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體育新聞 >

張斌:倫敦奧運火炬傳遞 火炬手多出自民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16: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斌:大家一起傳火炬

    原本還想讓這個標題再長一些,續上後一半——《大家一起看火炬》。當然,在這個時間點上,所説的聖火取自雅典,傳遍英倫,奧運真的要來了。我喜歡倫敦奧運會火炬傳遞的口號,“火炬從你門前過”。5月19日,聖火登陸英倫,隨即開始8000英里的旅程,穿越1018個“社區”,所謂“社區”就是專指城鎮、村落和街道,倫敦奧組委會自豪地宣稱,95%英國人的居住地將距離火炬傳遞線路不超過10英里,理論上驅車20分鐘就能被奧林匹克點燃。

    北京之後,奧林匹克暫無全球火炬傳遞的宏願,國際奧委會變得小心翼翼起來。英國人的慢熱性格連他們自己也不回避,若想掀起奧運熱潮,只有期待聖火來點燃了。在聖火抵達英倫前倒數兩個月的時候,奧組委正式發佈了至為詳盡的火炬傳遞路線圖,幾時幾刻跑過哪條街道,都能從網上查詢出來,相信很多英國人開始真切期待了。70天裏,8000名火炬手將跨越8000英里,已經參加過兩屆奧運會火炬手的選拔活動,始終在內心之中問自己,到底什麼人可以成為火炬手,這個最普通也最特殊的奧運角色。我見過聲名顯赫的火炬手,也見識過身懷絕技的,也陪著含辛茹苦的掉過眼淚,需要兩相比較做出決斷時,總會踟躕不定。

    總得有個標準,即使不是選先進,也得有個價值指向。倫敦人是這麼表達的,具有社區精神、勇氣和體育勇氣決心的人最有資格。“社區”,一個陌生的常用詞,極易被我們用更為寬廣概念的詞彙替代。名單一齣,英國報紙的解讀很有意思,先説説《泰晤士報》吧。記者導語中寫道,“英國目前年紀最大的全職消防員、生機勃勃的82歲跑者以及一位熱愛體育的年輕殘疾人入選火炬手行列”。順便還強調了一句,大多數火炬手服務公眾,擁有勇氣,熱心為社區做貢獻,聽起來好像是我們熟悉的好人好事。

    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一下導語裏寫到的這三位火炬手吧。年紀最大的全職消防員名叫斯泰爾斯,63歲,來自一個小地方賴蓋特,奧運會期間將全天備勤。當電話中被告知將傳遞聖火時,斯泰爾斯錯愕良久。當地市政廳的官員接受採訪時顯現出了極高的政策水平,盛讚消防員的形象偉大,不惜生命保護大眾,也只有傳遞聖火的契機,才能回報他們有機會榮耀地代表英國。斯泰爾斯絕不僅僅源自職業的特殊性,1997年,與他生活在一起26年的妻子因癌症悵然去世。15年間,斯泰爾斯為了悼念亡妻,與消防局的戰友們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為當地的癌症康復中心募捐,總計達到四萬英鎊。

    倫敦火炬手的選拔提倡推薦制,社區居民寫信推薦身邊的公民楷模。居住在斯托克港的一幹群眾在一封推薦信裏寫道,“生機盎然的82歲,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他持續不斷地為社區生活做多重貢獻,從不懈怠”。這不是感動英國的頒獎詞,這是500名跑者對於一位82歲老者伍德的平實表述。1977年,47歲的伍德創辦了名叫格洛索普的慢跑賽,35年間,這個微型賽事已經為各種類型慈善公益募捐18萬英鎊。雖然已經82歲,伍德老先生至今還在一家養老院裏每週工作五天,據説有八項常規工作等待他完成。不僅悉心經營自己的慈善賽,伍德還常年熱心於四個馬拉松賽、七個半程馬拉松賽、一個跳傘比賽和一項在火熱煤礦中奔跑的比賽,以上這些賽事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慈善募捐。

    “熱愛體育的年輕殘疾人”是指20歲的瑞貝卡淩,因為2006年一次失敗的脊椎手術,她在余生中將不能再站起來,終日棲身在輪椅中,呼吸還要靠一個透明纖細的氧氣管。推薦人的信想必很長的,報紙上引用了很多段落,瑞貝卡高位癱瘓,但依舊滿懷興趣地用嘴含著畫筆作畫,身邊的人時常可以聽到她的笑聲和歌聲。瑞貝卡沒有放棄校園生活,在學校裏選修了喜劇、音樂和烹飪課,她艱難地學會了自己操作輪椅,甚至參加了南部的舞蹈大賽,雖然她的舞蹈不過是讓輪椅旋轉起來,但所有人記住的是瑞貝卡綻放的笑容。

    還可以講出太多的火炬手故事,至少《泰晤士報》沒有吝惜自己的版面。《衛報》沒有鋪陳開,只是在一篇專稿中特別提及了一位年僅14歲的小男孩火炬手,《傑尼.湯姆林森的兒子將懷揣她的記憶高舉起奧運火炬》。第一時間,我面對傑尼.湯姆林森的名字,我一片茫然,繼續讀下去才知道了,這位2007年去世,享年43歲的女士原來一直用奔跑來激勵眾人投身慈善事業,典型的“感動英國式的大人物”。傑尼原本是一位英國公共醫療體制下的反射線技師,發現得了癌症之後,她沒有聽從醫學專家們的勸告安心休養,而是毅然開始了自己短暫但是全心投入的慈善人生。傑尼人生的最後六年中,癌症轉移至全身,但她參加了三次倫敦馬拉松賽、兩次倫敦鐵人三項賽、一次紐約馬拉松賽,兩度騎自行車穿越英國和美國,總共募集善款185萬英鎊,她去世後,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將善款目標定為了500萬英鎊,至今仍在艱苦努力之中。2004年奧運會前,傑尼獲得了在雅典當地傳遞聖火的機會,八年過去,兒子加入了火炬手的行列。

熱詞:

  • 張斌
  • 倫敦奧運
  • 火炬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