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國際青年記者]不一樣的回歸 把大運還給大學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1日 09:40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大運會註冊大學生記者 呂顏婉倩 張淼 張玥 田野 李澤浩深圳報道)“從這裡開始,不一樣的精彩”是深圳給予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承諾。本屆深圳大運會無論是外在建設還是辦賽理念上都有著煥然一新的變化。把大運會還給大學生,讓體育回歸體育,更是國人對深圳大運會的獨特期許。
    或許我們可以將大運會看成一個符號。它的內涵實質其實是一種回歸,即把體育鍛鍊、公平競爭以及人全面成長的機會還給大學生。於是,我們不禁提到了“還給”這樣的字眼。把大運會還給大學生,是體育精神的回歸,也是對體育教育理念、體育制度改革的反思。
大學生運動員vs運動員大學生
    10年前的北京大運會,中國隊參賽陣容中包括52名參加過奧運會的選手。而如今的深圳大運會,505名中國選手大部分都是全新的面孔,只有7位奧運冠軍,和10年前相比的確是大大遞減了,並且出現了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復旦大學男女排球隊等真正的“學生軍。”“這次大運會不是一個純粹競技的運動會,我們的目標還是以參與為主。”中國大運會代表團執行團長楊立國明顯透露出了“唯金牌論”理念的淡化,更多的體現大學生的參與性。
    然而,這一觀念的轉型並不是那麼徹底。擁有二十多年體育教育工作經驗的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王宗平主任介紹道,我國的運動員有運動員大學生和大學生運動員之分。前者是較早被發現運動天賦,並直接選拔到各級體工隊進行系統訓練,脫離了原來的教育系統。而後者的身份首先是一名學生,在教育系統中發現運動天賦,並留在系統中繼續培養。“我們的運動員中超過99%是前一種。”王主任説道。
    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許文華是一名體育特招生,專攻100米短跑。 “大運會是大學生運動員的夢想,這是一個競技水平極高的賽事,我這種水平怎麼有資格參加。”儘管不設預選賽、資格賽,沒有成績門檻,許文華仍然認為,大運會是遙不可及的。儘管很想參加,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夠,連報名參賽都不會去的。”他説。
    這樣矛盾的心理並不奇怪,且由來已久。一直以來,中國大運會代表團為了獲得更多的獎牌,不惜把大運會變成奧運會的練兵場。“由於大學內體育設施、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與體工隊的差距,因此在校培養的大學生運動員成績的確沒有運動員大學生那樣出類拔萃。”王主任説。在這些專業運動員的面前,大學生們只得敗下陣來。
    或是因為中國體育制度尚且存在的弊端,或是因為長期處在這種弊端下所造成的不良心態,運動員大學生瓜分了原本屬於大學生運動員本來就不多的蛋糕。但與大運會息息相關的人不僅僅只有參賽選手而已,那些不能夠直接參與大運會卻對大運會十分關注的觀眾也是大運會的一部分。若是將大運會變成奧運冠軍們的訓練場,大運會必然會失去其存在的原本價值。

運動員的跳板&青年人的盛會
    大運會素來有“小奧運會”美稱,是大學生運動員成功的跳板、起飛的舞臺。許多體壇明星,那些如今人們都耳熟能詳的名字——中國的劉翔、郭晶晶、姚明,外國的游泳名將菲爾普斯、NBA名宿阿倫?6?1艾弗森,都是經過大運會的淬煉洗禮而後名揚天下。
    對於大學生運動員來説,大運會的意義不單在於成績。“大運會是讓他們能夠在這個舞臺上體現人生的價值、實現自我突破。”王主任説,“在這裡遇到的挫折也可以當做是將來步入社會之前的試煉。”本屆大運會參賽選手來自加拿大的舉重運動員傑西卡,雖然在決賽中的成績僅為小組的倒數第二,但她對自己的成績“挺滿意的”。這個活潑開朗的姑娘認為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沒有遺憾和後悔。
    大運會同時也是世界青年人的聚會,不同國家、種族的年輕運動員們在這裡結交朋友收穫友誼,了解世界各地的風俗文化,開闊了眼界,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志願者們在服務大運過程中,也提升了自己交流溝通的能力,在實踐中領悟奉獻的意義、團隊合          來自墨西哥的公開水域游泳運動員塞婭與大學生志願者程麗莎在大運村結識,她們都是彼此的“第一個外國朋友”。“我們會互相介紹一些各自國家的風俗習慣,我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想這是一種緣分。”程麗莎説,她們已經互相留下E-mail,以後會經常保持聯絡。

責任編輯:張珊珊

熱詞:

  • 大運會
  • 國際青年記者
  • 回歸
  •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