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山清水秀這是人們對南方典型的印象,但是在我身邊流淌的卻不是一條普通的河流,提到在這條河上發生的戰役,熟悉歷史的人無不津津樂道,猜出來了嗎?這是赤水。但是咱們今天不談四渡赤水,而是要為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這裡的魚!
在赤水河中生長的上百種魚類中,這種體型側扁的魚也許過於尋常。它,頭小略尖,體背青黑,模樣略顯溫婉,但就是這種魚卻有一個嚇人的名字--中華倒刺鲃。
遵義市農委水産站副站長 田景全:中華倒刺鲃,也叫清波,它體型細長,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背鰭前段皮下長有一根倒刺。
別的沒看見,但脾氣不大好是肯定的。它們生長速度快,最大個體可以達到25公斤。
記者:看了半天,這魚有點像草魚,又有點像鯉魚,難道是混血,您可不能亂猜,中華倒刺鲃,那倒刺在哪呢?瞧,專家給我介紹説,很久很久以前,這可是抵禦天敵的武器,現在雖然退化了,這也算是人家的一種低調方式吧!
身背利器,卻不露鋒芒其實完全是進化的結果。不過中華倒刺鲃這種底棲性魚類,平時確實很少在水面露頭,除非被釣上來。它們更喜歡水下湍急的所在,水流能夠刺激它們的性腺分泌,對繁殖很有幫助。
貴州赤水市農牧局 王局長:在赤水市境內有兩條主幹流,還有370多條小溪流,水資源非常豐富,再加上豐富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中華倒刺鲃的生長。在赤水河中華倒刺鲃的數量佔整個魚類數量的37%左右。
儘管現在是捕撈季節,然而捕撈野生中華倒刺鲃卻非常辛苦,收穫也十分有限,所幸好的賣價是個不錯的安慰。
漁民:我們淩晨三點就出發,上午九點才回來,也就是三四十斤,四五十斤,賣50元一斤。
中華倒刺鲃作為長江上遊珍稀魚類,價格高些無可厚非,可如果説這種魚和當年紅軍四渡赤水都能扯上關係,是不是有點太不尋常了。
村民:我聽我舅娘講,紅軍四渡赤水的時候,她救了兩名紅軍傷員,把他們藏在山上的窯洞裏,沒吃的,就只能從河裏打魚,又一次捕了一條十七八斤重的清波,弄魚湯給傷員吃,結果很快就復原了,它對紅軍還是有功的呢!
2005年,“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在赤水做了重新劃定。為了保護中華倒刺鲃,遵義市水産繁殖場目前年生産魚苗300萬尾。 每年放流80萬尾。
記者:中華倒刺鲃加上中華這兩個字就了不得了,就像中華鱘和中華白暨豚一樣,那是中國獨有的。所以好的資源就得好好保護,可是光保護也不行啊,市場有需求,需求量一大,這不就産生矛盾了嗎?
赤水是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近年來遊客人數不斷攀升,給魚類消費市場帶來壓力。但是對於這位已經實施船體網箱養殖的王大哥來説,就不算個事兒了。
養殖戶:我實行的是金屬船體網箱養殖。
養殖的中華倒刺鲃,生長速度快,2兩的魚苗投下去,一年就長到一斤半到兩斤。然後18元一斤批給飯店,飯店則按每斤80元定價。
採購商:來的人多嘛,我們早上5點多就來拉魚,平均每天500斤左右,有的時候還需要1000斤,不夠就讓他們送過去。
採訪:我們的利潤三萬斤就是三四十萬。
除了網箱養殖,當地還在小溪流進行流水養殖,在稻田實行稻魚共生,每年養殖中華倒刺鲃達到50萬公斤。
記者:在赤水,想吃魚簡單,你説吧,在船上吃還是在岸邊的飯店吃,都有美味的魚宴凡是有魚宴的地方就少不了中華倒刺鲃,所以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消費者:我是重慶來的,我們在下游,他們在上遊,魚更新鮮啊,魚湯很鮮,很短的時間就煲出來了。
遵義農委水産站副站長 田景全:味道很鮮美,蛋白質含量佔17.3,脂肪5.1,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
養殖中華倒刺鲃成本不高,水溫在22--28攝氏度左右就可以養殖,由於有著很好的口碑,它還遠銷重慶成都昆明市場,這可讓漁民得到了實惠。
赤水市農牧局 王局長:因養殖中華倒刺鲃的收入佔到漁民全部收入的40%以上。
記者: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讓中華倒刺鲃充滿魅力,看來把這個産業做大做強指日可待。四渡赤水作為現代軍事史上的著名戰役,已經成為歷史,那麼未來中華倒刺鲃在全國的成功推廣會不會成為赤水的又一個經典案例呢!
首播: CCTV-7 07月21日 21:47 >> CCTV-7直播入口
重播: CCTV-7 07月22日 13:22 >> CCTV-7點播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