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鄉土 >

[鄉土]一碗殺頭面(20111019)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9日 14:3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CTV-鄉土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a0f3beab8f1430655cf1596a79f609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農家樂  

>>>>>>進入《鄉土》官方網站  

     陜西省銅川市的玉華村,看上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可是早在1300多年以前,這裡曾經是唐朝歷代皇帝的避暑勝地。雖然現在再也看不到往日繁華的宮殿,但是曾在過去服侍皇帝的那些人留了下來,在此地傳宗接代,也正是因此,一個個傳説,故事以及宮廷技藝被深埋在這個村子裏。唐代禦廚流傳下來的宮廷禦宴到底是什麼樣?大名鼎鼎的唐三藏曆經磨難取回真經後為什麼會因為這裡的一個小水溝而圓寂呢?為什麼村裏有一種面,吃了就會被砍頭?這碗麵的配方又在哪呢?本期《鄉土》走進銅川市玉華村,探尋遺留在那裏的傳奇故事。

    一碗殺頭面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鄉土。今天錄像前我跟我們一位同事為了一碗麵爭執了半天,您聽我跟您叨嘮叨嘮。在我家附近啊,剛開了一間面館,門臉兒不大,可生意看起來是真不錯。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都看見他家的小店爆滿,今天我就跟同事推薦,讓他們去嘗嘗。結果,一位同事聽了以後特別不屑,説再好的面也趕不上他前幾天吃過的被人們叫做“殺頭面“的玉華褲帶面。據説過去一般人吃了一碗這樣的面是要殺頭的,所以被戲稱為”殺頭面“。可有些人寧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也要弄上一碗。這事您説是不是有點懸乎了?一碗麵也至於殺頭?什麼樣的面這麼金貴呢?咱們啊不妨跟著他去看看。  
    玉華村,就坐落在旅遊景區玉華山下,這裡雖然看起來跟普通的村莊沒什麼兩樣,但據説在1300多年前,這裡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避暑之地。一到當地我們就開始蒐羅跟傳説中那種吃了就會被砍頭的麵條的信息。可在村子裏跟老鄉一打聽發現,聽説過的人多,吃過見過的人少。據説這種麵條還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我們想,要了解這玉華褲帶面的事還是得找飲食方面的行家。於是我們便在村裏四處打聽,別説,還真沒辜負我們的一番苦心。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在這村裏有一對廚師兄弟做得一手好菜,關鍵是他們的祖上曾經是在這裡給皇帝做禦宴的禦廚,他們手裏攥著不少祖輩上傳下來的菜譜。想知道這麵條怎麼回事啊,看來找他們就對了。  
    據當地村民們講,這兩位廚師做出來的禦宴可是相當了得,這些東西,在過去可都是專門做給皇上享用的,現在要想吃到,非找他們倆不可。這兩位大廚也真不愧是祖傳的廚藝,不等菜上桌,只是一揭開鍋蓋,就能讓人垂涎欲滴。眼看著這些宮廷美食,就是吃不到嘴裏,這可饞壞了我們的編導,實在是忍不住了,乾脆先嘗上一口吧。   
    因為我們是遠道而來,兩位禦廚的後代特意為我們準備了一桌過去宮廷裏的禦宴讓我們嘗嘗鮮。據説今天所有的菜在過去老百姓一般是觸不到的。比如這肥而不膩的宮廷醪糟肉,香脆爽口的宮廷金錢肉,還有這一開蓋就香氣四溢的開壇香,每一樣菜的原料,在過去都是皇宮裏的貢品。但究竟都有什麼還要保密。有兩道菜在製作的時候我們還被禮貌的請出了廚房,因為人家的製作上有秘密不能外傳。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期待已久的禦宴可以上桌啦。這其中會不會有我們尋找的玉華褲帶面呢?真沒想到,再普通不過的千層餅竟然和大名鼎鼎的唐僧還扯上了關係。不過這唐僧在當地確實淵源很深。  
    據説唐僧從印度取經回來之後,在長安城譯經,因為拜訪他的達官貴人很多,所以向皇帝再三請求來玉華宮譯經。説到玄奘的圓寂,在過去當地還有這樣一個傳説,説歷經千辛萬苦求得真經的玄奘和尚是在這裡的一條小水溝裏淹死的。可大家都不相信一條小水溝能要了這位得道高僧的命。曾經很多人對此有著各種不同的猜測,很多人都想知道玄奘圓寂的真正原因。我們也對此産生了好奇。  
    眼看著菜都上齊了,可我們期待的褲帶面缺不見蹤影。兩位兄弟説,他們做不了這玉華褲帶面。不為別的,是因為他們手頭沒有做面的原料。而且,這種原料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找到。可這玉華褲帶面之所以有名全仗著面裏這種特別的原料呢。  
    (主持人):這可就新鮮了,您説一碗麵條能用到什麼特殊的原料呢?就連兩位禦廚的後代手裏都沒有,看來這東西還真是不好找。那誰能幫我們找到這種原料,這所謂的“殺頭面“我們還能不能吃到呢?還有,我們剛聽説的唐僧圓寂的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咱們廣告之後接著説。歡迎回來,剛才我們説到唐僧在取得真經後,來到陜西省銅川市玉華村一帶翻譯經書,結果因為一道小小的水溝,離開了人世,究竟是為什麼原因能讓曆盡磨難的唐僧因為水溝去世呢?那種傳説中吃了被砍頭的麵條到底在哪呢?  
本以為見到了做禦宴的廚師兄弟,就能找到這碗吃了就會被砍頭的麵條,結果這兄弟倆因為沒有原料而無從下手。不過他們倒是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消息,據説在這村子裏有位姓李的老人家,想知道這種麵條是怎麼回事,找他準沒錯。  
    原來這位老大爺,和唐太宗李世民還是老鄉。因為有可能和唐太宗是同宗同族,所以一談論起這個話題,大爺顯得很興奮,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子自豪。李老爺子是個性情中人,一聽説我們是為了“玉華褲帶面“而來,一股腦的將麵條的事告訴了我們。原來,這麵條是以前專門供奉給皇上的,因為做面的原料十分稀少,而且只有當地才有,所以在過去除了皇上以外,其他的人吃了都會被殺頭。因此也就有了”殺頭面“的説法。但因為這種面的味道特殊,過去還是與人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偷著吃它。現如今吃這玉華褲帶面是不會被殺頭了,不過能吃到的人還是不多,就是因為這玉華褲帶面裏的講究多。  
    上山找吃麵花,在這個季節裏,可謂是大海裏撈針,可誰叫這種花只有這時候才開呢!已經轉完了半座山,連個花影子都沒見到,由於準備不是很充分,此時帶我們的找花隊伍,是又渴又累。要説這玉華山上,寶貝還真不少,又是馬子豆又是營養價值高的野櫻桃。可是這最珍貴的吃麵花,找到現在還是不見蹤影。眼看就要放棄找吃麵花了,結果在下山的路上,經驗豐富的李大爺,一眼就看見了藏在草叢裏的吃麵花,這下可樂壞了我們的編導。最難找的吃麵花,終於被找到了,這下只差玉華水,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在山腳下,我們意外的碰到了兩個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原來這就是與唐僧圓寂有關的那條水溝。看著這麼一條不寬也不算太深的水溝,我們也很難相信唐僧是在這兒被淹死的。難怪會有那麼多人對於這個傳言産生疑問。不過,我們仔細一打聽,原來玄奘被淹死在這裡確實是杜撰,但他的圓寂與這條水溝確實有關。據説,唐僧在這裡除了譯經之外每天都要去禮拜佛像,而且每天都會經過這條水溝,但是由於當時唐僧年邁已高,一不小心摔到了水溝裏,結果摔斷了筋骨,傷了元氣,最後因疾而終。唐僧跨水溝的過程,最終也成了他走完從有形到無形的過程。  
    在得到了唐僧圓寂的真正答案後我們跟著李老爺子直奔家裏。想趕緊嘗嘗這用吃麵花做出來的玉華褲帶面的滋味。可老爺子説,光有吃麵花還不行,我們還得動動腦子,賣賣力氣才能吃上一碗“殺頭面”。您可別小看了這悶環,簡簡單單的幾個鐵環還真就把我們的編導給悶住了。俗話説的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大爺已經幫忙找花了,這打水的力氣活,還是咱自己來吧。只可惜我們的編導沒有什麼打水的經驗,使了半天蠻勁兒,力氣都給用光了。可誰知道一個不留神,差點就讓水井要了命。  
    據當地人講,這口20多米深的老井,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到現在打上來的水,依然甘甜。在過去,要是廚師沒用這井水做面,那可是欺君之罪啊。吃麵花,玉華水,兩樣做御用褲帶面必備的材料,終於齊全了,接下來就等著下面,出鍋了。可是,下面和放吃麵花的順序一定要正確,不然,做出來的面味道就不正宗了。費勁千辛萬苦,終於迎來了吃麵的時刻,這御用的褲帶面,到底是個啥味兒呢?
    (主持人):我們這位編導説,當時他吃那碗麵的時候真是覺著香。不但麵條勁道,麵湯爽滑,吃麵花的那股子清香是他從來沒吃過的。不過他也説了,之所以吃得那麼像可能跟爬了大半天的山餓壞了也有點關係。不過不管怎麼説,非這麼大勁吃了一碗玉華的褲帶面他覺著值。還有,我那天非得讓他去嘗嘗我家附近那家面館的面,讓他説説我是不是在吹牛。好了,中國有多奇,鄉土告訴你。咱們下期節目再見。  

編導:張博     攝像:岳偉哲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鄉土
  • 殺頭面
  • 陜西
  • 銅川
  • 玉華村
  • 農家樂
  • 搜索更多鄉土 殺頭面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