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七團三連,當人們提起紅棗種植戶史有成都會豎起大拇指。
以前的史有成一點也不懂紅棗種植、栽培、管理的技術,加之連隊土壤條件差,雖然平時沒少下工夫,可到年底一算賬,每年都虧損5、6萬。
“我種的紅棗,到了收穫的季節,是要産量沒産量,要質量沒質量,而且一年下來還落下5、6萬元的欠款!”史有成説,那段時間,他愁得整晚整晚睡不著覺。
史有成不信邪,就主動向連裏的種植大戶高海軍“求教”。一有空閒時間,就到他家和地裏現場“取經”。史有成經過多方求證後,總結出了自己虧損的原因。“我們這土地土質鹽鹼化現象嚴重,水肥不足。”於是,他開始小格田灌水泡鹼,又購買了優質的羊糞、雞糞和油渣等有機肥追施到棗園中,對酸棗苗全部嫁接優質良種駿棗、灰棗。
史有成為儘快掌握紅棗管理技術,積極到連隊的農家書屋借一些有關紅棗種植的書籍和光盤,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習。並通過團、連兩級&&到兄弟團場和連隊觀摩學習別人的先進棗樹種植管理技術。
通過史有成的辛勤勞作和科學管理,逐漸掌握了管理紅棗的技術,對水肥的控制、花期前後的修枝抹芽、環割環剝和保花保果等技術要領,紅棗産量逐年攀升。2011年紅棗産量15噸,每公斤14元出售,收入達20余萬元。2012年,史有成60畝紅棗産量每畝300公斤,實現翻一番的跨越,他的紅棗口感好、光澤度高和顆顆飽滿深受內地的客商的青睞。
“我又沒什麼文化,但我知道,種植紅棗想獲得高産,必須加強學習,掌握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嘗到甜頭的史有成積極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