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持人】歡迎收看科技苑。“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這是白居易寫的這首詩中,描寫的就是每年夏收時的情景。現在,我國的小麥主産區都先後進入了夏收時節。今年的夏糧的收成怎樣?各地在小麥後期的管理、收穫中有些什麼新鮮事兒呢?從今天開始,我們科技苑欄目將為您播出系列節目:《夏收壟上行》。我們的第一站將前往河北省的吳橋縣。
【解説】徐志恒是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的種地能手,他種植了200多畝小麥。5月份正是小麥的灌漿期,也是小麥生長的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決定著小麥産量的高低,所以徐志恒幾乎每天都要到地裏轉一轉,看看小麥的長勢。可就在前些日子,徐志恒突然發現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東西。
【採訪】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小麥種植大戶 徐志恒:你看現在已經打了一遍藥,底下原先最厲害的時候就這樣。
【解説】在我國北方麥區,小麥一般在5月初就開始開花抽穗,這個時候呢,灌漿期也就開始了,而蟲害也往往是在這段時間發作。今年因為雨水偏多,小麥長勢比較好,群體也比往年大一些,但是專家説正是因為土壤濕度大,小麥群體大,也給害蟲創造了適宜的生存環境,所以今年的蟲害比較多,特別是蚜蟲成了北方麥區的第一大蟲害。
為了防治蚜蟲,徐志恒已經打過了治蚜蟲的藥,其它地塊都挺好,唯獨這塊麥田蚜蟲有點氾濫。為什麼這塊麥田裏還有這麼多的蚜蟲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正是小麥灌漿長麥粒的時候,蚜蟲這麼多會影響小麥的産量。徐志恒趕緊打電話給小麥專家,讓他們來看看這到底是咋回事。
匆匆趕來的人就是徐志恒請來的專家,他叫魯來清,是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的副站長。
【採訪】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你是什麼時候打的藥?
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小麥種植大戶 徐志恒:五月十五六號吧 。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我看你這治蟲的效果差,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時間噴得晚了;再一個你噴藥的濃度,你用的什麼農藥?
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小麥種植大戶 徐志恒:敵敵畏 吡蟲啉,兌點樂果。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這都是合適的,就是時間晚了一點。要是提前上3到5天效果肯定好。
【解説】聽了專家這麼一説,徐志恒才想起來,這塊麥田當時因為人手不夠,晚噴了幾天藥,沒想到晚了這麼幾天,蚜蟲就在這塊麥地裏面氾濫起來了。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像這種情況要是蚜蟲治不好,直接影響小麥的産量。原因是什麼?因為它直接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這個蚜蟲要是危害嚴重以後,出現什麼情況呢?葉片形成一種黑層,形成黑層以後光合作用就下降了。一下降以後灌漿速度就慢了,慢了籽粒就不飽滿,千粒重就上不去了。
【解説】千粒重也就是一千粒小麥種子的重量,它是預測小麥産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蚜蟲多了,像這樣密密麻麻地附著在葉子和莖稈上,它們就會吸食小麥植株的養分,而且吸食以後葉子過早地衰亡,影響了小麥的光合作用,小麥沒有充足的營養供應,就不能很好地灌漿,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也就變小了,産量自然會下降。
【解説】徐志恒慶倖自己及時發現了這塊麥田裏的蚜蟲情況,他想要治住蚜蟲,防止向別的麥田擴散,就要馬上打一些治蚜蟲的藥。可是專家又在其它的麥地裏面發現了新問題。這回不是發現了蟲害,是在一塊麥田裏發現了零零星星的白穗子。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這個病是全蝕病,你看它沒有籽粒。
【解説】全蝕病也叫根腐病,是由於小麥的根係受到真菌的感染,導致腐爛壞死。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根腐病是怎麼樣的呢 就是根部你看腐爛 也叫根腐病 它從根部就出現問題了 造成上部死亡。它就是因為根部腐爛了,上面的麥穗沒有營養了?維管束被破壞了,不能往上面輸送營養了,最後整個植株全部死亡。
【解説】 維管束是小麥植株往上輸送營養的通道,通道被破壞了,缺了營養,植株很快就會死亡,死亡了還哪來的産量。一株兩株死亡了問題不大,要是成片死亡危害可就大了。
【採訪】
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小麥種植大戶 徐志恒:去年有吧?少 。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這塊地就嚴重,白穗子比較嚴重,這個原因一個是種子本身帶病,再一個是土壤兩個原因造成的。
【解説】在徐志恒的這塊麥田裏,只有這一小部分發現了患病的小麥,其他地方並沒有出現。種子都是統一買的,看來種子的原因可以排除。那麼造成發生根腐病的原因就可能是土壤裏感染了這種病菌。感染病菌也跟今年土壤濕度大也有直接關係。濕度大,病菌繁殖快,造成根係腐爛。根係一腐爛也就阻斷了養分的輸送通道,結果只能是小麥枯死。
【採訪】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估計這才開始發生。
河北省吳橋縣前李村小麥種植大戶 徐志恒:現在打藥還管用不?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現在打藥只能起個限製作用,不能再繼續蔓延了,但是對於死亡的已經沒什麼作用了,類似這種病就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解説】發白的小麥已經死了,但是為了防止病菌傳染給別的小麥。這時還是要打一些殺菌的農藥,保證病害不再蔓延,對還沒有發生病害的小麥起到預防作用。
有了蟲子要打殺蟲的藥,有了病害要打殺菌的藥,專家還説,給小麥打藥時還有一件事要兼顧著,不能忽視,那就是預防幹熱風,那什麼是幹熱風呢?
【採訪】
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幹熱風就是簡單説就是西南風3-4級。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王志敏:溫度在30℃以上,空氣的濕度小于30%。
【解説】三四級的風,氣溫超過30攝氏度,這樣的天氣在北方夏季很常見,可為什麼小麥種植戶對它卻要嚴加防範呢?原來這種風對人沒啥大影響,可對小麥的産量影響非常大。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研究員 魯來清:小麥在30℃以下,在一定濕度溫度條件下才能灌漿,到那時候就影響它的籽粒灌漿了。
【解説】灌漿期在小麥整個生長期裏也就那麼三十多天,這段時間葉子經過光合作用産生的營養物質,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麥粒裏頭,麥粒一天天變得飽滿起來。而幹熱風呢,一般會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這段時間出現,這個時候呢正是小麥的灌漿後期,麥粒還不到最後成熟收穫的時候。
【採訪】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王志敏:幹熱風一來了以後,又幹風又大,溫度又高,所以很快地就高溫逼熟,逼著你成熟,後期的葉片很快就會早衰就衰亡,後期衰亡本來還能夠灌漿,灌漿35天,幹熱風一來它沒有那麼多時間了,很快就枯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