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聚焦中國特色的農村能源之路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1日 1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
“十一五”期間,我國通過“以獎促治”對農村實施了綜合環境整治。近年來,畜禽養殖、農藥化肥等造成的農村面源污染的排放量目前已經佔據到我國水污染總量的近一半。
農村污染面廣量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2008年起,我國設立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污染問題實行“以獎促治”;對經過生態示範建設,生態環境達到標準的村鎮,實行“以獎代補”。2009年,中央投入的15億資金,帶動了各級各類資金超過50億來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雲南大理市喜洲鎮村民倪勇在中央及省市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的幫助下,對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養豬場進行了環境改造,豬的排泄物通過發酵墊料全部被分解消化掉,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倪勇興奮地説:“豬的糞便進去之後,就産生了對豬生長有益處的一些輔料,還可以用作農田裏面的有機肥再次利用。”
幾年來,大理市通過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污水處理以及村容村貌整治等38個項目的實施,農村臟亂差的現象得到整治,高原明珠洱海的水質從四類上升到二、三類。
五年來,我國通過環境優美鄉鎮的建設,帶動全國2160多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範建設,一批群眾反映強烈、嚴重危害農村居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