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海青年報消息 連續無緣世界盃與奧運會,現在的中國女足已然跌進了一個歷史性的谷底。李霄鵬請辭離去,韓端等一批主力球員隱退,後備力量薄弱,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女足的前景將會充滿黑暗和迷茫。近日又有消息稱,為了能夠改變女足尷尬的“大退步”,中國足協將效倣男足聘請洋帥。可是,在記者經過調查後發現,目前在中國,女足這一行業無論是當前收入、職業出路還是女足球員自身的婚姻問題都處於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根本拿不出任何資本去吸引更多後備人才來投身這一事業,即便是請來那些享譽國際的“神奇教練”、“金牌教練”,恐怕也只能是又一輪的“無米之炊”。
錢景黯淡 小城市球員最少的月入500元
不久之前,孫雯曾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道:“就拿(女足)河北隊來説,一個月兩千多塊;新疆隊一個月800塊的補貼。連咱的農民工兄弟都不如。吃得是糠,擠得是奶,怨誰去啊。”正如她所言,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城市,女足姑娘們的待遇便是如此悽慘。以河北和蘭州兩支女足球隊為例,沒有贊助商的她們便沒有津貼,更沒有所謂的贏球獎金,每位球員每月能拿到手的,僅僅只有2500元不到的工資。抱歉!這個待遇還僅局限于主力球員。蘭州女足有過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名替補曾拿過500元的月薪。隊員“窮”,她們的教練也好不到哪去:月薪不到3000元。這些數字,就是許多中小城市以及經濟較為落後地區女足球隊最真實的生存現狀。
去年四川隊來上海征戰女超聯賽,僅帶來了11名主力球員,連替補都不帶,並且一路忍受了近40多個小時的客車顛簸,一切都只為一個字:省!“我們這邊出去打客場,基本沒敢想過要贏球,這麼一路折騰下來哪還有狀態?我們這邊的姑娘們不是真的沒有出路,家裏絕不會送來踢球。”一位四川的同行告訴記者。
大城市球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相較于河北、四川等球隊,諸如上海、北京、江蘇等女足隊員們則“幸福”得多。以上海隊為例,每位球員每月基本工資能保證在2000元左右。除此之外,由於有贊助商,她們每月訓練費主力球員最高可達到4000元,替補球員也能基本拿到1000多元。還有贏球的獎金,主力為1500元,替補球員為500元左右。基本上,每名球員每月都能拿到六七千元左右的工資。與上海女足類似,北京、江蘇等球隊也基本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除了基本保障的工資,由於各個大城市的女足隊伍成績普遍較好,參加足協盃等賽事一般都能取得較好成績,有時便能為此拿到一筆數千元的“外快”獎金。“基本上每個隊員一年拿到10萬左右是沒什麼問題的。”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可即便如此,在物價高漲、消費水平本來就高的發達城市,這樣的收入也僅僅只能算基本保障了日常開銷無虞。
入選國家隊也並非“生財之道”
也許會有球迷認為,或許球員踢上國家隊之後,待遇會有大幅提高。事實上,改善是微乎其微的。參加集訓的國足隊員,每天的津貼只有兩三百元,這還是近兩年的數據,幾年前的“行情”還是100元,甚至“義務訓練”。而國際比賽只有贏球後才會有獎金髮放,發放標準是每位主力2000元,替補數百元。
當然,如果在諸如奧運會等大型賽事上取得出線或是前4名的成績,足協也會相應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當年女足闖入奧運會4強,每名主力球員便得到過5萬元的嘉獎。可是最近幾年由於成績下滑,這些已經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不然,叱吒亞洲足壇多年的韓端,也不會在未退役之時選擇開酒吧尋找新的出路。
路在何方 讀書?不是誰都能讀得到
擁有一定能力的女足球員,依然在這條道路上艱辛地前進著,可那些早早“退役”的隊員們又將如何?讀書,成了許多球員的首選。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女足球員前景稍好,當地隊幾乎都與相應的高校有挂鉤。只要該球員達到國家健將級水平,並在球隊內服役滿兩年以上,就有申請資格。像同濟大學,每年都會招收一定數量的上海女足球員。
不過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區,女足球員們就沒那麼幸運了。當地高校數量本來就不多,不存在球隊挂靠某所高等院校的制度,球員們自己連溫飽問題都還沒解決,更無暇顧及未來出路,“愛幹嘛幹嘛去吧,沒人會管你的。”一位教練私下跟記者透露。正因為如此,這些地區的許多球員即便受了再重的傷,也不敢隨便退役,因為她們對未來“兩眼一抹黑”,不知道退役後該去幹嘛。
工作?編制好壞決定崗位
讀完書拿到文憑,接著就是找工作。這對那些在落後地區踢球的退役球員來説同樣成問題。就連書都讀不到的她們,更別妄想球隊會幫她們安排就業。所以她們中大多數人只能選擇退役後開服裝店、擺地攤、應聘飯店服務員、做網吧網管……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甚至就連做“灰色行業”的都大有人在,總之就是4個字:自尋出路。
相較之下,大城市球隊的優勢在於,它們擁有一定數量的兩種特定編制:幹部編制和工人編制。所謂幹部編制的隊員,需要擁有3個條件,即國家健將級運動員、在球隊擁有一個轉正後的正式名額以及一個大學正式文憑。如果以上三者缺少任何一項都只能算是工人編制。擁有幹部編制的球員退役後會被安排在諸如城管、中學老師、電信局等較為穩定的崗位上,而工人編制的就只能前往各大企業擔任諸如保安、清潔工等角色。但無論如何,在大城市踢球至少退役後或好或壞總算是“有個方向”。
實在沒出路就賴在體工隊不走
由於許多球隊並未給球員準備出路,長期集訓更是讓她們失去了知識儲備、與社會交往能力等基本的生存條件,許多女足隊員退役後的生活普遍悽慘。可如果真連擺地攤的能力都沒有,逼急了,這些球員會怎麼辦?答案是:賴在體工隊不走了!
據一位蘭州的同行介紹,曾經蘭州隊的一位球員退役後實在難覓生存之道,於是便一橫心賴在了體工隊。每天前來食堂“討飯吃”,甚至還打包帶回家裏。由於體工隊大多數工作人員與其相熟,對於該名球員的行為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體工隊的領導念其生活艱辛,也便聽之任之。“其實這位球員自己也很不好意思,畢竟人都是有尊嚴的,每天忍受著閒言碎語和白眼去打飯,換了誰都受不了。可是她跟我説,自己是真的沒有辦法,家裏還有年老的父母要供養。她還告訴我,如果下輩子有選擇,打死也不會踢球。”一名知情者感慨道。而記者通過了解得知,這樣的現象其實並不鮮見,許多球隊內都養著好幾個這樣的“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