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曾經發展了一大批喬化密植蘋果園。這種喬化密植在早期的確豐産,不過到了七八年以後就開始鬱閉,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改造措施,樹冠就會逐年增大鬱閉。老教授認為,要解決鬱閉,那就得對喬化密植7年生以後的蘋果樹進行技術改造,讓蘋果樹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能見光。
技術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對過密的果園實行間伐。一棵作永久株,一棵作臨時株。臨時株在保證結果的同時慢慢削弱它的生長勢,為永久株讓路。一般七八年以後臨時株就可砍伐淘汰。間伐只是打開了樹與樹的間隙,為了能充分見光,蘋果樹的樹型也要發生大變化。由原來的主幹形變成了高光效的開心形,這就好比給蘋果樹動了個大手術,就是要打開樹體內部糾纏不清的枝枝杈杈,果農形象的把這個成為給蘋果樹“摘帽子、卸膀子、脫裙子”。
“帽子”是蘋果樹多年來形成的大樹冠,頭頂先扣上了帽子,下層見光量肯定要少。為了讓厚厚的樹冠變薄?就需要摘掉帽子,逐年落頭。兩三年後將樹高由3.5-4m降到3m左右。
“膀子”是蘋果樹中乾上過密的大枝,它們你遮著我,我遮著你,越往下越沒光,所以一定得卸掉這些膀子。逐年鋸掉這些大枝的同時,還得去掉那些干擾光線的小枝子:背上枝不要,背下枝不要,不成花的不要,交叉枝不要,逆向枝不要。
“裙子”是最下層的三大主枝就是,也要脫下來。這樣原來的三四層大枝就鋸得只剩下中間一層。可脫掉的裙子明明是蘋果樹的大主枝,蘋果樹種了多少年,主枝就長了多少年,這樣的大主枝咋能説鋸就給鋸了呢?果農們開始擔心起來,很多果農們都覺得,大枝多,才能多挂果,尤其是傳統樹型的這三大主枝更是他們的命根子。因為從開始種植蘋果園,一直講的是五大主枝,底下基部三大主枝,上面兩個主枝。而按照老教授的方法,現在就成上面一層主枝了,果農們怕産量、效益上不去,不敢鋸。
這時,老教授講了鋸除下部三大主枝的科學道理:雖然原來的教科書裏講,三大主枝將來的産量要佔全樹的70%,但是在形成鬱閉的果園中實際根本達不到這個産量,有的甚至已經沒有産量,而且下部大枝消耗的養分是最多的,用土話講就是“光吃飯不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