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鄉約 >

古韻石屏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17:1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CN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導:高合瑋

張靜初和她的《花腰新娘》

    2011年5月12日,我和同事從寧波趕往下一站的拍攝地: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聽説張靜初出道的第一部電影《花腰新娘》就取材于那裏。《花腰新娘》描寫了雲南花腰彝族青年的愛情生活,張靜初,就是憑藉這部電影榮獲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就此星途坦蕩。

    影片中張靜初和印小天演繹的花腰民族歌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大呼過癮。高亢悠揚的海菜腔,熱辣激情的煙盒舞,韻味獨特的“鳳舞龍”,讓我神往不已

在路上

    我們到達昆明機場的時候,是5月12日地晚上7點鐘。我們的老朋友龍新主任,已經在機場等我們半天了,接著大家就馬不停蹄地趕往拍攝地。沒想到半路竟然下起了大雨,高速上竟然堵起了車,真是好事多磨呀,正好讓我們欣賞一下夜色中的雲南。

到達石屏縣城的時候,已經是淩晨1點多了。當地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還一直在等著我們,還幫我們準備了大名鼎鼎、熱氣騰騰的雲南米線,感動啊,又冷又餓的我三下五除二就給吃光了。跟同事簡單開了個會,看看時間,淩晨三點半,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話説回來,這種在路上的感覺真好。

拍攝地簡介

    石屏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北部,全縣總面積3037平方公里,轄7鎮2鄉,112個村民委員會,3 個社區居委會,978個自然村。2010年年底,全縣總人口3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0%以上,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以上。

    石屏歷史上重教興文,素有“文獻名邦”和“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的美譽,雲南著名的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先生就出生在這裡。明、清兩代,彈丸之地的石屏成了雲南省唯一的科甲不脫之地,共取文進士65人(其中翰林15人),佔紅河州進士總數的四成,僅次於昆明和大理的進士之數,取武進士11人;文舉人488人,武舉人150人;出貢生760人。文、武舉人中有解元9人,亞元9人,經魁6人。“五步三進士,翰林兩碰頭,秀才滿街走”的民諺在當時的石屏廣為流傳。

吃楊梅比賽開始啦

    石屏境內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立體氣候突出,最高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259米,縣城海拔1420米,四季光照量多質好,雨量充沛,縣域內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宜農宜林,主要作物有糧食、烤煙、甘蔗、水果、蔬菜等。石屏境內的異龍湖屬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石屏物産豐富獨特,素有“豆腐之鄉”、“柑桔之鄉”、“楊梅之鄉”的美稱。石屏豆製品加工工藝源遠流長,早在明朝萬曆年間,石屏民間就利用縣城內特有的天然酸井水點制豆腐。

大夥眼中的石屏人

記得在一次策劃會上,肖東坡老師説過一個人所有的成功,歸根結底是做人的成功。如果要想深入地了解一個地方的性格,得從當地老百姓的性格上入手。雲南省石屏縣的這期節目,我們就先從先來了解一下大夥眼中的石屏人。

     石屏人敢闖。石屏人多地少,一個人只有幾分田,所以很多人都去外面打工,做生意。因此石屏的老闆多。比如有個割茅草起家,現在的資産上億。上百萬的老闆有好幾百個。

    石屏人勤勞。像農村裏七八十歲的老人,自己還要幹一點農活,做一點家務。為了脫貧致富,政府提供技術支持,牛街村的村民們一家一戶都參與進來。你家是五米,我家人多一點,我家修路十米,經常會在野外搭帳篷。

    石屏人聰明。石屏人的聰明表現在很多方面。為啥聰明?打小吃異龍湖的魚,喝神龜井的水長大。一方面吃魚的人最聰明,另一方面吃神龜井水點制的豆腐。在民間的表現,發明了活魚運輸機。

   石屏人悠閒。慢,悠閒。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講究生活質量。一是開店不只是為了賺錢,把賺錢的事情做成一件很快樂、有悠閒的事情來做。二是石屏人不喜歡開車上班,一方面鍛鍊身體,一方面保護環境。

   石屏人睿智。石屏人有眼光,引進外地的楊梅品種,結果楊梅形成一個大産業,原産地再次從石屏來引進楊梅品種。石屏人的睿智還體現在敢做大産業,大項目。石屏豆腐産業和異龍湖旅遊業的發展。

中國原生態歌舞之鄉

石屏縣總人口30.4萬人,其中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以上。依託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原生態歌舞之鄉。

煙盒舞發源於風光秀麗的異龍湖畔,由原始的“踏歌”演變而成。據史料記載,煙盒舞共有200余個套路,有自娛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形式靈活多樣,有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和集體舞,表現內容豐富,有表現青年男女的情愛,有勞動生活場景,有模擬動物形態。煙盒舞不受年齡性別所限,只要會跳願跳,即可參與,直跳到力盡方休。

熱鬧的花腰歌舞

剛會走路就會跳舞的花腰姑娘

    花腰,又稱花腰彝、尼蘇,是彝族的一個分支,人數極少,僅有三萬多人,在花腰山寨,花腰姑娘個個水靈剔透,柔情萬種。據當地人説,花腰人從打會説話起就會唱歌,剛會走路就會跳舞,歌聲之美妙,舞姿之優美,令人驚嘆。

龍是多變的,龍是神秘的,龍是慈祥的,龍是勤勞勇敢的。當美麗的花腰姑娘與龍相遇之後,花腰女子舞龍就開始名揚天下了,花腰女子舞龍隊舞進了北京奧運會、舞進了上海世博會

12個中央“一號文件”

彩雲之南,人才輩出。對於我們電視人來説,做一期節目有著取之不盡的題材和資源,不幸的是,我們的蔣琪導演又一次地病了,不過這絲毫沒有耽誤我們的工作進展,5月12日淩晨1點到達石屏縣,5月13日到5月15日,採訪、採訪加採訪5月15日淩晨完成策劃方案和文稿。5月16日,確定拍攝場地為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明清古州衙。5月17日綵排。5月18日攝製組大部隊從北京來到雲南。

    這次採訪中,感受最深的依然跟《幸福在開遠》的節目一樣,是對於節目主題的把握。在N多次跟我們的主編王凱老師的電話溝通之後,主題明確下來,簡單明了四個字,農民增收。頗有一番撥開雲霧見太陽的感覺。石屏縣政府實施“百村千戶萬元增收行動”,引導全縣30萬農民增收。通過“打造中國最南端高原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打造中國原生態歌舞之鄉”、“中低産林改造”等工作

為此我們兩個小編導專門惡補了一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關於“三農”問題的12個“一號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一號文件”,對迅速推開的農村改革進行了總結,並對當年和此後一個時期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之後,連續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村政策的。這五個“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村改革史上成為專用名詞——“五個一號文件”

    1983年1月,第二個中央“一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正式頒布。從理論上説明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個“一號文件”。文件強調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聯産承包責任制,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産週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即第四個“一號文件”。取消了30年來農副産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産品採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一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個“一號文件”。文件肯定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必須繼續貫徹執行。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作為農業頻道的記者,好好學習一下中央一號文件,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正經事。

感謝

感謝雲南省紅河州委常委、宣傳部長伍皓先生、感謝紅河州外宣科主任龍新先生。感謝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要特別感謝,跟我們一起熬夜加班的石屏縣委宣傳部的各位老師們。

《古韻石屏》嘉賓聯絡方式:

嘉賓姓名:李建陽

社會職業身份:中共石屏縣委書記

聯絡方式:0873-485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