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獨家專稿]劉建宏:瑣憶《足球之夜》十五年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6日 12:0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特約嘉賓 劉建宏):從1996年開始,每年的四月四日都覺得有些特殊,就像自己的生命裏又多了一個生日。《足球之夜》這個節目于我也有著格外不同的意義。但是,當她即將年滿十五的時候,我卻以為她最需要的是一個新的開始。
《足球之夜》最初的誕生和當時蓬勃興起的職業聯賽有著極大關係。和中國足球共生共榮,就成為了《足球之夜》的一種宿命;做中國足球的一個諍友,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個目標。
    1996年,我們在節目中第一次觸及當時已經開始顯現蛛絲馬跡的“假球黑哨”是魯川之戰。外援馬麥羅面對著巨大的不公,憤怒地撕下了主裁判的國際裁判胸章,而四川的球迷更是準備上街遊行。可是,當我們真的把節目做出來播出之後,馬上要面對的又是來自山東方面的反彈。《足球之夜,顛倒黑白》這樣的標題,我看了之後很是觸目驚心。不過捫心自問,我們並沒有什麼惡意,所以,心一下也就坦然了許多。
到了1998年,當“假球黑哨”開始大規模氾濫時,受到了刺激的球迷和民眾這次成為了我們節目最大的支持者。
    但是,2000年發生的川滬風波,讓我又一次意識到了問題的複雜。那又是一場客隊遭遇嚴重不公的比賽。我在賽後的評論馬上成為了四川球迷和媒體圍攻的焦點。當時體育中心的領導馬國力不得不把我叫到辦公室,指令我寫一篇並非道歉的文字説明一下情況,於是,我寫了那篇《我們只有一個主隊》的文章。
   做中國足球的諍友做起來確實不易,但我們一直還在堅持。能夠被公眾接受也不是很容易,但我們也唯有堅持。好在,歷史在今天給了我們答案,只是這樣的答案過於沉重。
    2001年,十強賽中國隊出線在即,這邊瀋陽已經做好了慶祝歷史性突破的各種準備,那邊的甲B賽場上卻是狼煙四起。於是,我們不得不兵分兩路,並且最終做出了《中國足球的紅與黑》那期節目。歡樂和憤怒,放鬆和緊張,慶祝和眼淚,很多種矛盾的情緒被壓縮在一期節目當中,而那期節目也成了有收視率統計以來《足球之夜》收視的最高點。
    在這種矛盾心態下做節目逐漸成為了一個常態,2004年中超元年,俱樂部和足協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我們再次成為了忠實的記錄者。
可以這麼講,15年來《足球之夜》的攝像機總是會出現在問題和事件的核心,我們的話筒也一次次擺在了熱點人物面前。
    但是,我們除了做出一期又一期節目之外,並無力改變什麼。就像任何一個孩子要想長大都會經常犯點錯誤一樣,中國足球也為了自己的進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足球之夜》也在付出代價。看臺上的觀眾越來越少,電視機前關注中國足球的人也日益減少,我們節目的收視也越來越差,到了這幾年完全沉入谷底。
    作為這個節目的創業者之一,我更是備感焦慮。長夜漫漫,何時才能得見曙光?
   2011年就在這樣的苦悶等候中到來了。突然間,我們環顧周圍環境,發現黎明前的黑暗猶在,但破曉的跡象也已經非常明顯。
    16支中超隊伍一下子涌進了11位外教,恒大、魯能先後引進了“天價”外援。新賽季開始之前,在亞冠的前兩輪比賽裏,中超四隊居然在和日韓對手的較量裏不落下風。
足協更換了領導,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路和做法也在發生著變化。即便和人們的期待尚有差距,但畢竟這是進步的一個開端。
    我們的足球環境在短時間裏值得期待,不僅變得真實了,而且有可能遠離醜陋和單調。進攻足球、漂亮足球將可能成為中超的主流。
    這是中國足球突破困境的契機,當然也是《足球之夜》突圍的契機。於是,我們的激情再次被點燃,我們肩上的攝像機和手裏的話筒將再次成為我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我們已經來不及給自己的節目過一個像樣的生日慶典了,我們最渴望的是在球場上再次感受到中國足球的激情,讓快樂的球場再次成為我們一顯身手的舞臺。
    中國足球期待新生,《足球之夜》期待再次崛起。雖然我們知道未來道路上等待我們的仍然有無數的艱辛,但有了前面15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我們再次趕路時,《足球之夜》將不再是一個嬰兒,而是一個即將步入成熟階段的青年了。
    還記得當年週四晚上的相約嗎?時隔多年的朋友,你們都還好嗎?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開始我們的約會了呢?

(CNTV獨家供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