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由於家庭貧困,練偉文14歲就輟學在家務農,最終選擇了種植紅肉火龍果。
“一兩天不來田裏看一下,我就會覺得不舒心。”來自三鄉白石村岐黃村的練偉文笑道。50來畝地上,火龍果很快就會挂果進入豐收期。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練偉文十分謙虛:規模還不夠大,還需要更加努力。
作為三鄉鎮2012年度的“創業之星”,練偉文的創業訣竅並不複雜。在他看來,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努力學習開拓就是跨過一道道坎的不二途徑,這也讓他從一個火龍果的種養白丁成長為專家。
不退縮一畝一畝嘗試克服種養困難
小時候,由於貧窮,練偉文年僅14歲就輟學回家務農。在他的工作表上常常列了一串:看過牛,學過廚藝,當過客車售票員、司機,跑過出租車,拉過海鮮批發,開過個體小商店……
2005年,一個機會讓練偉文接觸到農業。當時,村裏決定將一批山頭承包出去,練偉文和另外幾個朋友一合計,決定承包下一些林地。2005到2008年間,他和友人先後承包三合村、岐黃村山林600多畝,除了原本就存在的桉樹之外,他又嘗試種植沉香20多畝,綠化樹木等20多畝。
山林的管理並不難,但很快考驗練偉文的時候到了。2009年開始,他在竹溪村承包了30畝農田地,決定開始種植新興熱帶紅肉火龍果,“剛開始是因為朋友種了,感覺效益還不錯。”
但剛剛進入這個行業,一系列的困難就擺在了眼前,“此前從來沒有種植過火龍果,只是白紙一張。”他説。實際上,資金籌措、計劃規劃、基礎建設、水電路徑、組織勞動人員選種,生産、病蟲害技術及田間管理一股腦擺在了眼前。
與樹木不一樣,紅肉火龍果要“嬌嫩”得多。一開始,練偉文種下3萬株火龍果苗,但3個月後,他卻傻了眼:7000多株苗蔫死在田裏。
“那個時候我也沒有退縮過,只是一門心思地想,無論多困難,一定要搞好。”他説。
沒有技術、經驗,他就“纏”上了一些種植火龍果多年的種養戶,聽取他們的意見。回來後,又在自己的田地一畝一畝地進行嘗試,最終找到可以控制的辦法,“後面才發現,原來是感染上菌了,因為我剛開始種下的時候沒有對土地進行消毒殺菌。”練偉文説。
經過了三年多的嘗試,如今他已經輕鬆地掌握了火龍果種植、開花、結果、除蟲等種養技術和規律。
不言累開花期加班到深夜
走上正軌之後,練偉文又多承包了20多畝土地。種養得法,再加上火龍果開始進入豐收期,這50多畝火龍果的産量正在大幅度攀升:第一年,畝産1000斤不到;第二年,畝産已經有2800—3000斤;今年,預計畝産可以達到3500—4000斤。
在創業的過程中,練偉文堅信“勤奮耕耘”四字。儘管基本掌握了火龍果的種養技術,但他並沒有閒下來。每天早上五六點鐘便早早起床,隨後他要趕到田裏給工人分配好一天的工作。
“田裏每天都有變化,所以不能放任不管。”他説。
如果碰到火龍果的開花期,他則還要加夜班。“火龍果一般是在晚上八九點鐘才開花,第二天天亮前就謝了,所以只能選擇在晚上為它們授粉。”他説。
據介紹,在開花時,練偉文一家人和工人就必須在忙碌到深夜:一般情況下,他們從晚上8點多開始上“夜班”,往往要忙碌到第二天淩晨兩三點才能收工。這樣忙碌的夜晚,往往要持續十余天,每年約有4個月需要加班。
目前,練偉文考慮得更多的已經不是田裏的事情,他將目光放在了銷售上面,“今年的大環境比較差一些,火龍果豐收,但價格、銷量估計都比去年要差”。
對於農業來説,拓展銷路才是持續下去的關鍵,因此,練偉文也沒少在銷售上想辦法。“這個時候,就要去拜訪一些老客戶,再給一些新客戶派名片,爭取更多的客源。”他説。接下來,除了廣州江南批發市場等大市場,三鄉、板芙、坦洲等也列入了練偉文的開拓表。
不滿足“多條腿走路”瞄準農業旅遊
這兩年來,練偉文也帶動了自己在三鄉、板芙等地的幾位朋友種上了火龍果。“我一般會建議他們從幾畝、十幾畝開始種,先學習如何種植,以後再看情況慢慢擴大規模”。
從事農業創業三年多來,儘管困難重重,但練偉文仍然從中收穫了許多,“一是改掉懶散等壞習慣,二是讓我更有幹勁。”每當面對著連片的火龍果地,練偉文就像看著辛苦養大的“孩子”,充滿了欣喜,他燃起了讓它更好的衝動。
目前,練偉文與友人承包的山林已有600畝,另有紅肉火龍果53畝,魚塘3畝。火龍果預計可以達到10萬—12萬斤的收成,總收入預計可以到50萬元。
但他並未滿足於此。考慮到火龍果在銷售上的風險,未來他也考慮“多條腿走路”。在他的規劃裏,手上的幾十畝林地還要重新種上經濟作物,目前初步準備種上沉香樹。此外,他又買來種植葡萄的書籍加以學習這也是他考慮拓展的經濟作物。
除此之外,他還瞄上了農業旅遊,希望能吸引一些自駕遊客或單位前來燒烤、摘果,延伸農業的內涵。
“還需努力認真學習農業技能,管理知識,拓展銷售渠道,將更安全更優質綠色健康産品推向市場。”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