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張培萌:跑得最快的中國人 叛逆小子挫折多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14日 10:05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10秒整,張培萌創造了歷史。上一個跑出同樣成績的黃種人是15年前的伊東浩司。面對採訪鏡頭,他久久説不出一句話來。他只是想站在決賽的賽道上,但這一次,他輸了0.009秒——這是一個連電子計時器都無法顯示的微弱差距。他遺憾,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這就是競技體育,這裡永遠有等待你逾越的高峰。以後的田徑賽場註定還有更多讓張培萌展示自己的舞臺。在莫斯科,跑出個人最佳戰績的他足以為自己感到驕傲,而我們也為跑得最快的中國人備感自豪。

  千分之一秒的遺憾

  早在預賽,張培萌就創造了中國田徑的歷史。他以10秒04的成績成為了第一個在世錦賽預賽上奪得小組第一的中國人,這個成績,不僅平了自己所保持的全國紀錄,甚至超越了百米世界紀錄保持者、“閃電”博爾特在預賽中所跑出的10秒07。

  半決賽,張培萌幾乎和歐洲冠軍、法國人勒馬特雷同時撞線,成績顯示同為10.00秒的他輸在了精確到千分之一秒計算的單位上。正是這千分之一秒的一瞬,遺憾地把中國小夥擋在決賽的門外。

  媒體把各式各樣的溢美之詞獻給了這個10秒整,也有許多媒體為這千分之一秒的遺憾扼腕嘆息。幾乎一直背對鏡頭、久久一言不發的張培萌説了一句讓人很難忘的話——“我只是想跑跑決賽。”當我們拋去所有紀錄的羈絆,忘記那些振臂高呼的場面話,層層剝去我們給這場比賽所賦予的種種寓意之後,卻在張培萌的話裏聽到了體育所帶給我們的那種最純粹的感動——一種面向更快、更高、更強,不斷拼搏的體育精神。雖然你跑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績,但是你還是需要努力,因為這裡還有新的挑戰在迎接你。千分之一秒的差距,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卻也更是一種動力,一種不斷完善自己的提醒和鞭策。

  叛逆小子挫折多

  在跑出10秒整之前,張培萌並不被廣大國人所熟知。這位“空前”的百米飛人來自於一個體育家庭,他的父親張成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最出色的撐桿跳高運動員,母親也是一名跳高運動員。出色的遺傳基因讓張培萌從小就有極高的運動天賦。

  2004年進入北京隊的張培萌在一年之後就入選國家隊。2007年,年僅20歲的他獲得全國冠軍。然而,貪玩的張培萌並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訓練上,浪費了很多機會。叛逆的性格在一段時期內成為了這位天才少年的絆腳石,險些讓他成為一個現代版的方仲永。

  曾經叛逆的少年經歷了更多的挫折。在2009年全運會前夕,張培萌的膝蓋被醫生誤診為骨癌,甚至被告知要接受截肢來進行治療。以為職業生涯就此終結的張培萌萬念俱灰,雖然之後輾轉多地的復查證明了這只是虛驚一場,但不系統的訓練讓張培萌在全運會百米大戰中只獲得亞軍,並無緣200米獎牌。這也導致他錯失了參加亞運會的機會。雖然在全運會前獲得亞錦賽的參賽機會,並且最終奪冠,但張培萌還是失去了2年代表中國參加單項大型賽事的機會。

  尷尬的歷史創造者

  中國人一直在被譽為“運動之母”的田徑項目上難有作為,尤其是在體現速度和爆發力的短跑項目上。同樣在舉國體制的模式下,但不同於乒乓球、羽毛球這些項目獲得世錦賽冠軍、奧運冠軍有相應可查的規定,田徑這樣的弱勢項目一直是無獎勵依據可循的,有別於對待劉翔的“特殊通道”,在今年4月將原全國紀錄提高了驚人的0.12秒之後,張培萌竟然只得到了2萬元的獎金,而且這些獎金還以訓練補助的名義、分作4個月發放。

  在來莫斯科前,有朋友勸張培萌“收著點跑”,把最好狀態留到全運會上去,因為全運會的成績才是中國田徑運動員苦練4年的主要收入保障。現在每個月只能在北京拿到4000元薪水的張培萌不值得把自己的最好狀態放在拿不到獎金和房子的世錦賽上去拼命。

  在4年前的山東全運會吃過一次“虧”的張培萌沒有選擇保留,他更想到世界大舞臺上去展示自己,而全運會是之後才會考慮的問題。“莫斯科才是我的夢想,我希望成為第一個跑進10秒的黃種人,我的胸前有國旗。”據悉,中國田徑協會已經開始著手修訂田徑選手獲得突破性成績的獎勵方法,但是這一規定大概要到明年初才能上報總局等待批准。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