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廣大電影工作者為推動我國學雷鋒活動深入持久的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從60年代的《雷鋒》到90年代的《少年雷鋒》,多次把雷鋒事跡搬上銀幕。
《雷鋒》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丁洪、陸柱國、崔家駿、馮毅夫編劇,董兆琪導演。1965年3月5日在全國各地隆重上映。
影片選擇了雷鋒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斷, 通過提煉、集中、概括和加工,成功地塑造了雷鋒的光輝形象,以其感人的紀實性風格,表現了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動人事跡。
《雷鋒之歌》
1978年3月上映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雷鋒之歌》,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王德英、靳洪、白勞編劇,王少岩導演。
《雷鋒之歌》是在我國結束十年動亂,粉碎“四人幫”之後的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新時期拍攝的又一部反映雷鋒生平事跡的影片。該影片和60年代拍攝的《雷鋒》一起,在後來的歷次學雷鋒活動中,被多次安排為“學雷鋒電影周”“文明禮貌月”以及“五講四美三熱愛”等活動的宣傳教育影片反復放映,成為學雷鋒活動中電影宣傳放映的排名影片。
《離開雷鋒的日子》
反映的是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堅持30餘年默默無聞學雷鋒的事跡。
1962年8月15日,兩人在一起執行任務時喬安山開車,雷鋒在一旁指揮,喬安山倒車時意外地將雷鋒撞傷致死。從此,喬安山把與雷鋒勝似手足的戰友情變成比淚水更凝重的深切懷念。於是在喬安山身後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足跡。 北京市委宣傳部出資400萬元,委託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將其拍成電影。電影拍成後,即成為了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都很強的現實主義力作。
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由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
《少年雷鋒》
由王琛、陳廣生編劇,浩然、鳳和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和北京奧立信貿易公司聯合攝製,1976年7月8日在上海開機。該片通過對雷鋒童年及少年時代的描寫,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一位普通少年在黨的教育下,最終成長為偉大共産主義戰士的思想軌跡。
《雷鋒專號》
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高仲明、葉同荷編輯,鄭先澤、郭守春、王興華、孫樹相攝影。 該片由四個部分組成:偉大的戰士雷鋒,雷鋒班保持光榮,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偉大的戰士》
由谷芳、黃寶善編輯,吳迪、劉奠皋、楊光遠攝影。影片以雷鋒生前留下的圖片、日記、遺物和有關資料為素材,結合雷鋒生前所在連隊指導員的回憶敘述,表現了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感人事跡。該片曾榮獲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優秀影片獎。
《雷鋒是誰》
在全國公映後即引起了各界群眾和熱心人士的普遍關注和好評。觀眾紛紛讚揚該片風格創新,表述真切。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