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李俊
過去多年的快速發展,令中國的大豆壓榨産能嚴重過剩,不到50%的産能利用率不僅限制了這個行業的再發展,也使得國內的豆粕價格高企。這種局面有望在未來得到改變,而改變的方向則是尋求將豆粕出口至東南亞。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最新報告,中國有望取代南美,成為豆粕出口東南亞的主要國家。目前中國大豆壓榨工業的使用率還不到50%, 只要加大目前的行業能力,中國將能滿足區域需求,為中國的大豆壓榨行業提供顯著的成長機會。果真如此,中國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大豆供給的爭奪,西方的壓榨工業將被迫開發新的市場或索性關閉。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對豆粕需求大大增加,並且逐漸成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佔2012年全世界豆粕貿易的20%。”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 Pawan Kumar稱,“到目前為止,東南亞地區主要依賴南美國家的進口,而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來滿足其需求。然而,如果從中國進口豆粕,則可以節約20%的運輸費用。”
在過去兩年中,中國的豆粕相對美國沒有什麼價格優勢。但是,荷蘭合作銀行認為有三種情況可以改變現狀,並導致豆粕市場的地域重組。
首先,中國的加工商可以低價爭奪東南亞市場。這也將提高中國壓榨行業的使用率,將有利於該行業提高利潤。在此情況下,相對於從美國出口豆粕到東南亞,從中國出口變得更有競爭力。
其次,如果中國政府和亞洲國家其他政府一樣,正式允許豆粕出口作為再出口而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那麼中國將更為強大。
最後,印度在2011年為東南亞提供了170萬噸豆粕。但是由於國內動物蛋白行業和油籽生産的發展,荷蘭合作銀行認為印度可能將減少對東南亞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