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啥叫‘低碳生活’,對我們農民來説,降低能量消耗就是低碳生活!”近日,記者在甘肅莊浪縣良邑鄉採訪,村民靳馬娃向記者吐露自己的“低碳”感言。如今,莊浪農村隨處可見農民裝節能燈、騎電動車、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情景,一股環保新風正飄溢在鄉村和田野。
榆中縣夏官營鎮農民王啟髮指著自家房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高興地説:“這東西不用電、不燒柴,經濟實用,最適合咱農民使用了。”隨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不斷深入,太陽能熱水器從城市逐漸走進了鄉村。據該縣太陽能熱水器經銷商李小平介紹,他們僅去年銷售太陽能熱水器就達356台。現如今,辛苦了一天的農民,回家隨手擰開閥門就能洗個熱水澡。
截止到2010年,全省累計推廣太陽灶80.8萬台,太陽能熱水器60.7萬平方米,推廣高效省柴節煤灶242萬台,節能炕203萬鋪,形成了年節約用能256萬噸標煤的能力,農村能源建設已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切入點。
環衛城市化
每天早晨,莊浪縣水洛鎮徐碾村村民把生活垃圾倒進設置在巷道裏的垃圾箱,再由值班保潔員將垃圾轉送到主巷道裏的密閉式垃圾鬥,最後環衛車將鬥內的垃圾清運到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這個過程就是莊浪縣實施農村環衛城市化管理的一個側影,更是全省農村環衛城市化的一個縮影。
隨處亂倒垃圾,垃圾任由風吹日曬、污染空氣和水源,成堆的垃圾“圍村、圍路、圍田”,這是以前農村存在的普遍現象。“十一五”期間,國家支持我省“以獎促治”項目71個,資金5893萬元,開始在全省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借助擁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的城市環衛資源優勢,推行農村環衛城市化管理模式,先後在全省組織實施了140個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試點,建設了農村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集成配套農業清潔生産技術措施。
以莊浪縣為例,縣環保部門在水洛鎮徐碾村設立垃圾箱100個,在主巷道安放垃圾堆放鬥,配備了垃圾清運車。村上配合成立了環境衛生整治小組,負責管理全村環境衛生工作。每個巷道的衛生由農戶輪流值日,主巷道和村部、廣場等村內公共衛生區域則由村內的3名專職保潔員負責清掃。村內所有垃圾由環境衛生整治小組負責清運到城區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小沼氣大産業
在人們的印象中,沼氣似乎就是簡單地和農家院落聯絡在一起。但來到華池縣的客人會驚異地發現,沼氣已進了這裡的校園和養殖場。
坐落于華池縣悅樂鎮繁華地帶的華池二中,是一所農村普通中學。2008年,學校建起了生態校園沼氣工程。糞便經過發酵後,沼液自動循環衝廁所,一年可節約3000立方米左右的水,沼肥則送進了周邊的農田。
沼氣池産生的沼氣,讓學生第一食堂的廚師孫建國封了做飯的3眼煤灶:“這一個灶,平時一天要燒100公斤煤,自打用上沼氣後,一天能節省40公斤煤。”據介紹,僅這一項,一年可節約煤電支出4.2萬元以上。
拓寬沼氣的“用武之地”,是華池縣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妙招。封山育林後,如何既滿足農民的用能需求,又保護環境?發展沼氣建設成為農村最好的選擇。實踐證明,沼氣,不僅大大節約了能源,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增加了農民收入。從2006年起,華池縣提出了小沼氣大産業的思路,並把大力發展沼氣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撐點,最終形成了以養殖為重點、以沼氣為紐帶、以種植為龍頭的“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體系。這一獨特的“華池模式”,是華池縣新農村建設中的精彩一筆。
隨著沼氣池的推廣,我省農村許多農民把沼氣池建設與改廁、改圈、改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禽畜圈養、畜廁分離,有效地治理了農村的臟、亂、差,農村的衛生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截至2010年,全省累計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100萬座。
今年,我省被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正式列為全國第二批9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省”之一,2011年-2013年,國家共安排我省補助資金7億多元,地方配套3.5億元,項目實施將有效改善農村生産與生活環境,環保型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展開。
提起農村環保,許多人會不以為然。似乎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城市中才會出現滾滾濃煙、滔滔污水。
事實上,農村的污染範圍更大、帶來的危害更加直接。農業生産中使用的化肥、農藥,還有地膜,都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污染。
我省作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戰略通道,黃河、長江和河西內陸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流域、區域的農村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國家水環境安全。“十一五”期間,我省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本報記者沈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