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網球,在起源階段其實就是草地網球。而發球上網,則曾經是草地網球的主流甚至是唯一的打法。但在今年的溫網——這項依然至尊無上的草地大滿貫賽事中,你已經看不到多少發球上網的精彩表演了。serve and volley,作為一項技術指標,還存在於溫網電視轉播的數據統計表上,但也幾乎只剩下紙面上的意義。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當一方球員趁人不備突然靠發球上網拿下分數時,他的對手普遍會覺得就像被騙了一樣——曾經是溫布頓最理所當然、光明正大的王者打法,現在卻被那些頂尖高手們當成有些鬼鬼祟祟的偷襲手段。
溫布頓,過去被發球上網者視為天堂。而現在的情況是,即使在溫布頓,發球上網也像是一項來自天堂的技術——遙遠,而且那麼不切實際。
時間一直在改變著這項運動,發球上網的式微並不是這幾年的事情。1996年埃德伯格退役時,我們感嘆過一次——優雅的截擊紳士走了;1999年貝克爾退役時,我們又感嘆過一次——炮彈發球的鼻祖走了;2003年桑普拉斯退役時,我們再次感嘆——發球上網最後的守護神也走了;等到2007年亨曼退役時,我們發出的已經不是感嘆,而是哀悼——發球上網已死。
到底是什麼使這項最具傳統性和觀賞性的網球技術,在不到20年裏就淪為了過時的武器?
1 首先當然是場地的改變
羅德 拉沃在1969年完成的“年度全滿貫”,被認為是後人很難複製的壯舉,但當時四大滿貫當中有三個是草地(溫網、美網、澳網)的事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這一壯舉的難度系數。
發球上網確實因草地而生,主要是由於球落在草地上會産生難以預測和不易控制的不規則彈跳,人們想出的對策就是儘量不讓網球落在本方場地,而把麻煩更多地留給對手,於是發球上網應運而生並蔚然成風。
隨著美網和澳網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先後都變為硬地,球員的打法也發生變化,主要趨勢就是從網前逐漸向底線後退,打法上也越來越多元化,出現了上網型、底線型和全場型的分野。
而從近十年來ATP賽程的調整來看,硬地賽事越來越多,草地賽事越來越少。翻看2009年的賽事日曆,全年65個比賽當中,只有區區7個是在草地表面進行的,除去溫網,其他6個都是中小型賽事。從這樣的比例和規模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溫網還保持著大滿貫的地位,但實際上所謂的“草地賽季”已經不存在了,充其量也只是球員從“歐洲紅土”到“北美硬地”的短暫過渡期。
草地比賽的極度稀缺,也直接導致了擅長髮球上網的“草地專家”的斷代和絕種。而硬地賽事的急速擴張,也讓偏重於強力的硬地打法可以通行于泥地和草地之上。
美國《網球》雜誌的皮特﹒波多就認為:“在高強度和高密度的賽程安排下,已經沒有多少球員,還具備根據場地表面的不同而調整打法的餘力和餘地。現在的溫網更青睞于適應力更強、更具天賦以及自信的球員,而在這幾方面,目前沒有人比費德勒更強。”
像當年比約 博格依靠底線上旋拿下法網冠軍,再憑藉兩周的發球上網特訓在溫網背靠背奪魁的傳奇故事,只能存留於人們的記憶中,根本沒有了現實操作性。納達爾和費德勒分別在去年和今年完成了的“博格式連莊”,但從比賽內容看,他們倆人在法網和溫網的打法沒有本質區別。
溫布頓草皮本身的變化,也間接導致了發上打法的消亡。
1991年(施蒂希Vs. 貝克爾)和1998年(桑普拉斯Vs.伊萬尼塞維奇)的兩場溫網決賽,都被認為是極其無聊的發球悶戰,超過4個回合的擊球幾乎沒有。為了避免這種視覺災難的再度上演,全英草地俱樂部一直致力於改善草皮質量,更換耐磨草種,將草皮修剪得更短,這些措施使溫網的草地更趨堅實,球的彈跳也更高更規則,總之更像是天然材質的硬地,所有這一切變化都更有利於底線抽擊和增加回合,但對上網型選手來説,得分將越來越困難。
休伊特和納爾班迪安在2002年上演了溫網決賽歷史上的首次底線拉鋸戰,當時還引起了輿論的負面評價。但費德勒和納達爾去年上演的被稱為“史上最精彩絕倫的溫網決賽”不也是一場底線對決嗎?
今年費德勒和羅迪克的決賽,雙方的上網次數同樣也是寥寥可數,但觀眾似乎對此已經習慣了。從2003年首次稱雄到今年的六冠王,費德勒以逐年減少上網次數的方式取得了在溫網的統治權,成為新一代“草地之王”,也許我們可以用一句老話來形容他明智的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
其實在上一代“草地之王”桑普拉斯看來,自埃德伯格之後,就已經沒有“純粹的發球上網選手”了,包括他自己也不是,他認為自己是偏向於上網的全場型選手。桑天王對“純粹的發球上網”的定義是:堅決上網,不論第一發球還是第二發球,也不論是在草地、硬地還是泥地。現在聽起來,這樣的打法豈止是勇敢,簡直就像是在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