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CCTV2013年度三農人物中南片區尋找之旅——走進鄭州 |
CCTV2013年度三農人物中南片區尋找之旅——走進鄭州,來自廣西的農民發明家汪大汪(右二)成為唯一直接晉級人選 |
央視網消息(劉登亮報道)11月23日晚7點,中國農業銀行杯CCTV2013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尋找身邊的三農人物走進河南鄭州,開啟中南片區尋找之旅。中南片區的四位候選人分別是:當代“大禹式”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河南省水利一局職工陳建國;創造割膠産量紀錄的海南膠工魏梁愛;與大地為伴、與農民為友的湖北省安陸市植保站站長周小賀;廣西創新型農民發明家汪大汪。最終來自廣西的汪大汪成為本場唯一直接晉級人選。
繼10月30日華北片區推介活動圓滿結束後,三農人物尋找聯盟的大旗傳遞到中南片區媒體手中,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和全國百家媒體組成的尋找聯盟覆蓋全國,尋找力度大大增強,傑出三農人物候選人不斷涌現。這裡面既有各大片區媒體的推薦,也有群眾的熱心推舉。本著三農人物的推介標準“責任、創新、引領、奉獻、影響”,經歷層層篩選,最終四位候選人走入鄭州現場,接受三農尋找團嘉賓奧運冠軍高敏、2009CCTV年度三農人物河南鄉村女教師李靈和2012CCTV年度三農人物河南農大小麥專家郭天財的提問、點評。
錄製現場滿滿的感動、熱淚、掌聲。陳建國,河南省水利一局南水北調方城段6標項目經理,為了澤被後世的南水北調工程,全身心撲在工地上。長兄抱憾離世,他正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慈母撒手人寰,他也正在工地上奔波操勞。當七旬老父纏綿病榻,他又作出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決定:將父親接到工地,帶著老父修幹渠……在他的帶領下,開工較晚、地質條件最複雜的方城段6標被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樹立為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的標桿單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號召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向陳建國同志學習,他本人也因“獻身、負責、求實”的精神入選“2012感動中國”候選人名單,榮獲2013年度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來自海南省八一總場金川農場八隊膠工魏梁愛,是個身高不足1.5米、體重不到35公斤的壯族“小女子”,卻創造了16年累計産膠150.5噸,為國家創收25.96萬元的奇跡。最高的一年,她産膠19.5噸,平均割株2735株,畝産173公斤,為國家創造財富的同時,創下海南省墾區個人産膠最高的農墾“吉尼斯記錄”,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農墾創建50週年功勳人物、“産膠能手”等榮譽稱號。
已故的湖北省安陸市植保站站長周小賀的家人和同事,在錄製現場幾度哽咽,生前周小賀每年開出逾千份“藥方”,精準治療農作物的疑難雜症;每年近百次站在“講臺”,無私給近萬農民傳經送寶;屢獲省市科研大獎,堪稱湖北省植保領域“權威”——31年如一日地堅持做好一件事,與大地為伴,與莊稼結緣,與農民為友,不論風雨,從不間斷,是農民心目中的可親可敬的真英雄,不幸的是今年8月2日,周小賀在農業抗旱和病蟲防治一線連續奮戰多天后,倒在了他摯愛的植保崗位上。
最後與大家見面的是來自廣西的創新型發明家汪大汪,汪大汪18歲中學畢業後,隻身一人到廣州打工,從簡單的機床學起,車鉗電焊,對每一個工種都認真學習,一年下來,不到20歲的他便掌握了機械加工的熟練技能。1997年,放棄了年薪8萬的工作,考取了廣西工學院,成為了機械自動化的一名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做機械改造,憑藉精湛的技藝在當地小有名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在2007年,把所有資金和精力投入到農用拖拉機的研發中。歷時3年,傾盡家産,經歷多次失敗,終於在2010年發明出萬向折腰四驅拖拉機。這種看似普通的農用拖拉機,非常適合南方農村複雜的地形,能爬山、能過河,還能挑擔子,是像水牛一樣的神牛拖拉機。還能與越野車一同參加拉力賽,一起穿越崎嶇山路、泥濘蔗田和山地河道。
四位候選人憑藉他們突出的個人事跡,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走上“三農人物推介活動”的舞臺,彰顯了新時代三農事業發展的新風貌。他們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成長經歷,也懷揣著不同的夢想,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精神——無私奉獻、堅忍不拔。作為尋找團成員高敏表示“他們這些三農人物從事的職業不同、年齡不同、來自的地區也不同,但是他們具有共同的閃亮點,這就是他們的奉獻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創新精神。”
經過九年的不斷發展,CCTV三農人物推介活動顯然已經超越了一場單純的推介活動,其所宣揚的三農人物時代精神,已經為其注入豐滿的血肉。在反映當下農民精神新風貌的同時,也攜手各省媒體與嘉賓們,一起將三農人物的時代精神傳承發揚。當下,適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也再次吹響了改革的號角,“三農”的發展迎來了又一次重要機遇。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一幅幅願景展現在人們面前,鼓舞廣大三農工作者的鬥志和熱情。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三農人物的引領下,三農事業必能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