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中國乒二代提升歐洲水平 德媒感嘆歐錦賽變中國賽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19日 10:0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央視網體育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德國乒乓球公開賽北京時間18日在柏林落幕,賽前聲稱要“打敗中國人”的德國男選手奧恰洛夫1:4輸給年僅16歲“中國神童”樊振東獲得亞軍。女單方面中國隊文佳4:0橫掃日本選手福原愛。德國隊中的“中國姑娘”韓穎獲得銅牌。另外德國女隊還有多名選手獲得好名次。雖然德國媒體認為“30年來中國一直在搞乒乓外交,但贏的總是中國”,但德國體育界對德國隊的表現感到滿意,認為這是德國女乒繼上月獲得歐洲乒乓球錦標賽冠軍後又一好成績,作為“歐洲最佳”的德國乒乓球已經成為中國的最大威脅。

  獲得本次公開賽女乒銅牌的韓穎和另外3名“中國裔”德國人上月幫助德國女乒獲歐錦賽女團冠軍。韓穎和單曉娜兩人在中國出生、訓練,8年前加入德國國籍。另外兩位則是吳佳多和孫禎琦,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就出現她們的身影。孫禎琦在15歲時就到了卡塞爾俱樂部練球,被她的教練收為養女,還取了一個德國名字。另外德國女隊教練施婕也來自中國,此前曾多次代表德國隊比賽。

  從歐洲範圍來講,女乒好手中有近10%具有中國血統。在這次歐錦賽女單1/4決賽中,竟然只有一名金髮碧眼的歐洲人,其餘7名選手都出生在中國,代表瑞典、葡萄牙、荷蘭、土耳其等國比賽。難怪德國《每日鏡報》感嘆,“歐錦賽變成中國賽。”

  德國科隆體育學院學者迪特爾斯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歐錦賽上的“中國熱”並不偶然。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來自中國的球員越來越多,現在人們關注到的只能算是中國“乒二代”。與“第一代”相比,他們人數更多,適應性更強,目前僅在德國甲級乒乓聯賽就有21名中國血統的球員,其中15人已經加入德國籍,多為女性。中國女球員比男球員更能在歐洲生存。

  “中國女乒”統治歐洲賽場,招致部分歐洲球員和教練的不快。羅馬尼亞女隊教練就公開表示“這樣的比賽有失公允”。甚至有歐洲觀眾通過網絡論壇留言“我們不為中國人鼓掌”。德國一位經常採訪乒乓球比賽的記者凱斯汀直言不諱地説,如此下去,歐洲乒乓球比賽將變得無趣。

  對於轉換國籍打球,國際乒聯做出過嚴格的規定,要求必須入籍滿7年才允許代表該國參加比賽。因此德國乒乓球協會主席托馬斯·維克爾特認為,韓穎等人都是合法的德國人,參賽名單不取決於長相,而是競技水平。誰水平高,誰就能代表我們出戰。”德國乒協體育總監迪爾克·希梅爾芬尼也表示,德國在很多體育領域展示的都是一個多元社會形象,在選擇球員時,“實力”是第一標準。

  德國《日報》近日分析稱,歐洲乒乓球界仍需要乒乓球超級大國的幫助。科隆體育學院學者迪特爾斯也認為,“未來歐洲乒乓中國化是不可避免的”。據他介紹,中國將開設跨國乒乓球訓練營,吸納各年齡段的各國國手。中國還將持續向歐洲派遣高水平運動員和優秀教練,幫助培訓外國同行。德國乒乓球協會主席維克爾特認為,德國等歐洲國家可以從訓練營裏受益,特別是訓練方法方面。雖然德國《世界報》認為,中國30年“乒乓外交”的贏家總是中國,但迪特爾斯認為,關鍵是歐洲人自己要努力。最近德國本土球員的成長速度也很快,在歐錦賽上兩位德國年輕女選手在雙打決賽中戰勝單曉娜和孫禎琦組合。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