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柔道教父目睹昔日弟子圓夢 曾自開飯館保隊員營養

發佈時間:2013年09月05日 09:12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瀋陽晚報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本報專訪中國柔道金牌教練劉永福  9月5日,柔道女子78公斤級決賽中,奧運冠軍楊秀麗在加時賽中驚險戰勝江蘇選手丁玉平,四年磨一劍,一雪上屆全運會失利之恥。

  然而,在聚光燈下,楊秀麗的身後卻少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柔道教父”劉永福。

  奪金之時少了一個身影

  一個漂亮的一本,楊秀麗將江蘇選手丁玉平結結實實地摔在毯子上,全場一片歡呼,這位奧運冠軍終於拿到了自己第一塊全運金牌。

  向觀眾致謝後,楊秀麗跑下場與指導她的濟南軍區柔道隊教練王曉明擁抱在一起,兩個人互相用力拍打著後背。

  “特別高興,特別激動,又經歷了四年,一直在堅持著,最後能參加,再拿冠軍,這是對我平常訓練的肯定,我有一個優秀的團隊,有一個優秀的教練……”賽後,在媒體混合採訪區,楊秀麗很是動情。

  “能不能請劉指導過來説兩句?”一位電視臺記者請求。楊秀麗愕然。旁邊一位記者小聲提醒,“她的教練已經不是柔道教父,她這次是代表解放軍。”

  這個小插曲很快被運動員頒獎儀式和新聞發佈會打斷,記者們爭先恐後向楊秀麗提問,沒人再問起劉永福,聚光燈下,再沒有了“柔道教父”的身影。

  劉指導哪去了?沒幾個人知道,似乎也沒幾個人關心,當楊秀麗登上冠軍獎臺的時候,劉永福已經悄悄離開柔道館,回到家中。“秀麗發揮很完美,她能拿全運冠軍是我最後一個心願,下屆全運會,我也許就是一個觀眾了。”劉永福動情地説。

  “我看完比賽就回家了。”電話裏,劉指導的語氣仿佛一個局外人,那種聲音,沒了往日弟子奪冠的興奮,沒了指點後輩的霸氣,有的,只是一位六旬老人閱盡滄桑的平淡。

  “秀麗能夠拿這塊金牌,這是她努力的結果,這次全運會她每一場都很認真,非常完美,上次全運會她沒發揮好,這次如願了,保持這種狀態,我覺得她還有希望參加奧運會。”對於自己的弟子,劉指導仍然不吝讚美之詞。

  十一運後,金牌教練劉永福不再擔任遼寧女子柔道隊總教練一職。遼寧柔道隊進行內部改革,男女柔道隊內部都分成8個組,大級別4個組,小級別4個組,每個組都有專人負責,劉永福只管楊秀麗。隨後倫敦奧運會上,楊秀麗敗北,師徒二人飲恨英倫,“金牌教父”的神話沒能再上演。那之後,楊秀麗全力備戰全運會,但由於她已于2006年參軍,成為濟南軍區八一柔道隊的一員,因此,在全運會的賽場上,指導工作主要由八一隊來完成,劉永福配合指導。

  “我以後就是個觀眾”

  這也許是劉永福最後一屆全運會,由於年齡關係,他很可能在全運會後退休。昨日,談起此事,劉指導表現得很豁達,“我未來的任命還要等省體育局領導來定,也許下一屆全運會,我就是個觀眾了,但不管怎樣,我都會一直關注中國柔道,我也相信,年輕的教練會帶出好隊員,會帶出更多的冠軍。”

  之前,曾有報道稱,劉永福未來會擔任遼寧柔道隊公關推廣負責人,利用自己的名氣和人脈,幫助遼寧女柔開拓市場,尋找投資。對於此事,劉指導辟謠,“根本是無中生有,如果我退了,我就把所有工作都交出來,我從來沒聽説過什麼公關推廣負責人。”

  未來,真的不會在教練席上看到劉指導了嗎?想到這,讓人一陣心酸,多年來,劉指導就是中國女柔的一面旗幟,他的離開,也宣告一個群星璀璨時代的結束。

  寬大的黑框眼鏡,棕色的純皮腰包,嘴上一根中華煙,那是劉指導標準的江湖身影。初識劉指導是在三年前,那時我還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小記者,由於要寫北市場跤場往事,一位老記者帶我找到了劉指導。採訪地點就在南湖大院旁邊劉指導開的“柔情似水”飯館,去了先不聊,擺茶道,劉指導準備了上好的烏龍茶,一定讓我倆嘗嘗,我不懂茶,另外一位略懂,連聲説是好茶。劉指導默而不語,用粗壯的手指有模有樣擺弄著精巧的茶具,一泡連著一泡,早上沒顧上吃飯,胃很快就空了,可精心準備的採訪卻遲遲無法開展。劉指導接受採訪永遠熱情,但實在不善言辭,這一點採訪過他的記者都有體會,不管什麼問題,他的回答很少超過20字。於是,劉指導那邊喝茶氣定神閒,我這邊心裏急得火上房。很快,到了中午飯點,“必須留下來吃飯,都給你倆準備好了”,上了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合理,肉是結結實實的肉,菜是乾乾淨淨的菜,沒有油炸,沒有辛辣,劉指導還給我倆倒了兩杯他自己泡的藥酒,説是非常補身體。

  吃好喝好,但那真是一次失敗的採訪,以至於後來,看到那些劉指導接受採訪妙語連珠的對話,我總有點心生疑慮。

  一輩子把利留給弟子

  説到北市場跤場,不能不提劉永福的師傅董永山。在舊社會,北市場跤場很有名,雲集了不少江湖高手,董永山是跤場的大掌櫃,人不壯實,但功夫了得,據説一輩子沒遇到過對手。新中國成立後,跤場納入體制,摔跤手進入北市場曲藝廳,吃上了工資,一度靠表演為生,生意也不錯。“文革”後,北市跤場沒落,摔跤手紛紛轉行,董永山後來在西關開了家飯店,從此隱居江湖。

  就在董永山最沒落的時候,一個年輕的摔跤愛好者慕名登門求教,這個人就是劉永福。“我能愛上柔道,都是因為當年在跤場看摔跤,那時一直想拜師,但老先生並不是什麼人都收,看天賦,也看人品,我後來在省、市拿了幾個冠軍,有了點名氣,這才敢登門拜訪。”劉永福後來回憶。

  師徒二人的故事,在那樣一個複雜的年代,自是辛酸居多,董永山人生失意,頗有點電影《一代宗師》裏葉問的況味,於是人逢知己,技藝手把手傾授給劉永福,許多中國古典式摔跤的精華有幸沒失傳。1983年,劉永福擔任遼寧女子柔道隊的教練,開始把中國古典摔跤的技法融進柔道,結果弟子出去打比賽,瞬時就把對手打傻了。

  技藝只是一方面,董永山對劉永福的影響還在於做人。體育圈也有爭名逐利,這些年,很多隊員和教練鬧出矛盾,歸根結底離不開一個“錢”字,劉永福能帶出這麼多好徒弟,每個徒弟都對他崇敬有加,這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做到的。當年備戰雅典奧運會,體院給袁華、孫福明兩人開的工資是每月1500元,為了鼓勵她們的訓練的積極性,劉永福私下裏給她們補到每個月1萬元,袁華給補了兩年多,孫福明補了將近一年。怕小隊員營養不夠,劉永福開了飯館,飯店成了小隊員們的食堂。“把利永遠留給徒弟,自己收穫的是名。”董永山這句教誨影響了劉永福一輩子。

  告別柔道場,劉指導未來會做什麼?他自己沒有透露,讓我們祝福這位金牌教練健康長壽,他蹣跚的影子將永遠定格在中國柔道界的輝煌中。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