會更大。他説:“如果將1959年民主改革視作西藏現代化的開始,這一進程要比歐洲晚300年之久。這意味著西藏現代化要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趕上甚至超過內地兄弟省區,就必須選擇跨越式的發展道路,但這種跨越不應該簡單地追求速度。”
作為中國第一位藏族人類學博士,格勒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實施田野調查,對西藏農牧民和城市居民進行抽樣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西藏地區經商的人數正在逐漸增多,農牧民的活動範圍逐漸從帳篷、村落擴大到鄉和縣,甚至擴大到那曲、日喀則、拉薩等城鎮市場。
資料圖片:2008年12月1日,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的農民巴桑在物資文化交流節上出售自家編制的氆氌。當日,西藏山南雅礱物資文化交流節在乃東縣開幕。眾多農牧民和商戶在交流節上交易農副土特産、民族手工藝品和日用品。一年一度的雅礱物資文化交流節促進了山南地區城鄉經濟的繁榮。
但是,這些變化並不意味著農牧民已完全接受了商業經濟的價值觀,相反,許多農牧民即使家裏生活綽綽有餘也依然保持著強烈的傳統價值觀,不願意出售一切。
他説:“新的市場經濟和自由買賣的環境使新一代的農牧民脫離傳統與草根,從‘熟人’社會到‘陌生’社會,從血緣親屬社會到契約社會,深深感受到社會變化的喜悅和丟失傳統的茫然。”
由於地處青藏高原,交通不便,資源匱乏和生態環境脆弱,西藏同中國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相比在工業發展和人才技術創新能力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劣勢。
格勒認為,所謂“中國特色、西藏特點”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探索一條有別於內地工業化的道路。
資料圖片:那曲物流中心現代化倉庫一角(6月25攝)。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物流中心青藏鐵路那曲物流中心位於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火車站附近,距離拉薩300多公里,佔地達8000畝。項目于2007年開工建設,分為散堆裝物流區、綜合物流區和生産加工區等,具備産品加工、儲存、貿易、配送等現代化物流功能。目前,青藏鐵路那曲物流中心建設進入全面收尾階段,並將於8月投入使用。
他説,政府可以考慮將現代化交通和基礎設施引入農村,使牧民呆在牧區就能享受更便捷的公共服務,這樣就可以避免簡單複製內地的城市化道路,避免農村居民融入城市所遭遇的城鄉冷漠或高犯罪率。在一些自然環境惡劣、人才缺乏的地區,也可以考慮保留集體化的生産方式,靠集體的力量實現共同富裕。
格勒博士在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大會的一個有關西藏社會變遷的專題討論中向與會中外學者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探索“西藏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保證。
他説,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同時注重經濟效益和政策效益,強調各民族的平衡發展和共同富裕,中央和各兄弟省份對西藏的持續支持確保了西藏擁有長期發展的機遇,在西藏的投資者也不能只考慮商業利益而忽視群眾利益和環境影響。
官方統計顯示,1959年到2008年,國家基本建設投入已經超過1000多億元,轉移政府資金超過兩千多億元。2001年到2008年,國家累計投入1540多億元,西藏自治區花100元錢,93元到94元來自國家。
此外,由於在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藏傳佛教對藏族文化、社會、生活産生了重要影響,至今仍有大量居民擁有宗教信仰,宗教作為一種精神力量依然強大。格勒認為,這使得人們更容易在物質富裕的基礎上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