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鄉約 >

《老區新貌看通江》節目文稿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5日 08:0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CN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提要:

播音:這裡被譽為“一府三鄉”!(字幕:中國銀耳之鄉,革命之鄉,溶洞之鄉,川陜革命根據地首府。)崇山峻嶺一度阻隔著這裡的經濟發展! 

畫面:銀耳、通江牛、茶藝表演、遙控航模、文藝表演,

字幕:全國脫貧試點縣。

播音:他善於逆向思維,高山大壑在他眼裏卻是發展的資源。

同期聲:銀耳皮的餃子

播音:《鄉約》拜訪四川省通江縣縣委書記范申華。

開場:歌舞表演《鼓舞巴山》,十余人載歌載舞,主持人在中間最後出,手拿龍珠,兩頭舞獅爭龍珠。大家跳著,一起鼓掌結束.主持人:通江的父老鄉親你們好嗎?展水土神韻,秀百姓風采!《鄉約》

觀  眾:走進新農村!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由昌河汽車冠名的《鄉約》欄目,我是主持人肖東坡,這是四川省的通江縣,這位小姑娘,這個舞叫什麼名字?跳完了整個巴山都會被鼓舞?嗯,你剛才跳的時候我看那山在動,問你個問題,如果你在路上遇到汽車會怎樣?我來的一路上都看到這裡的孩子見到汽車會敬禮(插畫面)咱通江人太好了。下面我問問,咱通江縣的人都有啥特點啊?

王丹丹:

小標題:聊聊咱們通江人

觀眾1:(通江縣農業局副局長  王立新)吃苦。我們這裡有個叫曾錢發的茶農,在縣城下班後走十六公里路到茶園種茶、指導工人,還背上一代肥料,第二天早上再走回來,三個半小時的路程,從01年到05年,沒有一天空閒。

主持人:此人應該進入國家競走隊啊!

觀眾2:(2007年農業部表彰的百強種糧大戶  趙建明)感恩。山裏人知道自己的地理條件不好,常得到國家和政府的幫助,從心裏非常感謝,我承包了一百畝地,把地種好,報答國家和政府對我們的支持。 

觀眾3:(通江縣農業局局長 趙志遠)誠實。我們通江茶葉質量好,不愁銷路,可是産量不夠,不夠就是不夠,也不到別的地方進貨,來冒充自己的茶來賣。

主持人:咱這兒的茶葉貨真價實,不搞貼牌生産。

觀眾4:(通江縣扶貧局 局長  何維良)保守、有惰性。在事業上敢做敢闖的人不多,怕失敗,觀念上比較陳舊,啟動不靈,剎車靈。

觀眾5 (監察局副局長 王永生)團結:當初建立川陜首府的時候,通江縣一共不到23萬人,可有5萬人參加紅軍,10萬人為紅軍服務,咱通江人一條心,不論是革命,還是致富,我們都是一心向前。

主持人:説到通江人有啥性格,咱們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四川省通江縣縣委書記范申華。

嘉賓上場

主持人:你眼中的通江人是怎樣的?熱情豁達?善於用歌舞聲表達心情?讓我們瞧瞧?

范申華:

小標題:這方水土可愛的人

1、地道農民表演 《多情的格桑拉》 杜鵑

主持人:幾歲啦?這個舞叫什麼舞?(空山壩壩舞)是跳給爸爸的不是跳給媽媽的?所有的通江人都會跳?你們都是什麼時候跳?為什麼都喜歡這個舞呢?開心快樂對不對?來,我們來看下一個節目。

袁婧瑜: 

2、大媽合唱團 表演 《十把扇兒》+主持人兩句四川話  黃友嫦

主持人:大媽,咱這個合唱團平均多大歲數了?75。咱們這歌是唱給誰的啊(紅軍)?是紅歌啊?我怎麼聽著還有“龜兒子”啊?還有在世的老紅軍嗎?還有?

黃友嫦:

3、百歲紅軍老人+唱《人民解放軍》歌  岳桃林

主持人:您今年多大歲數?102歲。1933年參加的紅軍?擔任過什麼職務?走過兩萬五千里?當年一起走長征的人還有誰?現在還能唱軍歌?您覺得您長壽的秘訣是什麼?每天走3裏路?唱紅軍歌?每天都唱?用歌聲抒發了一種革命情懷!我也提醒觀眾們,唱紅歌能長壽!還有節目嗎?

岳桃林:

4、縣歌舞團 表演《巴山背二歌》  王強

主持人:這個叫什麼舞蹈?背兒歌?背著兒子的歌?小背簍是主要的運輸工具?那能背多少啊?背出了革命的勝利?哎,這怎麼有飛機?

王強:

5、航模拍攝+與主持人互動拍照  鄭榮武(一邊操縱一邊上臺一邊回答問題)

主持人:這航模你造的?改造的?能幹什麼?航拍?怎麼想到要航拍?要拍攝一組通江最美的視頻?關鍵時刻還可以參加救援?拍的那些片子呢?今天能不能現場給我們節目現場拍一點視頻?好謝謝你。

鄭榮武:

主持人:讓他先拍著,咱們接著聊。范書記,剛才咱們領略通江人的風采,現在聽聽你的故事吧,你老家是哪?也有山嗎?從小就生長在大山裏?(現場航拍鏡頭接航拍通江鏡頭。)

小片1: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通江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地處大巴山腹地,全縣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崇山峻嶺包圍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誕生了亞洲最大的溶洞。這裡曾經是紅四方面軍的根據地,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因為山高路險,交通不便,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青壯勞力外出打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僅在成都和西安,就有通江20萬打工的農民。字幕:范申華,1956年出生,1977年畢業于   水利專業,曾任鎮長、農業局局長, 2008年任中共通江縣委書記。范申華走馬上任,卻逆向思維,大巴山的惡劣條件,在他眼裏卻隱藏無數的寶貝!這個生長在大山裏的漢子,對大巴山有著怎樣的情懷,接下來的節目現場,我們能看到范申華從大山裏拿出的什麼寶貝呢?小片拍紅軍遺址,大別山的崇山峻嶺,范申華的相關空鏡

廣告+下節提示1——————————————————————————————

小標題:從小是個苦孩子

主持人:從小在山里長大?走路捨不得穿鞋?家裏很窮嗎(父親借300斤稻穀供他上中專)?上學的時候別人吃麵條看著眼饞怎麼辦?別人吃麵你看書?成績最好?到通江來時有什麼想法(不願意來)?市領導怎麼和你説的?自己關門呆了一個月?這一個月都想啥了?

小標題:山裏漢子的逆向思維

主持人?自己在家呆了一個月,最後怎麼想通了?在常人看來制約經濟發展的條件很多,你認為恰恰相反?為什麼(闡述觀點舉兩個例子:自然條件雲霧高山出好茶,椴木充足、溫度和山的坡度適合發展食用菌,別的地方用大棚栽培成本高)?要在這裡發展四大産業(食用菌、茶葉、土豆、糧油),你説大山裏藏著寶貝,能不能叫我看看都是啥寶貝?

范申華:

小標題:革命老區寶貝多上一組嘉賓

1、空山黃牛(牽牛上)

主持人:這是什麼牛?世界名牛?有什麼不一樣?駝峰高?果然是骨骼奇特?天生的練武奇才啊!肉有多鮮美?能不能給我們大夥弄點嘗嘗(品嘗)?我吃的是牛的哪個部位?每個部位有啥特點?特別是駝峰?現在這種牛在世界上一共有多少?都在你們這?和這裡的環境條件有關嗎?

養牛戶:

2、通江土雞 (帶雞上)

主持人:你養的雞有什麼不同?養殖時間是別人的三倍?白天在林地,晚上才回家?還會武功?四米高真能跳上去?啥,還不能碰它(啄人)?我來試試?那還沒人管得了它了?

馬軍:

3、娃娃魚養殖戶,何光太。

主持人:娃娃魚?是娃娃魚的自然生長地?現在還有野生的?我能抱它一下嗎(和大鯢親近,看大鯢的應急反應)?咱們通江縣的養殖業很有特點?種植業更有特點?通江銀耳就很有名?

4、通江銀耳(帶活銀耳和幹銀耳上):

主持人:生長的銀耳就是這樣?像這種銀耳還要長多長時間?幹銀耳是自然晾幹的嗎?用銀耳可以做出32道菜?拿上來給我們嘗嘗?這道是什麼菜?這道呢?給大夥也嘗嘗吧!

厲洪富: 

5、通江香菇(帶生長在樁子上香菇和幹香菇):

主持人:通江的香菇有什麼特點(長在椴木莊子上、野外露天)?菌袋菇什麼特點?木樁呢?這木樁只能用一次嗎?難怪它比較貴?怎麼分辨這兩種?

牟建中: 

62007年農業部表彰的百強種糧大戶  趙建明 (通江糧油)

主持人:你就是受過農業部表彰的種糧大戶?種了多少畝?一百多畝不算多啊?在咱們這裡能種一百畝地很不容易了?都種了什麼?正計劃著改革?怎麼改(稻田養魚等三種模式)?春綠色食品?

趙建明:

7、通江綠茶

主持人:通江的茶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土壤含硒有啥好?最貴的茶多少錢一斤(4800)?炒作吧?上碗茶嘗嘗?茶藝表演 小夥子手藝不凡呀!

主持人:果然都是寶貝啊!還有更值錢的寶貝?也在這大山裏?

8、石器文物  草根考古專家(帶新石器時代文物上

主持人:你有“家庭考古隊”?還辦了“擂鼓寨文化陳列室”?國務院考古隊也得聽你的?你怎麼看出來它就是那個時期的?在耕地的時候就能見到文物,怎麼辨別它是文物,傳給我些秘訣,我以後沒事也撿石頭去。

趙明皓: 

小片2寶貝是不少,但這些寶貝怎麼才能變成效益呢?通江縣平均海拔1000多米,森林覆蓋面積62%,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發展茶葉、食用菌産業有著天然的優勢,為了發展他規劃的四大産業,他給個別幹部下了死命令,縣扶貧局局長為此一個月沒有下山?一道怎樣的命令,能讓日後通江食用菌年産值20億、茶葉産值10億、畜牧糧油産量45億成為可能呢?

小標題:修不好路就罷官

主持人:通江寶貝不少,你也規劃了四大産業,怎麼實現這4大産業?14大産業帶、2幹部分工負責、3推銷、品牌、4、路為産業而修?給負責修路領導下死命令?怎麼説的?不行就換人?修不完路不能下山?當時負責修路的領導來了嗎?

范申華:

主持人:當時範書記給你下的是啥命令(一個月修完)?心裏有底嗎?多長時間沒下山?剪頭髮換衣服都得請假?每天早上幹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定80米的樁子,完不成不收工)?晚上起夜還養成了觀察星相的習慣(看天氣怕下雨)?心裏就沒發過牢騷?

扶貧局局長何維良:

主持人:路修好了,産業有什麼變化嗎?叫當事人説説? 

范申華:

1、曾錢發(種茶大戶,路通了,和農民建立合作社,和農民簽訂收購合同 

主持人:你叫什麼名字?曾錢發?你就是節目開始説的那個,每天扛一袋化肥走十六公里山路的人!現在還扛著化肥走山路嗎?種了多少畝茶?和多少農民簽訂合同?大家願意聽你的嗎?怎麼就能保證比水稻賺錢?賠錢了補貼給農民?一共補貼過多少?對了,你叫曾錢發嘛,錢增多了你就發給大家。現在農民每年茶葉收入有多少?還計劃精加工?你剛才説茶好,什麼茶才叫好,現場能教給我們看看嗎?

曾錢發:

2、聶宗志  自封的銀耳專家

主持人:外出打工回來的?賺了多少錢?賺了錢又回來創業了?政府還給帶了款?現在種了多少銀耳啊?和農民高起了合作社?銀耳賣200元一斤,走高端市場?

聶宗志  

主持人:銀耳産業也發展了、還為銀耳邊了舞蹈?對了,通江有這個習慣,有什麼新鮮事都用歌舞記錄下來,咱看看銀耳舞。

3、歌舞表演《銀耳花花》,王麗,鼓舞團團長。

主持人:這個舞蹈就是根據採摘銀耳編排的?為什麼通江人這麼喜歡銀耳?通江的姑娘太漂亮就是因為吃銀耳吃出來的?那你覺得我吃銀耳是不是也會變得更帥呢?

陳婭:

小片3:修了路,那還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怎麼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錢裝到百姓的兜裏那才是硬道理!接下來,范書記的行為叫人覺得反常,先是給幹部們每人發一支錄音筆,他上電視必須原聲播放……他回老家飯桌上還不能有通江人?通江縣裏的當家人,吃飯都不和通江人在一桌,這書記是咋想的?憑這些舉措,就能把通江大山裏的寶貝變成經濟效益嗎? 

廣告+下節提示2——————————————————————————————

小標題:書記説話得記著

主持人:給身邊的工作人員每人買了一個錄音筆?還會去查局長,鄉黨委書記的筆記? 發現大家正在集體聽你的錄音?你怎麼想起來這一招的?看新聞網發現不是你講話的內容?所有的發言稿都是自己寫?

小標題:不把官當官

主持人:你對幹部有7個不允許(7個不允許)?為這個你處理了一批幹部?為馬鈴薯修路要拆違章建築?最後這個局長處理了?有人找你跑官嗎?你怎麼説?我會跑官還當縣為書記嗎,罵跑了?

小標題:打鐵先要自身硬

主持人:你對幹部要求很嚴格,對自己有什麼要求嗎?比如(對哥哥三個要求1不許來通江、2通江的事不能他來轉告,通江人請客不能去)?回到老家,飯桌上不能有通江人?為什麼(有人通過來家的人搞關係)?

主持人:這樣既抓了産業,還抓了幹部隊伍的作風,在你眼裏,大山裏的寶貝變成經濟效益了嗎?還是叫當事人説説?

1、鄭光躍,農技站站長,主要負責馬鈴薯脫毒育種。(産業牛人一組,一起上)

主持人:你叫什麼?綽號鄭土豆?川東北最大的種源基地?國家的有機認證?7月份拿證)不愧是鄭土豆啊!

光躍:

2、牟建中,食用菌種植經銷大戶,是通江縣最大的食用菌培育基地負責人。

主持人:種銀耳幾年了?有多少基地?通江的銀耳有啥出奇的?國民黨時期80塊大洋才買一斤通江銀耳?60年代生病開藥要縣委書記批條才給3兩通江銀耳?前邊説過了那我剛才吃的那桌銀耳全宴得多少錢啊?為啥咱通江的銀耳這麼值錢?種銀耳是不是得有非常高的技術水平才行?縣裏給請了專家?正在研究傻瓜技術?我也能種?怎麼辨別好銀耳?銀耳怎麼作假,在熏制當中?

牟建中:

3、陳詩仁(茶葉加工戶

主持人:你是做什麼的(生産烏龍茶)?還到台灣學了技術?綠茶怎麼就變成了烏龍茶(知識點)?

4、産業能人牛肉乾

主持人:你這牛肉乾就是用空山黃牛做的嗎?有什麼特點?

小片4:書記有底氣,幹部賣力氣!現在通江縣大山裏的那些寶貝,變成了百姓口袋裏的真金白銀,范申華當初規劃的四大産業,現在年産值已經達到了65億!字幕:國家先進性脫貧教育點。産業發展了,范申華的新問題也來了,山區農民政策依賴性強,在新富階層又出現了小富即安傾向,怎麼富而思進,現場觀眾有什麼高見呢?

小標題:集思廣益謀發展

主持人:咱通江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今天,咱們現場的各位父老鄉親集思廣益,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范申華:

觀眾1打麻將自古成風,要為大家辦培訓班,用打麻將的時間學知識,不能光想著等、靠、要。

觀眾2讓農民下山,住在交通相對方便的地方,政府可以扶植一下,這樣既減輕了農民進城的成本,也方便農民做生意。

觀眾3鼓勵年輕農民返鄉創業,現在通江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政府要給他們提供優越的條件,産業發展需要人才。

觀眾4發展旅遊産業,通江的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二,空山還有原始森林,現在的城裏人都喜歡往農村走,我們應該充分的利用我們自己的優勢,有事幹,能賺錢,誰還打麻將!

觀眾5進外面的企業合作,我們的茶葉質量非常好,都是為別的茶葉貼牌生産了,附加值太小,應該增加我們農産品的附加值,如果自己沒有技術就要引進外面的企業合作。

觀眾6提高知名度,我們通江是革命老區,現在全國都在唱紅歌,我們要利用自己的優勢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從而來宣傳我們的農産品。

王凡微博:

1四川人打麻將各個都是高手,要想富首先要戒掉這些習慣,只有自己勤勞了財富才會來!

主持人:范書記,聽了這麼多建議,您覺得這些建議,那一條是目前通江最該解決的問題?為什麼?在你的心中,通江發展成什麼樣子才是你的願望?

范申華:

結束語:崇山峻嶺,一度阻隔著通江經濟的發展。今天,我們看到了通江的父老鄉親改變山鄉面貌的激情與風采,也認識了一位作風硬朗的縣委書記,帶領幹部群眾走出一條特色經濟發展之路。節目最後,我代表欄目組送你一個上網的筆記本電腦,感謝您接收我們的採訪,本期節目內容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參加互動的觀眾將得到海寧先科太陽能提供的禮品一份。下週六晚21:17分,《鄉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