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網艱辛成長歷程:81年走出國門 單飛成就輝煌

發佈時間:2010年01月30日 07:58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金花綻放澳網也絕非一日之功。兩名中國選手聚首澳網四強,將中國網球歷史帶入了新的篇章,也將亞洲網球推向了全新高度。金花們一路走來不易,中國網球發展至今更是荊棘叢生。回顧從前的腳印,讓我們更有信心憧憬未來。

  1走出國門小試牛刀

  1953年,天津舉辦了首次全國網球表演賽,中國網球協會同年成立。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網球運動員依舊未能走出國門。

  1979年,中國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席位得到恢復,此時,網球也做好了走出國門的準備。1981年,由余麗橋、王萍、胡娜和李心意組成的中國網球隊第一次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聯合會杯比賽,並闖入第二輪。小試牛刀就初見成效,使得中國繼續加大對網球項目的扶持投入。1992年,為適應國際網壇體制,我國開始推出全年10站以上的全國網球巡迴賽,頻繁的比賽使運動員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這個時期,中國逐漸出現了一些網球好手,其中李芳是佼佼者,她是我國第一位參加四大網球公開賽的選手。1992年,李芳進入澳網第三輪,在當時創造了中國選手征戰大滿貫賽事的最好成績;1994年,李芳又殺入法網第二輪。2000年,易景茜進入澳網第三輪再創佳績。

  走出國門,讓網球工作者們發現,要想在網球項目中有所發展,使其成為我國的強勢項目,只有讓運動員去涉足ATP與WTA賽事,這才是走向世界、有所作為的唯一齣路。

  2兵敗釜山成為轉折

  然而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中國網球隊遭遇重創、顆粒無收。這次嚴重的打擊讓網管中心堅定了“以女子網球為重點,以女子雙打為突破口”的戰略方針。允許運動員大範圍參加國際比賽,開始了職業化的試水。

  這一決策在短短兩年後就嘗到了甜頭。2004年,李婷、孫甜甜奪得雅典奧運會女雙冠軍;鄭潔、晏紫首次闖入澳網女雙八強;鄭潔打進法網女單16強;李娜在廣州公開賽首次取得17萬美元這一級別的WTA單打冠軍;WTA單打排名中國首次有3人(鄭潔、彭帥、李娜)同時進入前80,中國金花這個名詞也就此誕生。

  3“彭帥單飛”意義深遠

  隨著網球項目的深入發展,與我國其他項目一樣,開始面臨左右為難的困境——也就是舉國體制和徹底職業化的交叉口。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2005年的“彭帥單飛”風波。

  當年十運會後,彭帥所在的天津體育局撤出了全部網球投資。同年12月,彭帥向國家隊提出了“單飛”要求,希望自己能夠獎金自主、教練自主,做一名徹底的職業球員。彭帥要成為個吃螃蟹的人,可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網管中心堅決拒絕了彭帥這一請求,並且公開批評彭帥這一做法,彭帥險些在網球場上消失。

  雖然“單飛未遂”,但是這一事件已經觸及了網管中心的神經,並讓“單飛”的種子種在了他們心中。

  4邁入網球強國時代

  在四大滿貫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戰績後,2009年初,中國女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網管中心作出允許運動員自主訓練、自主參賽、自負盈虧的決定。新措施實施後,鄭潔、李娜、彭帥、晏紫被納入“單飛”名單,開始自己花錢聘請教練、安排訓練、支付參賽費用。比賽獎金上繳比例大幅下調,只要向國家繳納個人獎金收入的8%至12%。但同時,運動員仍必須無條件代表國家參加聯合會杯等重大比賽。

  “單飛”給金花們帶來了自由,但同時也帶來了壓力。如果成績不好,她們就無法生存。這樣就逼著她們由“要我打球”轉變為“我要打球”。市場是最磨練人的地方,職業化讓球員更加成熟。經過一年的“單飛”,她們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團隊。她們所需要考慮的事情更為單純,就是提高技戰術水平,其餘的則由團隊完成。

  澳網的優異成績是“單飛”的豐碩果實,外媒已經稱“中國邁入網球強國時代”,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一個起點。未來的道路如何走?四位金花之後誰是接班人?暫時仍是未知數,中國青少年網球選手的培養依舊任重道遠。

責編:汪海俊

留言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要評論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