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良種補貼力度逐年加大
2009年,土豆首次被列入自治區財政補貼範圍,補貼資金200萬元;青稞良種補貼標準由每畝4.5元提高到10元;油菜補貼標準為每畝10元
自治區良種補貼工作于2005年正式實施。在5年的實施過程中,自治區良種補貼金額已由2005年的1000萬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050萬元,品種也由2005年的小麥、青稞擴展到土豆和油菜四類。
資料圖片:圖為朗縣洞嘎鎮群眾正在田間給莊稼除草
農作物良種補貼是指國家通過建立良種推廣示範區,對農民選用農作物良種並配套使用種植技術進行的資金補貼,目的是支持農民積極使用優良作物種子,提高良種覆蓋率,增加農産品産量,改善産品品質,推進農業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産業化經營。目前我國實施的作物品種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四大糧食作物及棉花、油菜兩种經濟作物。
在自治區的良種補貼範圍中,由國家補貼的種類有小麥、青稞和油菜,今年被我區財政和農牧部門列入補貼的土豆由我區財政部門承擔,補貼資金共200萬元,油菜的補貼資金為300萬元,小麥、青稞的補貼資金為1550萬元。青稞良種補貼標準由每畝4.5元提高到10元;油菜補貼標準為每畝10元。
在良種補貼的5年時間內,自治區良種生産能力不斷提高,良種覆蓋率、統供率和包衣率逐年提高。2005年以來,我區良種主導産品逐步被確定:青稞主導品種為藏青320、喜馬拉雅19號、藏青148、藏青25;冬小麥主導品種為巴薩德、山冬6號;油菜主導品種為藏油5號、山油2號。建立了穩定的良種繁育基地,良種繁育基地由自治區農牧廳統一規劃,集中投入,分片實施,我區還將建設一級種子田1萬畝,二級種子田13萬畝。在糧油生産核心區域,我區建成固定的以良種繁育為內容的種子生産專業鄉村,建成高標準相對固定的良種繁育基地,提高良種繁育、種子加工和統供水平與質量,逐步做到種子生産標準化、良種繁育基地化。以良種繁育基地化推動糧油作物種植的區域化,在25個糧油主産縣(市)基本達到一個鄉(鎮)種植一個主導品種,形成了優質青稞、小麥、油菜優勢産業區,使主産縣(市)的糧油生産優勢逐步轉變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截至目前,全區糧食單産提高到每畝372公斤,糧食總産量穩定在95萬噸。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