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排球的某些現狀,不由讓人想起了林書豪的瘋狂。
NBA尼克斯隊美籍華裔的板凳隊員林書豪 在與籃網隊比賽、本隊落後十幾分的情況下,教練德安東尼換他上去試陣,而且,按教練原計劃,這也是決定林書豪去留的最後一戰的機會。
林書豪上場後,如脫韁之馬,砍下25分,7個助攻,5個籃板,並以99比92逆轉對手。此後,在林書豪的首發下 又連勝6場,他在7場中一人共得171分,56個助攻,使尼克斯隊從原來13戰11敗的困境中出現轉機。
林書豪橫空出世,一舉走紅,在大洋彼岸颳起一股旋風,引發一陣瘋狂,全美上下轟動,連奧巴馬總統都説:他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林旋風也刮到了神州大地,聽説中國籃球界人士,正在從“林書豪現象”的偶然中尋求它的必然,並引起對我國籃球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林書豪的成功軌跡,對我國排球的選材、育才、用才等方面,或許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其一,林書豪身高1.91米,體重91公斤,在長人如林的NBA算是中小個。他能夠力挽狂瀾,改變尼克斯隊命運,進而狂飆NBA,揚威全美國,顯然靠的不是身高和肌肉。
中外排球的歷史和現實都表明,獲得世界三大賽冠軍的隊,絕大多數不是身材最高的隊(除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荷蘭男排外)。前四川女排奪過10次全國冠軍,現上海男排和天津女排連獲多次全國聯賽桂冠,其身高都不是首屈一指的。
中外排球的歷史和現實同樣表明,優秀進攻手未必都是身材鶴立雞群者(儘管高人也有高手),女排五連冠的主攻張蓉芳1.74米,接應鄭美珠1.71米,新生代冠軍周蘇紅、楊昊1.80齣頭,現役女排的張磊1.82;近年來全國女排聯賽扣球得分佼佼者江蘇隊主攻翟婷麗1.82;九次奪冠的古巴女排主攻手、兩個路(魯)易斯分別為1.76和1.78米.。
中國男排鼎盛時期的主攻李建新等都在1.90左右,黃康恒才1.80幾;巔峰狀態的崔建軍和施海榮身高不突出,但技藝超群。多次奪得世界男排聯賽冠軍、並被評為最佳扣球手的意大利主攻比伯1.90,現巴西男排隊長、主攻手吉伯1.94米等等。
這些事例都説明,高度雖是球類比賽的重要因素。但比高度更重要的,是技術和戰術,智慧和謀略。林書豪的成功更證明了此理。
從一個隊的陣容配備、戰術組合、攻防關係和策略運用來考量,滿場都是長人,並非明智之舉,也不見得有效。
只有傻瓜才會不看重高度。但更不明智的是一味迷信高度,選人唯高,任人唯長,從而埋沒了那那些貌不驚人、技藝嫻熟、精明靈巧、比賽管用的人才。
其二,林書豪所以能夠出現奇跡,是因為他掌握了一身適合於黃種人的技術。他頭腦清楚,身體敏捷,動作快速協調;傳球助攻恰到好處;選擇突破的時機和路線非常適宜,常使白種人防不勝防,很不適應。
近幾年來,中國排球運動員的身高有很大增長,長人俯拾皆是,國家男女排和很多地方隊的身高,大都接近或超過國際水平,但這並不能改變仍是亞洲黃種人的生理特徵。因此在訓練上,絕不能盲目追隨歐美人的套路,依樣畫葫蘆,還美其名為與國際接軌。而必須在訓練的理念、內容和方法上,按照亞洲人的特點,來塑造自己的運動員。這並不排斥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比如體能,不要片面倚重於力量訓練,而忽視亞洲人的靈敏、速度、柔韌、協調等特點的提高;扣球訓練,不要只醉心於力量和高點,而忽視速度、技巧和變化等特點的發揮;攔網要在加強判斷和鬥智上下功夫;發球雖不如人家每小時百十公里的球速,但可以另辟蹊徑,在速度、飄度、落點、變化和站位距離等方面做文章,總不能發那種名為跳飄,實為菜球,讓對手輕易一錘打死你,這似有“裏通外隊”之嫌;在攻防關繫上,不要片面強調進攻,而忽視本是我們優勢的全面細膩的技術,亞洲人的下三路技術,如果不如歐美人,猶如漁夫的水性不及樵夫,豈不汗顏,甚至於是一種羞恥!
總之,只顧補短,忽視揚長,其結果是,短的沒補好,長的反丟了。補短當然必要,揚長必須優先,這也許是訓練的要訣之一。
要注重在訓練中對運動員的智力開發和戰術意識培養,強調手腦並用,練想結合,開動腦筋,鑽研業務。這種軟實力的訓練,對於加速運動員技術戰術的掌握與運用,有不可估量的意義。而且,這種軟實力的形成,不受種族特點的制約。何況,黃種人應當不比白種人遜色。林志豪的成功就是例證。
其三,林書豪一夜成名,絕非偶然,也非一帆風順。他讀高中時,身高才1.60米,就立志要實現進軍NBA的夢想。但因華裔出身,進不了籃球名校,就考進哈佛大學。畢業後參加NBA選秀,開始不被人青睞,而且,“能想到的罵華裔的髒話他都聽過”。後雖成功進軍NBA,但幾經週折,才與尼克斯隊簽下無保障合同。由於他的自信、堅持、勵志和不遺餘力的奮進,奇跡終於發生了,他的才華和潛質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不難看出,在具備一定的身體和天賦條件下,運動員能否成才,除了教練員的引導和內外環境的影響外,主要取決於自己的勵志奮進和刻苦努力,要有積極向上的志向,百折不撓的毅力,鍥而不捨的勤奮和善於動腦的智慧,才有希望登上技術的高峰。而那種不思進取、怕苦怕累、知難而退、不動腦筋的人,只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林書豪的成功之路,充分説明個人主觀能力對於運動員成才是多麼的重要。
此外,哈佛大學畢業生的高智商,對於成就林書豪的NBA夢想,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強烈的提示我們,提高運動員的科學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四,常言道:“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教練員的識才、育才和用才的能力與水平,同運動員的成才也息息相關。“師高弟子強”,“強將手下無弱兵”或“兵熊一個,將熊一窩”,此之謂也!
應當説,尼克斯隊的教練員德安東尼,當初並不是一個先知先覺的識馬伯樂。他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讓林書豪上場去試試看,以作為決定他去留的依據,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這匹駿馬的。
當然,後知後覺總比不知不覺或知而不覺要高明得多。
看來,機遇也是成名的一個因素。如果不是前述的原因,林書豪至今沒有機會上場,他可能還是一個板凳隊員。然而,你首先必須是“人才”,機遇對你才有意義。
運動員的成才,還與我們國家的訓練體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不無關聯,這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文/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