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四川簡陽的某養鱔大戶就碰到過一次這樣的事,大刀闊斧收購回來的六百多斤野生黃鱔,剛運送到家就出現了黃鱔大量死亡的現象。有的黃鱔腮部發紅,特別是腹部,可以看到整個腹部都是出血發紅的,基本上通過十多天養殖就剩下一百斤左右了。經過診斷,養殖戶發現死亡原因就是因為黃鱔得了發燒病。
原來黃鱔還會發燒!問題就出在存放和運輸上。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黃鱔擠在密閉的水箱裏,長時間高密度存放,沒換水。黃鱔雖然屬於魚類,但是沒有鱗片,身體光滑有很多的黏液。黃鱔對溫度極為敏感,10度以下、30度以上都會停止吃東西。在存放或運輸過程中,如果密度高,水量少、天氣又熱的話,黃鱔分泌黏液的速度就會加快,釋放熱量並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溫升高,這些粘液要是不及時排除,黃鱔可就受不了了,不長時間就會出現鰓部發紅、肛門發紅、全身充血的症狀,最後窒息而死。
科研人員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兩公斤水裏面加入4公斤的黃鱔,水溫是23度,可是經過5個多小時,可以看到水溫達到了33度以上。如果超過32度以上時間稍微一長,黃鱔就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因為,發燒病很難治療,沒有特效藥,而且發病率高,容易導致死亡,只有通過在選苗期預防,嚴格把守進苗這一關了。現在很多養殖戶有經驗了,總結出一個簡單的黃鱔識別方法來避免這種發燒病:就是把長時間把頭浮出水面,而且反應不靈敏的黃鱔淘汰掉。
像集市上的黃鱔絕對不能作為種苗收購,這些黃鱔大多來源不明,隱患非常多。因為不知道黃鱔是怎麼捕捉來的,更不知道捕捉的農戶是怎麼存放的,這樣的黃鱔收回來如果發燒了,就很難養殖。所以相對保險一些的做法,就是直接從捕捉的農戶手裏收購,但也決不能大意了,像外表有傷痕的、腐爛的、出血的、身體綿軟髮燒的等等,只要是覺得不對勁,一律都不能要。
更多資訊編輯短信FT發送到10663355訂閱《科技苑》手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