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
這是拍攝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部影片,片名叫做《我們村裏的年輕人》。有網友評論:這部影片真實記錄建國初期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向上精神,激勵和教育了最起碼兩代國人。
當時高小畢業生,能去邊遠的地方參加體力勞動,是可以成為新聞的。我們村裏的孔淑貞是中學畢業,願意回村炸石,引水到村,服務村裏鄉親。網友評説,她是完美好姑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主人公,據説跟她有點像,你看,她在那!
閔曉慶:有沒有黑色的膠布,還有電線。
老闆:電線沒有。
閔曉慶:電線咱?
老闆:電線沒有。
閔曉慶:這個黑的,他説的是兩卷。黑色的有沒有?就那種布料的。
説話的這位叫閔曉慶,2008年大學畢業,同年9月到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柳樹鎮東崗子村任村書記助理。現任營口市老邊區柳樹鎮宣傳幹事、東崗子村黨支部副書記。
老闆:沒有。全藍色的。
閔曉慶:給我拿兩卷。你這多少錢一卷?
老闆:兩塊錢。
閔曉慶:我還不知道你家在這兒,我看你在這兒站著。
老闆:我們家在這兒都二年多了。
閔曉慶:錢我一會兒給你送來。
老闆:沒事。
閔曉慶:包放別處了,一會兒我給你送過來,還有什麼,我再上你這兒來拿,咱村現在裝修,今天剛來,有什麼需要我再過來拿。
記者:經常跟你們去買東西嗎?
閔曉慶:有什麼事,以前修這些廁所,你看這個小粉房,這都是新型農村這些,那個小房都是新型,像水衝式的廁所,以前我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咱們農村都是那種旱廁,裏面不怎麼衛生的,這種廁所,這種新型的,這種水衝式的,怎樣能往裏灌水,能衝,就跟城裏差不多,這個事也是,村裏一直,也是一項挺大工程,挨家挨戶都換,那時候也是,也需要這樣,有什麼取個什麼材料,我就來回跑,去給買,協調,拉一些建築用的東西,咱家不養車,我能幫著聯絡一下。
俗話説,點滴小事切莫等閒看,小事中有著大影響!現在村部正在改建,閔曉慶開著這輛老捷達,跑腿兒買建材,這一去一回十來分鐘的時間。雖然事情簡單,時間長了她那股實在勁兒已經深入人心。
書記曲鳳寶:改造村部,這也是省裏組織部門改造農村村部建設,對這塊也是,(閔曉慶)出去跑,購物,購這些東西,確實為我做了很多,應該都是我應該做的,她都能做到。
記者:省心了是嗎?
村長曲鳳寶:省心。老百姓也非常認可。家裏説的話,掙國家工資,為咱村裏幹事,村民老百姓都非常認可,對這些困難戶,過年過節走訪,個人花錢,送東西,孩子是不錯。
2008年大學畢業後,閔曉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遼寧省大學生村官,來到營口市柳樹鎮東崗子村當起了一名村書記助理。她常對別人説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熱愛這片黑土地。
閔曉慶:到村裏來,可以説是我,我所追求的東西,因為我就是土生土長這個鎮上的人,我家裏,我家所在那個村離這也非常近,我就是有一腔熱情來回報在這片土地上,所以説對於我來説,讓大學生村官,讓我得到最真實就是得到鄉親們那種對我的鼓勵,對我的認可,然後走到村裏來,學到那種踏踏實實的那種本份勁,能到村裏來工作就是讓我踏踏實實,靜下心,以一個最低的姿態來幹一個最基層的工作,這磨煉了我的意志,而且各方面。增加我的忍耐性,各方面,所以説村民什麼樣,一件事情在發生的開始,村民們什麼樣的態度都有,但通過自己努力,讓他們認可,好比來了一個什麼政策,通過我的講解他們能理解,能認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能成長很多。做大學生村官以來得到最多最多就是我對我自己性格一種磨煉,可以説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成熟。
閔曉慶的父親閔傑就是一名村書記,這對閔曉慶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親閔傑:我開始也有點顧慮,我在村裏四年多了,對這方面也是也挺累的,孩子想要從事這份工作,孩子也有遠大的理想,回到農村來也是鍛鍊人的,我也就同意了,上農村鍛鍊鍛鍊。
母親郝善雲:當爹媽哪有不心疼女兒的,女兒現在講話,都在家,都是像公主似的,我們家那孩子並不是這樣,她的遠大理想就是想在農村大天地裏做出一番事業來,讓任何人看一看,就是這麼想的,所以有時候我也挺合計怎麼辦,女兒有這種決心,當爹媽的支持,你不支持女兒怎麼辦,女兒讓她擱家,她也不是那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