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3月28日電(記者李月 涂洪長)頭戴面具,無需劇場,雪山為幕,草地為臺,日喀則昂仁縣迥巴藏戲的演員隨時隨地可以在西藏的農牧區為廣大群眾表演。600多年來,日喀則迥巴藏戲在後藏大地上孕育、繁衍和傳承著。漫長的歲月流逝並未抹去迥巴藏戲的光芒,在當地政府有計劃的發掘、搶救和保護下,這一傳統藝術正煥發出嶄新生機。
作為西藏歌舞縮影的日喀則昂仁縣迥巴藏戲,是後藏三大著名藏戲流派之一,由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創立,雖然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至今仍活躍在後藏廣漠的鄉村牧場,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關於迥巴藏戲的起源,在西藏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大約在十四世紀中葉,後藏地區有著一位廣受敬仰的藏傳佛教噶舉派高僧——湯東傑布。湯東傑布生於後藏迥巴寺附近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出家為僧,在一次外出行醫過程中,波涌浪急的雅魯藏布江阻斷了他的去路。湯東傑布於是下定決心要在有生之年修一百零八座鐵索橋,“讓江河再也無法成為攔路之虎,讓雪域所有天險成為通途。”
此後半年裏,湯東傑布不斷募化鐵料和資金,但進展卻不大。他的精神感動了神靈,女神古準卓瑪托夢于他,要他到山南瓊吉尋找七兄妹,通過演戲的方式募集鐵料和資金。湯東傑布到了山南,果然尋到了7名俊逸瀟灑、能歌善舞又長於民間藝術的兄妹。於是,湯東傑布組建了藏族歷史上第一個藏劇團。
日喀則地區文化局局長金巴洛珠表示,迥巴藏戲在吸收融匯當地傳統群眾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特色,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穿插了大量六弦彈唱舞蹈和酒歌。六弦彈唱在拉孜、定日、昂仁到阿裏一帶十分流行。一些藝人彈、唱、舞的技藝都很高,有如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天一樣,六弦舉到頭頂上、肩背後,彈跳自如。
除了為農牧民演出迥巴藏戲的傳統劇目《頓月頓珠》《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外,每年的藏曆七月初,後藏迥巴藏戲團都會在拉薩雪頓節上表演迥巴藏戲舞蹈。頭戴面具、扎聶(六弦琴)伴奏、踏步為節,歡快熱情的堆區民間舞,同樣深受拉薩人民的喜愛和推崇。
如今,發掘、整理、搶救、保護迥巴藏戲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列入了西藏日喀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計劃。原汁原味的原生態保護與不斷提高技藝的協調動態保護機制,使迥巴藏戲在原始傳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目前,迥巴藏戲的發源地日喀則市昂仁縣的中小學生,在藏戲普及教育的影響下都能吟唱上幾句自己家鄉的藏戲,古老藝術的傳承已顯得不再那麼艱難。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