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鄉約 >

《茶花樹下 下張家村》節目文稿及同期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6日 08:5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CTV-鄉約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提要:小村只有300多戶,多年探索茶花指路,品種銷售全國稱冠,百萬富翁家家戶戶。

肖東坡:幹一輩子農民就是模特。

村民1:你看以後……

村民2:我們信息是這樣的……

肖東坡:億萬富翁的手啊……

支部書記全國勞模,發起火來人沒法活,村民説他常常落淚,茶花樹下多少傳説。

村民3:真是叫天天不應。

村民4: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錢瑞華:盲目去花錢。

《鄉約》拜訪浙江,金華下張家村。

主持人:嘿,大夥説剛才腰鼓敲的好不好呀?

觀眾:好。

肖東坡:不是, 我問是我敲的好不好?説我敲的不好,謝謝, 謝謝,這個造型擺的非常好,來, 謝謝,好, 觀眾朋友, 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這裡是由昌河汽車冠名的《鄉約》欄目,我現在呢是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咱們是叫青梅竹馬鄉對不對?沒有竹馬是吧?沒有青梅,青梅不好吃,是竹馬鄉下張家村,我們到這兒一來,就聽説咱們下張家村呀個頂個都是牛人,是不是這樣?

觀眾:是。

肖東坡:跟訓練好的一樣,我先把這個摘了,勒的我肚子疼,來 ,這位大爺,今年多大歲數了?

村民金志萬:65歲。

肖東坡:你敢跟我比比腰鼓嗎?

村民金志萬:我不會腰鼓,我會打太極。

肖東坡:對著大家, 來 ,對著大家,今天給現場的觀眾打上一個太極,來 ,果真不簡單,

再走上三步,就把那位先生推倒了,厲害厲害厲害,你看你總喜歡背對著觀眾,練太極呢,

不僅自己練,聽説沒事還教大家對不對?

村民金志萬:是。

肖東坡:假如今天我要跟你比試比試太極,後果會怎樣?

村民金志萬:後果可能就不可設想。

肖東坡:其實呀太極我也會,你怎麼知道我不是太極高手, 看著,我有一個大西瓜,從中間劈開兩半,一半給他,一半不給他,剩下那一半留給我自己,是這意思吧?

村民金志萬:對, 是這個意思。

肖東坡:謝謝, 謝謝。還真是牛人,一上來找了一武林高手,來 ,那位小朋友,我看好, 早看好你了,過來過來, 來,我剛看著你往嘴裏塞了一塊糖對不對,張嘴我看,帶著這麼大一塊糖,給大夥唱首歌怎麼樣?

村民金茹:好。茶花之鄉。

肖東坡:厲害呀,果真是高手,嘴裏含著糖都能唱的這麼好,如果含著金華酥餅,唱的就更好了,來, 這位大哥,我看你忠厚樸實呀, 過來,幹啥的是?

村民金志春:我是種地的,正正宗宗的農民反正是。

肖東坡:種了多少年地?

村民金志春:40年。

肖東坡:你今年有30歲嗎?

村民金志春:換過來 63歲。

肖東坡:你有63歲了?現在還種地嗎?

村民金志春:種地。

肖東坡:給大夥來上一首種地歌怎麼樣?

村民金志春:陽春三月,肖老師,你慢一點,你看看我,我們見過面。

肖東坡:你蒙我, 你歌唱的好,也不能隨便蒙人。

村民金志春:就在人民大會堂,前幾年, 你信不信?

肖東坡:下張家我可是第一次來。

村民金志春:我有一件東西讓你看看,證明我們倆見過。

肖東坡:要把衣服脫了嗎? 這是?

村民金志春:不脫 ,看看,有照片在這裡。

肖東坡:這人看著挺面熟呀,我穿的也是這身衣服,説明我好幾年沒換衣服了,失敬失敬, 對不起,時間久了真是想不起來。

村民金志春:肖老師, 我們是有緣來相會,明天我要請你吃個飯,你一定要答應我。

肖東坡:但是我有一個更小的小條件, 你看怎麼樣?除了請上我,帶上咱們全場所有人一塊去行不行。

村民金志春:行, 你帶過來。

肖東坡:關鍵是請吃啥呀?

村民金志春:吃金華酥餅呀,很有名啊。

肖東坡:一聽人多,馬上改成金華酥餅了。謝謝, 謝謝, 請坐,來, 那位先生。

村民 呂淮珠:我也來唱兩句山歌。

肖東坡:咱們下張家的,沒有人不會唱歌,全是唱歌高手,還有別的什麼能幹的事不能?

村民 呂淮珠:我能寫幾首歪詩。

肖東坡:我看著你長的就有點兒歪。既然你會寫詩,今天當著大傢伙面,現場做詩, 你看怎麼樣?給我肚子寫首詩,掌聲歡迎一下,其實掌聲起到打擾他思路這麼一個作用,來, 掌聲再歡迎一下,好 ,現在開始。

村民 呂淮珠:一口大鍋, 酒囊飯袋。

肖東坡:啊? 酒囊飯袋?

村民 呂淮珠:好似婦女十月懷胎。

肖東坡:這就三個來月,沒有十個月。

村民 呂淮珠:若要進門, 它先進來。

肖東坡:是, 每次進門都是這樣,它先進。

村民 呂淮珠:滿腹經綸, 詩書自帶。

肖東坡:厲害呀。 下張家果真是高手能人倍出的地方,我來到這兒,我聽説咱們這兒呀有更厲害的人,叫茶花仙子對不對?

觀眾:對。

肖東坡:是不是有茶花仙子, 咱們這兒?

觀眾:有。

肖東坡:來, 讓我們大傢伙領略一下茶花仙子的風采, 來,厲害厲害厲害,來,這造型擺的,瞧瞧,你看,看這腰,看這個兒頭,你説人家茶花仙子到這兒來扭嗒扭嗒,你到這來摻乎幹啥來了?

村民:我是來幹活的。 

肖東坡:到這兒來幹活來了?

村民:對呀。

肖東坡:覺得這地太平了,要把它刨了是不是?

村民:不是, 我們是茶花之鄉,在茶花園裏澆水灌溉,還要除草。

肖東坡:你這個膚色是專門抹的這種顏色對不對?

村民:我是勞動人民,本來就是黑的,太陽曬的。

肖東坡:今天我剛才看你擺的那個造型,非常可愛,今天能不能當著大夥面,再擺一個那個造型,最後那個造型是什麼造型來著, 來,別刨我呀你,擺一個, 好, 定格,你覺得你在模特這行裏還能幹多久?

村民:我們農民也是模特,幹一輩子農民就是像模特一樣,現在社會好了。

肖東坡:幹一輩子模特就是農民,幹一輩子農民更是模特,謝謝各位。剛才我們領略了很多咱們下張家的牛人,包括花仙子,那麼來到咱們茶花之鄉,真正的牛人還是咱們種茶之人,來, 掌聲有請。你這盆花有什麼不一樣?

村民 陳財來:我這盆花它的名字叫迷茫的春天。

肖東坡:家裏只要種上它,到了春天就會感到很迷茫。

村民 陳財來:它的花很漂亮,和紙剪的花一樣的。

肖東坡:看上去像假的?

村民 陳財來:對, 實際上是真的。

肖東坡:我説我剛才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有點迷茫,原來是你端上這盆花。

村民 陳財來:它能夠耐低溫。

肖東坡:沒事把它放在冰箱裏也沒問題?

村民 陳財來:沒事。我們的茶花就是冬天開的。

肖東坡:真的?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對

肖東坡:多少度呀?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零下12度也開,這茶花最冷的時候開。

肖東坡:零下12度都能開?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它一朵花能開到45天到50天,這個寶貴。

肖東坡:來, 我來看看這邊。來, 這是什麼花?

村民 倪瀚光:這個叫黑騎士。

肖東坡:茶花一般不都是紅色白色嗎?

村民 倪瀚光:對。我們這個是黑色的,很稀少,就像肖老師你這個臉,皮膚很黑。

肖東坡:你就説你臉白不就完了嗎,你也不一定非説我臉黑呀。

村民 倪瀚光:你黑是名人,我們這個茶花黑,我們全世界是名花。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黑騎士花的水,像我們寫字的墨一樣。

肖東坡:能黑到這種程度?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你不信,現在就搞個花苞,現在搞個花苞,放你手上,就這樣一搞,它就黑。

肖東坡:我知道了,墨汁就是它生産的。來, 這盆花,明顯要比他們倆要小很多?

村民徐小華:花名叫做情人節,我這個花型大,花瓣多。

肖東坡:你今年多大歲數了?

村民徐小華:我50歲。

肖東坡:你都50歲了,沒事還搗鼓情人節什麼的,幹啥呀?

村民徐小華:這個情人節這個花就是在214日,旺期花開。

肖東坡:要賣多少錢?

村民徐小華:150元錢左右。

肖東坡:一會130元錢賣給我行嗎?

村民徐小華:行。

肖東坡:早知道這麼痛快,我説100元錢好了,這是?

村民 余勇強:這個是新世紀,黃的裏面剛剛育種出來的。

肖東坡:我好像聽説過,十九世紀初有一個英國的曆險家,在中國呆了20年,就要找黃色的茶花, 沒找著,它那個是單瓣的,這個是重瓣的,我聽説到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有個日本人寫了一本書,也是説傳説中有一種黃色的茶花,也沒找著,來咱中國,最後1960

咱們在廣西的大山裏,有人第一次找到。

村民 余勇強:就用那個品種育種出來的,沒有開之前它好像是紅色的,你看了嗎,但是真正開出來,它是有黃色的,黃色的花在我們來説還是很少的,瓣數目前來説還是最多的一個,

而且這個花長勢非常快。

肖東坡:好養不好養?

村民 余勇強:好養。這個東西可好養了。

肖東坡:能開花開多長時間?

村民 余勇強:一般來説,它最早從(去年)八月份開到今年的四月份都有。

肖東坡:多少錢?

村民 余勇強:最貴的時候,我可以賣到四五千元錢。

肖東坡:你便宜點兒賣給我,我不買你們的,對不起啊,還是這個好,咱們這個花是不是家家戶戶都種?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家家戶戶都種。

肖東坡:這花都賣到什麼地方?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很早以前,我們金華的這個茶花之鄉的花,挑著擔子跑遍全中國,中國沒有賣到的地方,我可以説只有15%左右,85%以上都賣到了。

肖東坡:吹牛吧?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不吹, 這絕對不吹。

肖東坡:賣出國去了沒有?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賣到新西蘭、荷蘭 、法國 、好多國家賣了。

肖東坡:關鍵你不用説賣哪兒,賣過多少錢吧?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倪瀚光, 他賣過。

肖東坡:賣了多少盧布呀?

村民 倪瀚光:我們是講歐元。

肖東坡:歐元 ,賣了多少歐元?

村民 倪瀚光:10萬歐元。

肖東坡:什麼時候?

村民 倪瀚光:應該是去年吧。

肖東坡:這麼多年 ,每年都外銷嗎?

村民 倪瀚光:每個國家不同的,包括韓國我們也賣。

肖東坡:家裏有多少歐元了 ,現在?

村民 倪瀚光:歐元, 美元都有。

肖東坡:我就問咱村裏有錢的人多吧?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多呀。

肖東坡:上億的?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我不敢説。

肖東坡:不敢説,説了就有人會打你對不對?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不能説那個話。

肖東坡:上千萬的?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最起碼有十幾戶以上。

肖東坡:你是不是?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我沒有那麼多。

肖東坡:真的假的?咱們現場有沒有上億的?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協會會長 金鳳龍:有上億的 ,姓潘的。

肖東坡:我早看你是個富翁了,隱藏在這兒,隱藏了很長時間了,你先別説話,讓我好好看一看,我看看這個上億是啥感覺,我摸摸你手行嗎,這是億萬富翁的手,這是億萬富翁的耳朵,在你印象當中,茶花是個怎樣的東西?

浙江高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惠孫:茶花我認為一個是觀賞,第二是我們農民老百姓發財之路。

肖東坡:我問你, 打聽個事,這一個億資産是啥感覺?沒事一個億資産回到村裏,那是個啥狀態?

浙江高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惠孫:我們是不忘家鄉本。

肖東坡:大夥看你的眼神,是不是也像我這樣,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呀?咱們現場的,聽我問一下,家産不過百萬的請舉手,連小朋友家産都過百萬,咱這地方太牛了,要怎麼説咱這兒牛人多呢,那麼節目錄製到現在,我要引出一位咱們下張家最牛的人,他呢不僅幹著咱們下張家村的黨支部書記,而且呢業餘時間還介紹成了一百多對(夫妻),關鍵是一百多對(夫妻)到現在沒有個離的,一邊幹著村支書,一邊幹著媒婆,多累呀。因此人家得了全國勞模。來,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錢瑞華,來,有請。

小片:下張家村,位於浙江金華市北郊。兩千多年前乃越國屬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也許這這份歷史的傳承,如今只有376戶的下張家,卻匯集了世界山茶花百分之八十的物種,茶花品種達到400多個,堪稱世界第一。就是靠著經營著1000多畝的茶花,全村年均收入10萬元,那是家家小樓空調,下地有皮卡,進城開轎車。前邊,村裏的牛人咱見了不老少,那村支書得牛成啥樣呢?

主持人:請坐請坐,老錢,來。老錢,幹著村支書同時還兼著媒婆對不對?

錢瑞華:對。

主持人:經你手介紹過一百多對?

錢瑞華:對。

主持人:哎呦,你這手也不簡單啊!都什麼樣的人你有想給他介紹對象的衝動啊?走到大街上一看,哎!這個人,過來過來,我給你介紹個對象。是這樣嗎?

錢瑞華:不不不。

主持人:怎麼才能讓你介紹對象?

錢瑞華:有的是父母不同意了,那我就去了。

主持人:人家父母不同意,你去了能咋辦呢?

錢瑞華:去做工作啊給他。

主持人:怎麼做工作?

錢瑞華:這個小孩很聰明,家裏雖然窮,但是肯定今後會富起來的。

主持人:人家就,那好吧,就同意了。你介紹的年紀最大的對象,到現在為止是多大了?

錢瑞華:要五十多(歲)了。

主持人:五十多(歲)了你都敢介紹?你今年多大?

錢瑞華:我六十多(歲)。

主持人:你六十多(歲)他五十多(歲),你十歲就開始給他介紹?你十歲估計也幹不了這個業務。最近的有沒有介紹成的?

錢瑞華:那是正月初五初六。

主持人:幾月?我聽著是“雞月”,還有鴨月呢?

觀眾:這裡是一月!

主持人:正月?哎對,我要聽不明白的,你馬上幫我翻譯。我現在授你為

本期節目的特約翻譯,只要有不明白的馬上來告訴我。

主持人:你這樣吧,反正你剛才説又雞月鴨月我聽不明白,叫上幾對我採訪採訪。來來來,來站這兒來。你和誰是一家啊?哦,自然而然和他一家。你怎麼能看上他呢你?

嘉賓一:當時我爸媽不同意。

主持人:為什麼不同意?

嘉賓一:我的學歷比我老公高。

主持人:他什麼學歷?

嘉賓一:他初中畢業。

主持人:你呢?

嘉賓一:大學畢業。

主持人:中間還隔著個高中呢!你為什麼要找他?我就不明白……哎呀,你孩子都這麼大了?

嘉賓一:那不是我孩子。

主持人:那不是你孩子,你孩子比她還大呢是吧?

嘉賓一:這是我孩子呀。

主持人:噢,好可愛的小寶寶。然後你爸媽堅決不同意怎麼辦?

嘉賓一:是他姨夫,就是田書記,到我家來做思想工作。

主持人:怎麼做思想工作?

嘉賓一:第一步,我老公的文化程度先跟上去。

主持人:錢書記替他擔保?

嘉賓一:對。

主持人:他將來,我看上去,好像會有點文化的。

嘉賓一:第二步,到我家來做承諾。

主持人:怎麼承諾?

嘉賓一:保證一輩子對老婆好,不讓老婆吃苦,等等。

主持人:聽見了沒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只要是到老丈人家去,如果有困難,馬上寫保證書!來,講講你的故事。

嘉賓二:錢書記好!

主持人:錢書記給我老婆,錢書記見誰都發老婆。

嘉賓二:比方説我爸爸媽媽,我和我老婆,我妹妹妹夫都是田書記介紹的。

主持人:連你爸爸媽媽?

嘉賓二:哎,三代!

主持人:然後你也是?

嘉賓二:我也是。

主持人:你妹妹也是?將來你孩子還得是啊。

嘉賓二:肯定是。

主持人:天吶,錢書記太了不得了!一家一家介紹。來,我看你擺這個造型不錯,有點像幹模特的,倆手一抄,講講你的故事。

嘉賓三:我,我也是錢書記。

主持人:你怎麼結巴起來了呢?説起錢書記嚇成這樣啊?我聽説你老婆她爸她媽是村長是不是?不是,他爸是村長?

嘉賓三:對。

主持人:連村長的閨女你都敢碰啊?錢書記怎麼給你幫這個忙?也讓你寫保證書對不對?我估計你得寫21條。村長的閨女也娶到了家。來,講講你的故事。哎喲,這是你的孩子對不對?

嘉賓四:對。長得跟你很像,看!胖乎乎的小丫頭,好可愛。我覺得我小時候大概就這樣。我聽説你跟他們都不一樣,你呢,是倆人要結婚,錢書記堅決不答應? 

嘉賓四:對。

主持人:是這樣嗎錢書記?來來來,站到那邊錢書記。人家倆要結婚,你憑啥從中作梗不答應啊?

錢瑞華: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情況,所以在金華有碰到過,結婚了,過了幾個月跑掉了,所以我就問了這個情況,堅決不答應他結婚,我要到公安局去了解,了解不到她那個村的情況,找到重慶市公安局。

主持人:公安局找著了沒有啊?

錢瑞華:找到了,找到她家裏。

主持人:的確,確有此人。

錢瑞華:確實沒有嫁過人,就是一個……

主持人:就是一個黃花大閨女!

錢瑞華:哎,對,所以我就叫他們,你們可以了。

主持人:你一説可以了, 倆孩子都出來了?

錢瑞華:你錯了啊,那沒有生孩子。

主持人:呀,好可愛,來謝謝臺上各位,台下就坐。

主持人:你給別人介紹對象介紹的挺起勁,你當年咋給自己介紹的對象?

錢瑞華:我是人家介紹的。

主持人:人家都是你介紹的,你是人家介紹的?

錢瑞華:對。

主持人:當時怎麼見的面?

錢瑞華:訂婚之前沒有見面。

主持人:訂婚之前都沒見過面?一見面就訂婚,倆人眼睛一放電,好了訂婚了!那個時候你多大?

錢瑞華:22歲吧。

主持人:見完了就結婚了唄?

錢瑞華:沒有,去當兵了。

主持人:這個就是傳説中的你媳婦對不對?唱的是神曲對不對?當時你倆見面覺得這人怎麼樣啊?堅決不説,説了能怎麼樣?回家揍你對不對?這都是你培養的對不對?

錢瑞華:農村婦女嘛!

主持人:晚上就是,你是農村婦女記住了。結婚多少年了?

錢瑞華:40年了吧。

主持人:你們之間最浪漫的事? 有沒有浪漫的事?

錢瑞華:沒有,我們農村。

主持人:咱們農村都不浪漫。你們倆之間吵過架沒有?

錢瑞華:吵過。

主持人:能不能講一個故事?為什麼事兒吵過架?

錢瑞華:她買了個裙子,我就打了,打了之後她跑回去了,跑回去她哥哥來了。

主持人:聽沒聽見在座的女同志?都不能穿裙子。人家穿裙子怎麼著了?

錢瑞華:因為農村嘛,我這個思想以前很保守的。

主持人:一看穿裙子你會怎麼想?

錢瑞華:不是農民的人一樣。我就不給她穿,剪掉去。

主持人:裙子都不讓穿,你一剪不就更短了嗎?直接就把這裙子剪了?然後還打了?

錢瑞華:對。

主持人:回家了她哥來了? 

錢瑞華:嗯。

主持人:哥來了怎麼地?

錢瑞華:我説你要喝酒你就喝一碗走,不喝酒你就趕快給我走。

主持人:他哥走了?

錢瑞華:他哥就喝了兩碗酒就走了。

主持人:他哥還喝了兩碗酒,哎喲。關鍵是她哥走了她回來了沒有?

錢瑞華:她第二天回來了。

主持人:第二天回來了,第三天又穿裙子了沒有啊?

錢瑞華:沒有沒有,一直沒有穿。

主持人:就再也不穿了?到今天就沒穿過裙子?現在假如她要穿會怎麼樣?

錢瑞華:年紀大了更不能穿了。

主持人:假如現在她提出要穿會怎麼樣?

錢瑞華:給她穿,形勢不同了。

主持人:現在敢給她穿了?

錢瑞華愛人:時代不同了。

主持人: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現在他同意你穿裙子了?

錢瑞華愛人:我穿的呀。

主持人:啥時候穿的?

錢瑞華愛人:在金華穿的。

主持人:他給你買過什麼東西啊?

錢瑞華愛人:有了,很多了現在。

主持人:你手上戴著這些是不是都他買的?

錢瑞華愛人:他買的多。

主持人:真的?鞋也是他買的?

錢瑞華愛人:全部都是他買的。

主持人:連這個?這個也是他買的?連你都是他買的?

錢瑞華愛人:哎,都是他的。

主持人:哎呀,你老婆真好啊。

主持人:你有個外號,他外號叫什麼?

觀眾:黃牯頭!

主持人:黃色的骨頭是不是?黃骨頭。

錢瑞華:黃牛。

主持人:黃牯頭,就是牛的意思?這外號怎麼來的?

錢瑞華:農村當時比較難養,所以我爸爸媽媽就給我取一個牛一個馬,我是做牛的,我弟弟是叫馬兒。

主持人:他給你起個黃牯頭,這個牛是個什麼意思呢?

錢瑞華:就是一輩子當農民耕田,在家裏種過地,到部隊也是種地。

主持人:就是從小讓你爸把這定位給定住了。那時候家境怎麼樣?

錢瑞華:家裏很窮。

主持人:能窮到什麼程度啊?

錢瑞華:到我同我弟分家的時候,家裏就20多個平方,連那個門都開不出去的。

主持人:連門都沒有?那你和你媳婦睡覺不都讓人看著了?

錢瑞華:那個房門還是有的,我借我叔叔家的出門的。

主持人:那當時咱們村裏是什麼狀況?

錢瑞華:村裏當時也是很艱苦,連電費都交不起。

主持人:那路啊,橋啊都什麼樣?

錢瑞華:橋就是用幾塊木頭、木板那個紮起來。

主持人:那就是橋?那就是當年的咱們下張家村?

小片:1976年錢瑞華轉業回村當了 ,改革開放後,老錢看準了村民房前屋後種著玩的茶花,自己試種銷售發了筆小財。他想讓大夥種,卻沒人搭理,那時候在鄉親們眼裏除了糧食,神馬都是浮雲!可眼瞅著老錢一年比一年賺得多,鄉親們又一窩蜂地跟著種。結果價格下跌全都賠了,鄰村還有人為此自殺。再後來,説一不二的老錢硬是把承包給大家的地收回來,引進外地茶花種植大戶住進村裏種植經營,剛承包到手的土地他老錢要集中分配、舊村改造還要拿給外人去種,這鐵腕決定實施下來,當時曾經真是要多難有多難……,林林總總幾十年匆匆走過。今天,人均收入過十萬,下張家成了名聲在外的茶花第一村。十里八村的村民依舊叫他黃牯頭,這位比牛還倔眼瞅著兩鬢斑白的黃牯頭大夥都會怎麼看他呢?

主持人:你覺得你最大的缺點是啥?

嘉賓:最大的缺點就是脾氣不好,容易罵人。

主持人:你今天會罵我嗎?

嘉賓:那不一定,也會罵。

主持人:要不怎麼説咱們牛人多呢?上來直接威脅主持人。什麼情況下會罵?

嘉賓:比如説村兩委開會十個人,如果一個人遲到了,那我就要罵。

主持人:有沒有吃放的時候飯桌上罵人的?

嘉賓:飯桌上罵人沒有。

主持人:什麼沒有,我聽説動不動把你們的婦女主任在飯桌上就整哭了。那是小菜一碟。我覺得你好像從以上場基本上就是這個臉型。往這一坐就是這樣,肖老師你好。我來聽聽咱們村民都怎麼評價你。講講老錢給你留下最深的一件事。

村民11986年的時候他是在我們金華市茶葉生産廠搞茶葉。那一年我虧了。

主持人:虧了多少?

村民1:那時候虧了七八萬,那個時候七八萬感覺就爬不起來了。

主持人:然後呢。

村民1:第二天下午他騎著自行車到我家來。他説要我跟他一起到金華去收茶葉。學收茶葉還能賺點錢。學了一個多禮拜,他説你一個禮拜學下來也可以了,從明天起你自己收茶葉,賣得光你自己賣,賣不光你給我送過來,我全要。

主持人:還借你錢了對不對?借你多少?

村民1:兩萬。我就從那個時候就賺了錢了。

村民2:我那時候接受計生工作,我們村曾經有一對夫妻在山東打工那時候,兩個女兒生出來要結紮,當時也沒有工作經驗,這個結紮一直沒有結紮掉。當年的年底,錢書記就為這件事情租了車,到山東去,就在這個途中,他的丈人突然去世了。他急得直跺腳,因為我的工作而讓錢書記沒有參加他丈人的葬禮,不能盡孝道,所以我非常的愧疚。

村民3:就是2005年的時候我丈夫出了意外,2004年的時候,醫生宣佈我已經患了絕症,那時候我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就哭著跑到錢書記家裏,錢書記你幫幫我吧,他就二話沒説就幫我這件事。等我丈夫回來的時候,我也沒有什麼禮物帶給錢書記,錢書記我真的太感謝你了,謝謝。

小片:茶花又叫山茶花,早在隋唐時代,皇家宮廷和百姓庭院就有種植,是我國傳統名花,如今,茶花是雲南省省花,還是寧波市、金華市、重慶市和景德鎮市的市花,陸游曾作“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咏嘆茶花,郭沫若亦有“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的詩句。目前世界上已報道的茶花類群23個,其中我國有21個,特有19個。下張家的茶花從幾毛錢一株扦插苗,到幾十萬元一棵的茶花樹,樹涵蓋了不同的市場需求。

浙江省金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蔡健 :政府在做這一塊的時候,我們通過政策的指導,推進我們市農副産品的精加工,深加工,推銷我們金華的農副産品,同事來帶動整體的新農村的建設和農民的致富。

小片:但這火爆的市場能持續多久?《鄉約》現場,村民以“假如讓我干支書,首先幹點啥”為題建言獻策,錢書記會給那些建議進行怎樣的排序?跟村兩委的投票是否一致?當地區長前來參加節目,又能給下張家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下節提示:

主持人:加入現在你是村支部書記?

村民:我要發展旅遊業。

主持人:先把村委大院改成個大農家樂。

村民: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應該加大文化的投入。

主持人:咱們窮得就剩錢了是不是?玩物喪志掙不著錢。

村民:哪有可以玩娛樂界呢?

主持人: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

嘉賓:時間就是金錢。

主持人:村兩委剛才的投票。

嘉賓:一定要堅持我的原則要做

金華市婺城區區長祝倫根:我感覺壓力非常大。

播音:《鄉約》拜訪浙江金華下張家村。

主持人:現場咱們村的村民,問你們一個問題,假如現在你是村支部書記,牛最想幹什麼?你們每個人提的問題,我們都記錄在這個黑板上。

村民:提供農民的技術含量。

主持人:咱們村現在很缺技術嗎?種了這麼多年茶花啥技術不知道?

村民:如果你種了一顆大樹死掉的話那你損失就慘了。

主持人:旁邊那位小夥子。頭等大事是要做什麼?

村民:首先要建立一個信息平臺,還要通過網絡。

主持人:如果你幹村支書,你就得讓咱全村所有的産品都上網?

村民:我覺得還不如培養這個技術問題最重要呢。

主持人:你覺得比上網更重要。

村民:那肯定啊,還是先搞技術。

村民:我覺得是銷售最重要。

主持人:你兩現在有爭議,稍坐一下,旁邊那位我聽一下。

村民:我要發展旅遊業,多搞幾個農家樂。

主持人:就是來買茶花的我也在這住上一個星期。

村民:我們信息做好以後可以為大家多增加收入。東西賣出去有錢了大家才能到你農家樂去吃飯。

村民:那不是這麼講的,旅遊業現在多紅火啊。

主持人:如果你要幹村支書,處處都是農家樂,先把村委大院改成個大農家樂。

村民:我現在只想辦一個苗木大市場,方便全國花商到這裡來採購。

主持人:你覺得這個市場比農家樂重要嗎?

村民:因為現在我們這邊全部都是搞苗木茶花一類的。

主持人:旁邊那位女孩子。

村民: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們村現在缺的是文化,應該加大文化的投入。

主持人:咱們窮的就剩錢了是不是?

村民:對呀。

主持人:玩物喪志掙不著錢。

村民:你要那麼多錢幹嘛?花唄。

村民:沒有錢怎麼能進軍娛樂界呢?有了錢家庭才能和睦啊。

村民:你家庭和睦了,快樂最重要。

村民:我同意建立一個大市場。

主持人:那不用你同意,那就是你説的。剛才這位先生,你有什麼意見。

村民:最好是建立一個精品市場大花園。

主持人:有這個市場會怎麼樣?

村民:銷售渠道一條龍。我們已經有了基地了,幹嘛不再建立一個大市場?建立大市場以後我們十條大項鏈都可以挂在脖子上啊。

主持人:都想那位先生一樣,都是這麼村的大金鏈子。要按你這麼説,我們的老潘,億萬富翁,早該挂二十條金鏈子啦。

攝像王凡:肖老師,新浪微博的網友也參與了這個話題的討論。black陳説在村民富裕了之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説容易自滿,安於現狀等。如何解決之後可能面臨的這些問題呢?

還有小丹丹布蘭妮説要給下張家村找一個形象代言人,讓村裏的茶花和代言人一起走向世界更遠處。

主持人:要找一個形象代言人,知道吧,你老鐵青著臉不適合當代言人。

攝像王凡:網友稀罕啥説,富村最終要的永遠都是教育,不僅是孩子,村兩委班子也要出國學習,開闊眼界,畢竟人才最重要。

主持人:第九條是教育。富村要抓教育。今天我們節目現場來了九位下張家村兩委的人員,對於剛才大傢伙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們已經有了這些答案。現在村兩委的成員,你們每人選一個你們認為最該幹的事,你也看一下啊。

嘉賓:看到了。

主持人:你來做一下判斷,覺得這些事在你看來,那個是最該幹的。前五名。

嘉賓:第一位的在我看來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市場。

主持人:這是排名第一。第二件事。

嘉賓:第二件事就是教育提高技術質量。第三,旅遊,第四就是要解決盲目的樂觀。就是驕傲自滿的事情。第五,網上信息平臺。

主持人:你看看,剛才那位女孩子,要建文化娛樂平臺,你這裡咋就沒有呢?

嘉賓:辦起來也沒有人去,我們這裡現在時間就是金錢,都在忙著賺錢呢。

主持人:你看著是剛才村兩委的投票。假如我問你,如果在你説完之後,村兩委的投票大部分和你不一樣你會怎麼辦?

嘉賓:大家討論成熟了那麼一定要堅持我的原則要做。

主持人:你是先堅持你的原則,然後就成熟了。先看看大傢伙對這些事是怎麼看法。現在辦一個苗木交易市場高票當選四和六,有四票,第二是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剩下是建信息平臺和教育,恭喜你。為什麼要建這個市場。

嘉賓:因為我們現在都靠自己找客戶自己賣,做不大。所以我們建立一個市場,目的就是人家其他地方的花賣不掉,我這個地方還能夠賣得掉。

主持人:不光是茶花?

嘉賓:以茶花為依託。

主持人:行了你建市場的好處不用説了,我已經知道了,建市場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嘉賓:土地,比如説一百畝土地。

主持人:從咱們村裏整出一百畝來不就完了嗎?

嘉賓:我們這裡土地不多,少啊!要政府同意的啊。

主持人:這個事政府還沒同意呢是不是?

嘉賓:我提案已經提了,但是政府還沒有答覆。

主持人:我看你跟我説這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往那邊瞅。想讓區長給咱批這一百畝土地的咱就給他鼓鼓掌。祝區長,這事就等你表態了。

婺城區區長祝倫根:聽到這個掌聲我感覺壓力非常大。這個問題我們帶回去,作為一個課題,政府作為專題的研究。總的來講辦這個市場要上升到區或者是金華市這個平臺來研究這個問題。把我們區裏的花卉苗木整合起來,市場要儘快的啟動起來。剛啟動的時候可能會五十畝一百畝,那不久的將來可能會上升到五百畝,一千畝甚至幾千畝。

嘉賓:謝謝區長。

主持人:你看剛開始一直鐵青著臉啊,區長一説你看樂得,直喘氣。如果讓你來選的話,一二三四五。

婺城區區長祝倫根:如果叫我來選,應該把技術擺到第一位。

主持人:你看到沒,區長跟你的想法一樣,你的境界已經超出了咱們村的層次。

村民:這是我個人意見。

主持人:個人意見代表區裏意見。至於錢書記有沒有啥意見已經不重要了,直接是區領導的意見了。來,現場的觀眾都談談自己的感受。

婺城區人大主任張菲菲:下張家村有一個很好的&&人,有一個好班子村兩委。有一個好的組織花協。作為我們政府要引導好,服務好。花卉苗木的産業。

結束語:黃牯頭、黃牯頭,老錢他爹當年給他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是希望他一輩子植根土地,踏踏實實耕田犁地,今年63歲的老田做到了。一份農民本色的秉承,一路風風雨雨的堅持,換來了今天殷實富足的下張家,兩個字:給力!節目最後我代表欄目組送你一台上網的筆記本電腦,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今天的節目內容我們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歡迎觀眾朋友瀏覽查詢,這裡是由昌河汽車冠名的《鄉約》欄目,咱們下週六晚九點十七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