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已融入了現代城市的行列,八廓街還始終以一種特立獨行的方式保持著它的傳統風貌,它讓每一位旅遊者輕易融入其中。走進八廓街的酒吧,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
拉薩有名氣的酒吧有許多家,但八廓街的酒吧和其它地段的酒吧有所不同,它有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有著原始樸素的裝修風格,除賣酒水外,還兼營油畫、藏式和尼泊爾的民間飾品,還有純正的英格蘭咖啡、黑椒牛排、尼泊爾小煎餅、印度農家炒麵,藏家的酥油茶等等,沿著步行街或林廓路往東走,中、英、藏三種文字的酒吧招牌,就隱藏在大昭寺周圍的那一整片古舊的、有著白墻、黃墻、木窗和經幡錯雜的街道裏,八廓街酒吧一般都開在二樓,也有一二樓兼營的。北京東路的“崗拉梅朵”、“拉姆拉錯”、“驢窩”、“揹包客”、“邊塞遠景”等酒吧都較有名氣,它們代表著西藏的另一種時尚文化,傳統和非傳統兩種各不相同的文化在這裡完美地相融。
特別是在夜晚,八廓街不再有那些嘈雜,回到了本屬於它的那份安靜。這裡的酒吧各具特色,像原創音樂酒吧“念”、“古修哪”書吧、“矮房子”音樂酒吧等等。在八朗學旅館旁邊的“念”酒吧裏,吧主名叫王嘯,是個來自西安的“搖滾”青年,據説他和許巍一起出道,但是他沒有成為“許巍”,他走遍他想去的地方最後飄到了拉薩,停下來開了這個酒吧。“念”的墻上挂滿各種樂器,像是邀請,或者期待。王嘯每天做好吃的東西,唱自己的歌給陌生人聽。有位叫“青螺”的網友深情地寫到,坐在“念”酒吧裏,聽王嘯彈吉他唱起歌。琴弦上掀起了黃土高原的風沙,一把吉他居然彈出“金戈鐵馬”的鏗鏘。到“念”酒吧不但能夠欣賞音樂,還能夠品嘗他那冠以特殊名字的菜肴,如“第三元素”、“共産主義”、“社會主義”、“撒哈拉麵”等等。問王嘯為啥將這些飯菜叫如此另類的名字?他那平時撥動琴弦擊鼓搖蕩的大手,漫不經心地撫摩著他的山羊鬍子,淡淡地笑著説:“第三元素”就是用三種不同顏色、含維生素較豐富的蔬菜製成;“撒哈拉麵”是因為1997年我遊走到中東一些國家,所以將那裏可口的“撒哈拉麵”引進到我這兒。談到這些時,他的聲調高了起來,對那些異國他鄉的音樂激動不已。王嘯的遊走造就了他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念”就是必然。他近幾年來自己創作了好多民間音樂。在“念”酒吧裏,他用哈薩克的冬不拉、非洲鼓、中國大鼓、口弦給客人表演,忘卻了自己,沉浸于音樂之中。
在藏醫院路龍達覺薩旅館旁邊的“旅行者酒吧”,最初是由鄒軍、王勇等人2001年開辦的,曾經是幾年來“藏飄兒”們喝酒聚會的窩點,數年來英超德甲世界盃轉播指定看點。酒吧有二間屋,門口有一個三級的臺階,兩旁是木制的扶手,古樸大方,上方是“旅行者”幾個大字:狂勁有力、很有氣勢。“旅行者”比較有名的招牌菜是牛肉咖喱飯。服務員幾乎全是本地的藏族小姑娘,説起中文來總是有些拗口。還好,在這裡溝通不需要什麼語言,用眼神就行了。一進“旅行者”酒吧,最搶眼的就是挂在二層門檻上牛頭標本後的兩件紅紅的T恤,還有一個木制的招貼欄,它的座位和椅子都是那種甜茶館的造型和佈置,椅子全部是連通的,桌上隨便的鋪著橫條的布幅,散亂地放著幾個木制的杯子。墻上的書架上有大量涉藏圖書,到處挂著著名“涉藏版畫家”張偉元的巨幅作品。店小二説:來這裡的客人多半是“老外”,部份是國人,今年重新進行了裝修,準備試著在冬天營業。他説“旅行者”獨有的音樂是吸引這些回頭客的主要原因。這裡面積比較小,容不下很多人,二三十人就能把這裡搞得人聲鼎沸。
“揹包客”餐吧也在北京中路上,八朗學旅館出門後走十幾米便可看到。其特色菜是藏式牛肉餅,兩塊牛肉餅加上一份湯,一共8元錢。純牦牛酸奶,5元一碗,這可是餐吧的特色飲食,來這兒的朋友,很少有不吃的。這個“餐吧”還有一個很特殊的項目,就是招收義工,若哪個在拉薩的朋友有時間又沒有事情可做,可以毛遂自薦來“餐吧”打工,管一日兩餐,無工資,但是可以隨意的曬太陽和在“餐吧”上網並且可以陪客人閒聊,最主要的一點是“餐吧”能提供場地和材料,可以在“餐吧”自己做飯吃。這種吸引力真是太大了。在“揹包客”餐吧裏有一個吉他和手鼓,還有很多照片,更重要的是挂了一些T恤和留言本讓你即興發揮,很隨意。
當然,還有新起的“庫玉瑪”餐吧,這家以“圖書、繪畫、美食、美酒”為主題的餐吧由當地知名文化人創辦,如今已經成為屬於西藏本土人的“沙龍”,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走進八廓街任何一家酒吧,濃郁的西藏特色和地道的歐美、藏族食品,古樸和現代詩意巧妙融合的裝修風格,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八廓街的酒吧裏,都能找到一種安祥和平和,很多人因此愛上了拉薩。
責編: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