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體育新聞 >

國足洋務運動敗多勝少 專家痛陳裏皮來了也白搭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5日 10:4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北國網-時代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杭州黃龍體育場內山呼海嘯般的“高洪波下課”、“國家隊解散”倒彩聲像悶雷一樣,砸在國足身上。國家體育總局高層坐不住了:“國家隊不是試驗田,高洪波應該珍惜他的時間。長遠來看中國足球還是要請外教,只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突破的。”重啟“洋務運動”的計劃呼之欲出。

  昨天,從中國足協內部傳出消息,“換帥”已是擺在國足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洋教取代土帥似乎成了沒有選擇的選擇。然而,回首中國足球的近20年所展開的“洋務運動”似乎並沒有給中國足球帶來質的飛躍,相反留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傷痛和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會兒走‘德國派系’,一會兒提倡‘英式打法’,再到後來的‘前南風格’,中國足球這20年就這樣自掘墳墓。中國足協如果這次決定重啟洋務運動,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否則20年後的中國足球還是這副德性。”一足壇名宿説。

  第一次洋務運動

  僅留下“豹子精神”

  提起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德國人施拉普納的名字不應該被遺忘。1992年6月15日,頂著德國年度十佳教練的名號,德國人施拉普納成為中國隊首位外籍主教練,也正式拉開了中國足球開展“洋務運動”的序幕。可讓人遺憾的是,施拉普納從上任之日起到1993年5月30日,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身份就從主帥轉為了技術顧問。

  對於自己能成為中國男足國家隊的第一任外教,施拉普納在回憶執教中國隊的經歷時有過這樣的表述,“我喜歡中國文化,敬愛周總理和鄧小平,所以我來了。”的確,對於中國足球來説,施拉普納並未帶來什麼技術上的突破,而他帶領國家隊的戰績亦不是很理想,除了1992年的亞洲盃季軍之外,其執教期間,國足再也沒取得能拿的出手的成績。世界盃預選賽小組賽提前出局、兵敗亞運會,於是“第一外教”黯然下課成了一種必然。

  事實上,在施拉普納“下課”後,很多國腳對施拉普納依然充滿了感激和敬意。施拉普納給中國足球帶來了“豹子精神”,用不服輸的精神鼓舞球隊士氣。加之施拉普納對中國充滿感情,所以他也要求球員們在比賽中體現“愛國”情懷,要有民族榮譽感。然而,“豹子精神”並非是決定比賽成敗的關鍵,沒有實力做保障,“豹子精神”也只能是精神勝利。

  第二次洋務運動

  “四小天鵝”變“野鴨”

  翻看中國足球“洋務運動”史 ,幾乎每一次都是因為中國足球已到了“最危險時刻”。1997年國家隊兵敗金州、十強賽出局。於是,“傷痛”中的中國足協決定第二次啟動“洋務運動”,聘請英國人霍頓出任國家隊主教練,後來還將國奧隊的一併交到了英國人手裏。

  又是“大敗”後的思變,然而中國足協的官員們並沒有總結施拉普納時代的失敗教訓。隨著“健力寶黃金一代”衝擊悉尼奧運會失利,也宣告中國足球第二次“洋務運動”失敗了,主教練霍頓成了“替罪羊”,帶著傷心離開了中國。

  在分析第二次“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時,有圈內人認為,出身英國的霍頓從小受到英國傳統的簡單長傳衝吊的打法影響,講究身體對抗。來到中國後,他秉承了這一打法,要求隊員們按照英國隊的打法進行比賽。然而,在當時的國奧隊中,留學巴西的“健力寶黃金一代”是絕對的主力,但以“四小天鵝”李金羽、張效瑞以代表的“健力寶黃金一代”以腳法細膩、技術嫻熟而著稱,可這與霍頓英派足球所強調的身體對抗完全是兩個風格。一足壇名宿在回首這段失敗的“洋務運動”時不無感慨地説道,“霍頓失敗在於他的打法和中國球員身體特點不相符,也就是説沒有針對中國球員的特點來對症下藥。只是把英國足球的風格硬套在中國足球身上。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毀掉’了才華橫溢的留巴球員。但這並不是霍頓的錯。”

  第三次洋務運動

  “曇花一現”的勝利

  雖然前兩次洋務運動都以失利告終,但縱觀國內本土教練的確是沒有能挑起大梁的“救火隊員”。於是,在不斷的否定與自我否定之後,中國足協又啟了第三次“洋務運動”。這一次,中國足協請來了前南斯拉伕的“神奇教練”米盧。

  可以説這次“洋務運動”讓中國足球達到了一個巔峰期,2001年的瀋陽五里河讓中國足球圓了幾代足球人的世界盃之夢。中國足球終於讓球迷看到了希望,而主帥米盧也被視為中國足球的“救世主”。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第三次“洋務運動”僅僅是中國足球“曇花一現”的勝利。2002年世界盃上的一敗塗地,殘酷的現實讓國人倍感恥辱,而米盧也走下了神壇,中國足球也就此衰敗。

  接下來的荷蘭人哈恩、塞爾維亞人杜伊和福拉多,都和中國足球曾經幸福的“牽手”,但最終都以“不歡而散”收場。

  第四次洋務運動

  前進?還是倒退?

  2008年,中國足球四大皆空後,國家體育總局高層終於發話:中國足球的事還得靠自己人解決。本土教練捲土重來。然而,被認為最有前途的“少壯派”教練高洪波,在執教國足近一年的時間裏並未給中國足球帶來希望和朝氣。於是,“下課”的危機從天而降。

  目前,從各方面反饋的信息來看,中國足協極有可能再次啟動“洋務運動”,聘請國外“著名”教練來帶領國家隊,甚至有媒體已經開始提足協物色人選了。

  “其實無論是誰當主帥,或者説中國足球改打哪種風格都不重要。世界上比我們足球理念先進的國家有很多,甚至是我們的鄰居韓日都領先我們太多、太多,問題的關鍵在於要給主教練一個穩定的環境。”昨天,一位地方足協官員在談到國足重請洋帥事宜時不無心痛地説道,“聯賽醜聞不斷、足協官員對主教練指手劃腳……在這種內外夾擊的情況下,就是世界名帥裏皮、克魯伊夫、‘六冠王’巴薩的主帥瓜迪奧拉來了也是白扯,‘洋務運動’總是以失敗告終,不是請來的洋帥不行,而是我們自己在‘洋務運動’的道路上人為設置了太多的障礙。”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