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他是中國矮化荔枝種植的探索家,創新了荔枝“矮化、密植、早結、豐産、穩定、優質”的栽培技術,並在全國得到了推廣種植,他就是被譽為“中國荔枝大王”的廣東省荔枝專業技術研究會理事長葉欽海。
二十多年來,葉欽海探索農民自辦新型農場致富的新方式,從最初的20畝荔枝園,發展成為如今的12000畝集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和綠色農業旅遊于一體的“葉海”生態園,實現了自辦農場的“三級跳”。他的成長道路,代表了一代傳統農民向新興職業農民以及農民企業家轉變的軌跡。
第一跳:
荔枝專家試水自辦農場
上世紀80年代末期,葉欽海憑著多年四處拜師求教學到的荔枝樹嫁接知識,改進了荔枝樹傳統的栽培方法,研究出“矮化、密植、早結、豐産、穩産、優質”的栽培新技術。按傳統的方法一畝地種12株荔枝樹,而葉欽海卻能種到100株;傳統栽培方法一般要八九年才能挂果,他試驗的方法3年就挂果了。他試驗的二十畝荔枝樹畝産達到450公斤,比當時全省成年挂果樹的平均畝産提高了200公斤。
改革開放初期,不滿足於空有一身技術的葉欽海開始創辦起自己的農場。農場創辦兩年,葉欽海就獲利20萬元,這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數字。按照一般的推算,十年的承包期滿,葉欽海就可穩穩獲利100萬元。當時就有人勸他把錢存銀行,自己吃利息享清福算了。葉欽海卻決定要“孤注一擲”,將20萬元全部押上,大幹一場。“幹出成果才能惠及鄉里鄉親。”這是葉欽海的原話。就這樣,他憑藉創新的栽培技術,種植矮化“妃子笑”3年挂果(傳統需要8至9年)且連續5年豐産穩産,第四年畝産高達1016公斤,實現歷史性突破。這項技術引起國內外同行高度關注。在國內外客商參觀過程中,來自以色列、泰國等地的專家稱,葉海荔枝科技園創造的荔枝矮化密植早結豐産穩産技術是世界荔枝2000多年的傳統栽培方法的驚人突破。
第二跳:
農場生産引入“品牌”
葉欽海前進的步伐並沒有就此停止。上世紀90年代初,他與廣州市科委、市林業局、花都區政府等部門協商,聯合創辦一個佔地一萬多畝的特大農場———廣州中華荔枝園,葉欽海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這是一個高標準的集種植、生産、科研于一體的生産單位,又是一個規模宏大的荔枝生産商品基地,因此,研究和提高農場附加值迫在眉睫。此時的葉欽海從市場需求和農場資源綜合利用出發,開始了食用菌開發的行動。大家熟知的菇類食品在廣東十分暢銷,廣東人愛吃菇類,特別對草菇情有獨鍾。在荔枝園內套種草菇,這是葉欽海的一舉雙得的一個設想。因為菇渣是最佳的有機質肥料,它可使荔枝樹結出優質荔枝,次質荔果落地發酵後同樣是草菇發育的有機食品,“新型草菇城”與“萬畝荔枝城”之間的補充,使葉欽海擁有了一個優勢互補的高標準、規範化、立體化、雙效益的“兩城互為”的生態大環境。
發展新農場,品牌效應是葉欽海的另外一個追求。他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的荔枝多數是糯米糍和妃子笑,妃子笑是惠州的好還是增城的好?糯米糍和妃子笑到底有什麼不同?一般消費者並不清楚。這是因為經營者沒有把品牌效應融入市場,消費者看不到東西南北牌子往哪去?而葉欽海把牌子工作做在産品上市之前,他申請國家、省、市等相關專家論證,給他的荔枝註冊了“葉海”牌商標。葉欽海説,有了品牌,荔枝生命線的産業鏈有了落足點,才可以從管理上進行規範;如果沒有品牌,大家都叫妃子笑,互相壓價,到最後只能是“傻笑”,甚至笑不出來了。
註冊品牌後,“葉海”牌荔枝行銷到北京、上海、大連等城市,甚至走出了國門遠銷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第三跳:
單一生産轉向綜合開發
隨著荔枝産業日趨成熟,葉欽海沒有滿足於荔枝事業的成功,他看到了生態科技農業的廣闊前景。2001年,他將原來的廣州中華荔枝園改為廣州葉海生態園,由單一荔枝生産逐步拓展為綜合性的生態農業科技企業。
生態園並不是一時拍腦袋決定的。早在荔枝城建立初期,從套種草菇開始,葉欽海的腦海裏就形成了生態園的想法。
城市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沒有時間停下來享受綠色。在107國道與廣州市花都區山前旅遊大道交叉路旁,距離白雲新機場15公里,距離京廣鐵路獅嶺路火車站只有5公里的葉海生態園為匆忙的都市人提供了寧靜的棲息地。這個依山伴水萬畝生態園,已經成為休閒度假的好場所。
目前的廣州“葉海”現代農場型生態園已開發優質荔枝、龍眼5000多畝,魚塘1200多畝,有年産3萬頭瘦肉型肉豬、120萬隻肉鴨、130萬隻肉雞的大型綜合畜牧場。有佔地2500平方米自動調控低溫脫水荔枝龍眼加工廠,現在還在興建一個1200畝高標準的優質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