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第十二屆全運會游泳比賽(包括公開水域)共有34塊金牌,浙江隊獨得15金,此外還有3銀7銅入賬,以孫楊、葉詩文、汪順、徐嘉余.傅園慧為代表的“90後”挑起了浙江泳軍的大梁。
中國游泳看浙江
近年來,浙江游泳人才輩出:奧運冠軍羅雪娟、孫楊和葉詩文、男子世界亞軍吳鵬、陳樺、楊雨等都是其傑出代表人物。
瀋陽全運會,孫楊、葉詩文分別貢獻單項3金和2金,讓很多無緣金牌的省市隊伍“眼饞”,再加上接力的勝利,汪順包攬男子200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徐嘉余“壟斷”100米和200米仰泳金牌等,90後已經成為浙江游泳的主力軍,甚至撐起了中國游泳的“天空”。
“中國游泳看浙江”,浙江盛産游泳天才?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後備人才?運動員天賦好、教練員執教水平高是關鍵原因,最關鍵的則是浙江體育局在人才培養機制上的探索,和浙江人骨子裏對游泳的認同。
“無論孩子能否被教練選中進行專業培訓,至少能夠強身健體和自我保護,”這幾乎是所有浙江家長們的共識。
曾培養出羅雪娟、孫楊、葉詩文三位奧運會冠軍,以及陳曄、楊雨、吳鵬等名將的浙江陳經綸體校的柏自悅曾經説過:“是杭州人就必須學會游泳,不會游泳就不是杭州人。”可見游泳的普及程度之高。
任何一項運動選拔頂尖人才都離不開龐大的運動人口,游泳也不例外。以杭州為例,業餘體校每年也會在各幼兒園、學校適齡學生中初選游泳苗子3000名左右,利用暑期各類夏令營進行40天初步培訓,再從中選出350名有發展潛力的游泳優秀苗子充實到訓練隊伍中,保證訓練規模常年保持在1200名以上。
另外,業餘訓練性質也是解除浙江家長後顧之憂的重要因素,“不耽誤孩子學習”,既保障了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又帶動了中小學校游泳項目開展的氛圍。
大城市難複製“浙江模式”
“浙江模式”看似簡單,但在很多城市卻難以實施。究其原因,苗子少、家長不支持孩子從事體育運動是最主要因素。競技體育的殘酷性,成材率不高,一旦參加專業訓練而耽誤了學業,最後未能進入專業隊並拿到好成績,孩子以後生活存在問題。
這是家長們普遍的擔心,也就是説,家長可以讓孩子把游泳當作興趣,但成為專業運動員並不在家長們的考慮範圍,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備受寵愛,家長捨不得孩子吃苦,更不願意孩子脫離社會、脫離家庭、脫離學校的生活。
這似乎成了一些大城市體育局的共識:經濟越發達,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從事體育運動的幾率就越小。比如北京就面臨無米下炊的困境,培養了好幾年、邊學習邊訓練的二線隊員一個都不肯進入一線專業隊,寧願從此放棄游泳,也不離開所在的重點中學。在是否願意成為專業運動員,是否願意當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選擇題”面前,所有人都選擇了放棄。
中醫講究對症下藥。浙江游泳在選拔人才、業餘訓練的模式值得推廣,而在大城市中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尋找突破口?也許以學校體育為根本,提高運動項目的專業性,將是解決游泳項目、乃至所有體育項目後備人才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