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用一座大師賽桂冠——蒙特利爾大師賽冠軍開始自己的北美硬地賽征程,納達爾的滿血復活。他的歸來讓今年最後一項大滿貫——美網的冠軍懸念徒增
在羅傑斯杯開始前,人們並沒把納達爾視為奪冠熱門,大家更看好賽會衛冕冠軍德約科維奇或新科溫網冠軍穆雷。這種思路跟納達爾三月贏得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後普遍的説法是一致的,那就是納達爾在奪冠道路上沒有遭遇足夠的考驗,因為他既沒有碰到德約科維奇,也沒有碰到穆雷——這兩位當前最好的硬地球員。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納達爾在蒙特利爾2比0戰勝了加拿大本土新星拉奧尼奇後,拿下了他職業生涯第25座大師賽冠軍(半決賽擊敗德約),賽季成績達到48勝3負,其中硬地成績更達到10勝0負。新一週的世界排名超越同胞費雷爾來到No.3,與德約科維奇的世界年終第一之爭也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在納達爾的25個大師系列賽冠軍頭銜中只有區區7個是來自硬地,而其中羅傑斯杯就有3座。也就是説,加拿大公開賽是納達爾成績最好的硬地大師賽。這是為什麼呢?
顯然,時間點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羅傑斯杯是在每年8月初,頂尖球員通常都在溫網後休息一個月,然後將該項賽事作為美網系列賽的起點,納達爾也是如此。今年由於納達爾在溫網首輪就被爆冷,他休息的時間因此多出近兩周。這就是巡迴賽中可將壞事轉化為好事的自然辯證法。羅傑斯杯是納達爾在今年拿到的第八個冠軍,其特別的意義在於,這是他本賽季第一次左膝不纏著繃帶拿到的冠軍。
當納達爾在2月從南美紅土開始復出之旅時,有略顯悲觀的國外專家給納達爾支招:職業生涯的後半段乾脆就以紅土賽事為主,硬地比賽就打澳網和美網兩個大滿貫,其他都免了吧——這聽起來簡直就是那些“泥耗子”的生存策略嘛!好在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紅土之王”和“金滿貫得主”有自己的主見。雖然納達爾不太喜歡硬地,但他清楚,以現在的賽事安排和場地格局,如果不打硬地,他很難維持住自己的排名。也許,不打草地還湊合。
從納達爾連續兩年在溫網過早出局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是納達爾不擅長草地嗎?當然不是。你怎麼可以説兩屆溫網冠軍得主不擅長草地呢?問題的重點是對於現階段的納達爾(其實是他的膝蓋)來説,法網和溫網這兩項大滿貫確實離得太近了。這跟場地轉化無關,打了13年職業網球的納達爾早知道紅土和草地的特性有多麼不同,也知道如何去適應。問題就是兩周的時間太短,他根本來不及讓自己的膝蓋得到足夠的休息。當然,你可以換個角度説歐洲紅土賽季有點長,而納達爾又差不多每年都是全勤。2015年,溫網將推後一週開賽。對納達爾來説,這可能有點晚,而且一週好像也不太夠。
當32歲的費德勒還踟躕于休賽期是該多陪陪老婆孩子,還是多賣賣力氣訓練時,納達爾已找到自己的方式:先好好休息,然後再玩命訓練。早年間納達爾的參賽策略很簡單,就是直到打不動了或打傷為止。納達爾每到下半年或賽季末的疲軟都是這種參賽策略的直接反應。這幾年托尼叔叔也在不斷做著調整,今年的變化最明顯,那就是打打歇歇,基本節奏就是打兩個月,歇一個月,以紅土賽季為核心,兼顧其他比賽。用一句老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來形容恰如其分。“溫網”就是這麼被“曬”的, 那“美網”呢?你很難指望納達爾以紅土賽季全力衝刺直至法網那樣毫無保留的態度來對待“美網系列賽”,所以觀察他在辛辛那提的表現將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納達爾今年10勝0負的硬地成績有一定的欺騙性,避免輸球有一種方式就是儘量少打。但問題又來了,賽季剩下的比賽可全都是硬地的了,納達爾該如何精“打”又細“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