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3月15日,正值陽春三月,田埂上、農舍邊,春光無限明媚,桃李爛漫花開,記者在陽日鎮寺灣見到了李國仁,一個正在養雞場忙活的中年漢子。
整個養殖場坐落在開闊向陽的郊外村莊,隨著飼養員畫著弧線般散落著飼料,雞群迅速分散,沿著飼料排列的軌道聚集到一起,盡情享用著美味。
待1萬8千羽雞進食完畢,李國仁才放心的走出雞舍。
“蒲公英花嚼著真香”,李國仁漫不經心的咂了一口隨手拈來的蒲公英花,滿足的信步在田間小路上。聽聞記者想了解養雞場的情況,李國仁打開了話匣子。
陽日的養雞場只是李國仁三家養雞場中的一家,主要養殖本地品種土雞。在松柏、新華,李國仁還有兩個自己的養殖基地。
關於李國仁的經歷,他總結概括了這麼一句話“我一生從未離開過農業”。83年李國仁在房縣良種場工作,90年進入林區,在堂坊一帶開辦養雞、養豬廠。03年非典時期,外地雞肉不能進入林區市場,李國仁飼養的土雞銷量大增,短短數月凈賺20萬。去年,他投資100多萬在陽日、新華開設了養雞場。陽日的養殖場主要養殖本地土雞,現已開始正常銷售,平均每十天出欄6千-1萬2千羽肉雞,年銷售額超過800萬,凈利潤超過100萬。新華的養殖場是李國仁與新華鎮政府、新華林場共同合作推進的地方保護品種“白羽烏雞”的繁育養殖項目,目前仍在培育階段,現有種雞1萬2千羽,預計今年春節前第一批烏雞可出欄上市。他的産品除了供應林區市場外,還銷往省內和陜西安康地區。
始終堅持自繁自養,自種選育,隔離傳染源,在極大保護了雞群免受外地疫情傳染的同時,傳統散養的模式更讓土雞保持了最原始的味道,這是李國仁從不擔心銷售的最大原因。
除了是養雞大戶,他還是松柏一家農家飯莊的老闆。用雞糞施肥種植的蔬菜天然無污染,用無污染農作物加工飼料飼養的豬,再自己加工風乾熏製成臘肉,這讓李國仁的農家飯莊始終秉承自然樸實的農家特色,如此一來,生意自然做得有聲有色,單是經營農家飯莊,李國仁一年也可凈入20萬。
李國仁説,近年來幹養殖的人不在少數,但能夠始終堅持幹養殖的人卻不多,幹這行吃苦受累不説,一場瘟疫就足以讓一個養殖戶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嚴重的甚至傾家蕩産,為什麼這麼多年我能生存下來?不是別的,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規避風險,做到最好。很多時候面對困難,與其怨天尤人,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掌控自己。
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李國仁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在林區開設家禽批發市場,讓松柏的老百姓都能夠花最少的錢品嘗到神農架本地的土雞。
即將結束採訪,李國仁告訴記者,他從小幹養殖,一直有自己的夢想:憑著一雙手,在做好養殖業的同時,逐步思考,擴大規模,帶動生態農業産業鏈發展,最終發展成為神農架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的典型模式。
記者手記:整個採訪過程,記者並未刻意提問,只在自然的交談中撲捉採訪信息,他談話的內容無不與農業相關,他懂農業愛農業30年來從未離開過農業,他就是帶著夢想幹農業的養雞大戶李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