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焦點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武警交通部隊建扎墨公路隧道造福西藏各族群眾紀實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11:0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墨脫壯歌——武警交通部隊搶建扎墨公路隧道造福西藏各族群眾紀實

  4月20日,中國最後一條通縣公路——扎(木)墨(脫)公路在西藏開工

  嘎隆拉山是打通扎墨公路的“卡脖子”地段,武警官兵將用兩年時間打通3300米長的嘎隆拉隧道

  武警交通部隊進駐雪山8個月來,先後參加30多次搶險,救助遇險群眾200多人,唱響一曲民族團結的壯歌

  墨脫,被稱為“高原孤島”,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因為嘎隆拉山阻隔,成為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

  墨脫,被稱為“原始部落”,1萬多名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在刀耕火種狀態,一半人沒見過汽車;

  墨脫,被稱為“最揪心的地方”,為打通扎(木)墨(脫)公路,50年來,有200多名修路工人長眠於此。

  2008年9月,“築路鐵軍”——武警交通部隊300名官兵率先吹響征戰扎墨公路的號角,承擔了全線施工難度最大、工程技術要求最高、生活環境最苦的唯一一座隧道——嘎隆拉山隧道建設任務,目前隧道已掘進420多米。

  承擔施工任務的武警部隊官兵在嘎隆拉隧道最前端鑽打隧道(4月18日攝)

  武警交通官兵以敢於犧牲、勇於奉獻、拼死戰鬥的精神,正把墨脫人世代夢想變成現實。

  兵發墨脫,挺進“死亡地帶”

  一座嘎隆拉山,這邊是現實,那邊是歷史;

  一條扎墨公路,這邊是生活,那邊是夢想。

  打通扎墨公路,是墨脫人世代期盼,也是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民族團結的現實需要。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黨中央、國務院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先後5次修建這條“天路”。由於地質構造極不穩定,氣候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修成的路被毀壞殆盡。目前,只有一條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的“土坯路”,每年7至9月才可通行,車毀人亡的慘劇時常發生。

  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物質和技術,讓中國人民有了和大自然抗衡的實力。為了改革開放成果惠及西藏各族群眾,去年9月,國家正式立項,投入近10億元將扎墨公路列入西藏“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並把最難啃的“硬骨頭”——打通3300米長的嘎隆拉山隧道任務交給武警交通部隊,工期只有兩年。

  這是對武警交通部隊官兵的信任。近年來,他們先後參加鐵峰山、二郎山、鷓鴣山、海子山隧道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先後榮獲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和土木工程最高獎“詹天佑獎”,10多項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武警交通一總隊奉命出征。政委劉根水在動員大會上動情地説:“嘎隆拉隧道是死任務,就是死也要頭朝著墨脫的方向!”

  嘎隆拉山海拔4800米,地勢陡峭,地形複雜,山頂常年積雪平均厚5米至6米,從波密到嘎隆拉山僅24公里,要翻越10多處泥石流、塌方多發路段,冬季雪崩隨時可能發生,被稱為“死亡地帶”。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至少有10人、幾十頭牲畜葬于山腹。2004年2月的一次大雪崩,就吞噬了11個人的生命。

  這是一場戰鬥還沒有打響,就要時刻面對死亡的戰鬥。

  去年8月20日,工程師劉九林帶領10人勘測小組和1名嚮導進入嘎隆拉先期實地勘測,開進到16公里處時,隱約從前方傳來“嘩啦啦”的響聲。“泥石流來了!”劉九林趕緊指揮調轉車頭躲避,但便道上只容一輛小車通行,根本無法調頭。情急之下,他們只好棄車向旁邊的一處高地爬去。當最後一名戰士趙天明剛剛站穩,泥石流挾著石塊、大樹,翻騰著傾瀉而下。

  為了隧道早日貫通,武警交通指揮部決定實施從嘎隆拉山南北兩側打通的辦法。南側官兵必須趕在10月份大雪封山前,把所有裝備物資、近百人一年的給養全部搶運到位。此時,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

  承擔施工任務的武警部隊官兵在嘎隆拉隧道內使用鑽孔機掘進(4月18日攝)

  9月3日一大早,官兵搭乘拉送物資的車隊小心翼翼地向山頂進發。中午時分,車隊行駛到嘎隆拉山頂,剛剛還是陽光明媚,突然烏雲翻滾,狂風挾著雪粒呼嘯而來。突然,一輛汽車輪胎發生打滑現象。危急關頭,帶車幹部楊忠良和三級士官崔智連忙脫下棉大衣,塞到輪胎下面,避免了一次重大險情。

  從地方找來運輸的5頭騾子累得趴在雪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三級士官祁正軍等10名戰士上前卸掉騾子身上的大米、麵粉,往身上一甩,用揹包帶牢牢地捆好,就向山下走去。碰到險要地段,他們幾乎爬著一步一步往前挪。一位珞巴族嚮導吃驚地説:“這些軍人,背東西比騾馬都厲害。”

  25天后,官兵硬是把1300多噸生産物資、50多噸爆材、100多噸生活給養全部運到營地。

  科技開道,破解“世界之最”

施工車輛進入嘎隆拉隧道(4月18日攝)

  去年11月,隧道剛剛開始掘進,眼前的情景就讓多名專家大吃一驚:掘進至800米以上才可能出現的斷層竟然這麼早就出現了。 據測算,隧道的斷層可能有7道之多。

  有關資料記載:嘎隆拉隧道地處喜馬拉雅斷裂帶,是迄今為止國內穿越斷層最多、地應力最強、逆坡度最大的高原隧道,被稱為“隧道地質病害百科全書”。

  工程被迫停了下來,官兵們心急如焚。

  大學畢業入伍14年、與隧道打交道14年的總工程師毛瑞兵主動請戰,接下這塊“硬骨頭”。一連好幾天,毛瑞兵帶領技術骨幹進實驗室,查資料,頂風冒雪把隧道周圍方圓10公里的地方踏勘遍了。三天三夜,毛瑞兵兩眼熬得通紅,最後確定了施工方案,解決了施工安全難題。

  轟隆隆的炮聲和施工機械的轟鳴聲再次響徹高山峽谷。在安全的防護下,官兵們順利實施開挖面的加固和處置。4個月,官兵們打通隧道230多米。

  然而,接下來發生了一種可怕的現象,讓施工再次陷入困境。開挖過程中,北側隧道斷面突然出現了極為罕見的涌水涌泥現象,大面積的泥水汩汩而出,淹沒了作業面,隧道一片汪洋。

  涌水涌泥難題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開挖的隧道斷面在長期浸泡後,很可能將發生整體垮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武警交通一總隊黨委連夜召開專題會議,集中技術精英組成科技攻關小組,由程春明任組長。

  在眾多隧道專家列席的專題會議上,程春明大膽提出了“排堵法”:即利用小導管強注漿、長大管超量注漿,使大範圍的涌水涌泥控制在一定區域,引流到水溝中,並採取大功率的排澇設施排水。

  施工班組官兵第一時間集結一線,程春明&&跳入齊腰深的冰水中,組織官兵24小時不間斷排漏。其餘作業班組緊急實施襯砌,密封加固,涌水涌泥施工難題迎刃而解,開創了我國高原公路隧道施工治理涌突的先河。

  高原禁區,詮釋“生命價值”

  征戰嘎隆拉,是交通官兵向自然界送出的請柬,向生命極限發出的挑戰。

  冬季,嘎隆拉山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官兵時刻面對缺水、缺電、缺氧難題。在隧道打風鑽,每開挖1米至少需要10立方米水,剛開始沒有地下水,官兵們只得把大塊雪放入鐵桶內燒化,再一桶一桶地抬到作業面。隧道內機械噪音高達300分貝以上,空氣中粉塵濃度達40%,官兵們戴著十六七層的口罩,鼻子、耳朵裏還是黑黑的粘稠油灰,吐出來的痰像泡沫,他們只得架起兩個大功率通風機。

  今年2月中旬開始,嘎隆拉山暴雪整整下了12天,山南側積雪深達4米,把門堵得死死的,官兵只好挖出一條30米長的雪洞,上、下工地靠四肢在雪地上爬著進出。

  青菜,成了這裡最貴的奢侈品。靠墨脫一側的部隊,官兵基本吃不到新鮮蔬菜,官兵喝融化的雪水,用噴燈烤罐頭吃,常常外面是熱的,裏面還是冰。大雪封山後,只能靠吃乾糧、幹菜、罐頭補充體能。時間長了,不少官兵出現頭髮脫落、指甲翻捲、牙齒鬆動等高原病症。

  官兵最難以忍受的,莫過於精神的孤獨和寂寞。冬季大雪一下就是數十天,手機打不通、電視沒信號、報紙和家信送不上來,為了打發施工之餘的時間,官兵們嘗試了好多辦法:坐在雪地裏數星星、對著老家的方向喊山。

  今年春節,是官兵們來到嘎隆拉山過的第一個春節,一場又一場的大雪把信號全部覆蓋,官兵們別出心裁地組織了一次寫春聯比賽,並準備把寫得最好的傳到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現場。春聯評出來了,但整個除夕之夜,電話裏發出的都是忙音。看著大家遺憾的眼神,副大隊長崔喜貸認真地説:“就對著電話喊吧,親人一定聽得到。”積壓在官兵心中的情感爆發出來,他們一齊對著話筒喊起來:“奮戰在嘎隆拉隧道的武警交通官兵向全國人民拜年了!”

  生命驛站,架起“幸福通道”

  這是一個特殊的“生命驛站”。

  在官兵們施工和宿營地,總有一頂專用的急救帳篷,擺放著食品和急救藥品,這是專門為過往群眾和旅客需要時提供的。

  去年11月14日傍晚,急促的敲門聲把正在北側值班的幹部閻成虎嚇了一跳,門開了,門巴族青年頓珠牙齒凍得“嘎嘎”作響:“有兩名同伴被困雪山埡口,‘金珠瑪米’快幫幫我們吧!”

  雪山營救,是一次生死考驗。沒膝深的積雪使得救援異常艱難,官兵每前行一步,都要用出全身氣力把腿從雪地裏拔出來。劉瑞河用兩條揹包帶把大家係在一起,大夥兒互相拽著揹包帶艱難地向山頂攀爬。

  50分鐘後,劉瑞河猛然抬頭,發現離雪山埡口不遠處有個黑乎乎的影子。大家走到近前,果然是一名被困的年輕人。小夥子被官兵轉運到營區急救帳篷搶救。大家又去繼續尋找另外一名被困者。官兵們在埡口南側的一塊平地上,終於找到已經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火爐旁,官兵們把大衣蓋在老人身上,不停地給他揉腿、搓腳板心,一勺一勺地把薑湯喂進老人的嘴裏。經過近一個小時搶救,老人才漸漸恢復了知覺。

  官兵們進駐嘎隆拉雪山8個月來,先後參加30多次搶險,救助遇險群眾200多人,搶救物資1000多噸、價值500多萬元。

  嘎隆拉雪山作證,交通官兵把戰天鬥地的豪情鋪滿天路;

  雅魯藏布江銘記,交通官兵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壯歌,永遠回蕩在西藏各族群眾心中……

責編:李戎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