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要想種洋蔥,鹼灘找葸鑫”。在鹼灘鎮普家莊村,不少農民跟著當地有名的“洋蔥大王”葸鑫種植洋蔥,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嘗到了規模經營的“甜頭”。
4月18日清晨,天剛微微亮,甘州區鹼灘神龍洋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葸鑫就開始忙碌了,匆匆吃過早飯,把家裏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就開車出了家門,直奔合作社的育苗溫室。
“今年,我流轉了周邊農戶的215畝土地,加上自己的60多畝,總共280畝地全部種洋蔥,如果市場行情好的話,除去成本少説也能收入七八十萬。”葸鑫一邊查看洋蔥種苗長勢一邊説:“這12座溫室總共培育了250萬株洋蔥苗,出苗率不錯,完全能夠滿足今年的種植需要。”
説起自己種洋蔥的“歷史”,葸鑫心裏別有一番滋味。2000年以前,鹼灘鎮普家莊村農民收入主要靠種植大田玉米和小麥,增收渠道狹窄。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讓葸鑫深深體會到:單純種植傳統作物已沒有多少增收空間,為什麼不引進種植一些高效經濟作物呢?抱著這樣的想法,葸鑫在農閒之餘總是到周邊縣區、鄉鎮了解掌握農業種植情況,還經常到外地考察農産品銷售行情。
據葸鑫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一些來自東北的洋蔥販子落戶張掖和酒泉一帶發展洋蔥種植,以每噸300元的價格收購本地洋蔥。“那時候,我們本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而1畝地的洋蔥就能賣1000多元,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文數字。看著周邊的農民靠種洋蔥富了起來,一家家買回了大彩電、蓋起了磚瓦房,我真的有些‘眼紅'”葸鑫動情的告訴記者。
2000年,葸鑫義無反顧的開始種植洋蔥。當年,他先在自己的70多畝耕地上進行試種,結果喜獲豐收,洋蔥收入是傳統農作物的2-3倍,他成了全村的暴發戶。可觀的經濟收入讓村民有些坐不住了,紛紛上門找葸鑫種洋蔥,於是,在他的帶領下,村民開始調整種植結構,種起了洋蔥,並於2006年7月發起成立了甘州區鹼灘神龍洋蔥專業合作社。
市場是一把無情的雙刃劍,在帶來豐厚收益的同時,也潛藏著一定的風險。2007年,就在葸鑫擴大種植面積,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由於當年洋蔥行情不好,葸鑫賠光了從2000年到2006年種植洋蔥的全部收入,還欠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債臺高築的葸鑫本打算再也不種洋蔥了,然而,鄉親們期待的眼神和自己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又鼓起了種洋蔥的信心。
“儘管這些年洋蔥的市場價格起起落落,但總的來説,洋蔥的種植效益還是不錯的,我是賺多賠少,不然,我哪能開得起小轎車。”葸鑫指著開了10多年的“213”吉普車笑著説。
2008年,葸鑫綜合分析市場前景,在鹼灘鎮普家莊村大面積推廣“訂單洋蔥”,當年畝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一時間,跟著葸鑫種洋蔥成了周邊農戶最要緊的事, 葸鑫也因此被群眾親切的稱為“洋蔥大王”。
談到自己的洋蔥“種植心得”,葸鑫告訴記者:“洋蔥種植效益之所以不太穩定,市場行情是一方面,粗放種植也是導致效益不佳的重要因素,以前,農民種洋蔥總是隨便把種子撒在地裏,自從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洋蔥種植的行距、株距都有了嚴格規定,還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和技術指導,洋蔥産量提高了,效益也就有保證了。”
“去年洋蔥收入不錯,給兒子在城裏買了一套樓房,今年聽説農民買汽車,政府也給補貼,我打算到秋天再買一輛30多萬的小汽車。”葸鑫告訴記者。2012年,又是一個洋蔥豐收年,葸鑫種植的洋蔥畝均産值達到11000多元,合作社社員地力差的耕地每畝也賣到了7000多元。嘗到“甜頭”的村民種植積極性也進一步提高,周邊上秦、三閘等鄉鎮的農民也紛紛加入到了合作社,入社會員達到160多戶。
在洋蔥種植過程中,葸鑫的合作社不但為社員提供種苗,還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實行訂單收購。2013年,合作社洋蔥種植面積達到500多畝。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倡農民發展家庭農場,今後,我會進一步壯大專業合作社隊伍,擴大土地流轉面積,爭取當一名家庭農場主。”談到今後的願望,葸鑫信心滿滿的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