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致富殿堂 >

貴州羅甸移民從事網箱養魚 生活奔小康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18日 08:2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的貴州羅甸縣紅水河谷,距離縣城40公里的紅水河茂井碼頭一大早就變得熱鬧起來,漁民們把一個個網箱拉至岸邊,收網、裝箱、過秤、裝車……幾小時後,能拉6噸鮮魚的專業運輸車就被裝得滿滿噹噹。

  “一早上賣出去4網箱2萬多斤魚,收入超過15萬元。”羅甸縣茂井鎮八達村布依族農民王惠勇站在碼頭上,與一同出售鮮魚的漁民一邊算賬,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説。

  5年前,王惠勇是八達村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一家四口有3畝耕地,年收入不足6000元。因為紅水河上遊龍灘水電站的建設,他所居住的村子成了水庫淹沒區,全村400多戶2000多人成為庫區移民。一時間,他和所有村民要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家園,生存和發展成為他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

  2007年,隨著庫區的建成,幾戶外鄉人來到八達村利用良好的水質發展網箱養魚,王惠勇看到了商機,拿出政府補償的8萬多元移民款也做起了水産養殖。在政府部門的扶持下,他的養殖規模從小到大,年産活魚超過3萬斤,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如今他已成為總資産超過百萬元的養殖大戶。“現在的生活與種地時相比有了天壤之別。”王惠勇説。

  在當地政府的鼓勵和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移民加入到水産養殖行列,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目前我們合作社共有漁民54戶,每戶一年都能賺10多萬元。”羅甸縣天泰漁業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王丕應説,合作社實行統一魚苗、統一飼料、統一銷售,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降低了漁民養殖成本。合作社還與貴州最大的水産品承銷商簽訂了協議,不僅解決了銷售問題,還利用其擔保從銀行貸款3000多萬元擴大了養殖規模。

  羅甸縣農村工作局副局長魏祥雲介紹説,龍灘水電站建設形成了377平方公里的水域,其中羅甸庫區有近80平方公里,可大面積發展水産養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已發展水産養殖戶360多戶,其中90%以上是庫區移民,2012年水産品産量近萬噸,産值上億元。“縣農業部門每年都會請來養殖專家對漁民進行集中培訓,開展技術指導,確保産品質量安全。”魏祥雲説。

  村民變移民,移民變漁民。從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上逐步走向規模化水産養殖的移民正在實現著他們的“小康夢”,越來越多的移民不再為教育、醫療、住房發愁,富裕起來的漁民開始將眼光放的更為長遠。

  許多漁民説,羅甸庫區生態良好、水質乾淨,這裡養出的草魚、鯉魚、長吻鮠、叉尾鮰等肉質鮮美,品質好,受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市場歡迎。希望政府部門能在流動資金、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品牌推廣等方面進一步給予幫助和支持,以增強漁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聚焦三農
  • 農廣天地
  • 生活
  • 567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