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05年時,黃振明還是惠州市博羅縣一家商業銀行的職員。一次偶然的投資機會,讓他最後放棄了幹了10多年的固定工作,轉身投向了現代農業的創業中。
在此後的8個年頭裏,黃振明和他的夥伴們品嘗過失敗,經歷過二次創業,曾激情北上打入北京市場,一步一步,他們慢慢掌握了這個市場的規律,開始收穫成功的果實。
文/供圖 南方日報記者 劉俊 惠州報道
300多萬一下打了水漂
第一季??
“剛開始搞農業的時候,並沒有現在這樣有長遠眼光,只是覺得那麼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拋荒了,怪可惜的。”黃振明告訴記者,至2005年的時候,博羅縣農村的一些勞動力大量涌入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務工,許多農民都不願意種地。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黃振明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沒有人種地,將來大家都吃什麼?他和幾個中學同學聊天的時候,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大家一合計,準備將拋荒戶手中的土地承租過來,搞一個規模幾百畝的農場。在當時來説,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許多人都不看好他們的這種冒險行為。
最後,黃振明等7個人通過合股,開始了發展農業産業的計劃。大家通過籌資和向銀行貸款,籌集到了300多萬元資金,其中銀行債務就承擔了100多萬元。
“當時還沒有‘土地流轉'這個概念,只是一戶一戶的上門跟當地農民做思想工作,希望能夠承租下他們拋荒掉的土地。”黃振明説,那一年,他們一共承租了700多畝土地,選擇種植惠州最具特色作物甜玉米。
當大家正準備甩手大幹的時候,沒想到2006年初夏的百年一遇洪水,一下衝垮了他們最初的夢想。因為沒有種田經驗,他們承租的許多農田都是內澇田,經洪水浸過後,玉米的産量大打折扣。再加上開拓市場的經驗和能力不夠,最後只能讓玉米爛在地裏,沒有人去收穫。
就在這一年時間,地租和人工投入就耗掉了100多萬元,看似簡單的農業種植業,讓黃振明和他的夥伴們血本無歸,債臺高築。與黃振明合作的另外6個夥伴選擇了離開,但他自己毅然地堅守下來。他相信,只要長期堅持,發展現代農業這條路一定可以走得通。
企業保底收購讓他心裏有了底
第二季??
近日,記者走進了黃振明位於博羅縣楊村鎮金龍大道塘角村的農場,一個規劃整齊的成片綠色農場展現在記者眼前。“剛接手這片地的時候,並沒有像今天這樣規整,很多地方都是高低不平,許多土地分散在各個農戶手中。”黃振明説。
2007年,在吸取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黃振明開始認真選擇承租的土地。一看地塊所處的交通條件,二看土地所處位置是否容易發生洪澇災害,三看抽水灌溉等條件。經過實地考察後,他看準了博羅縣楊村鎮和柏塘鎮兩片大面積的土地。
之所以讓黃振明有信心再次進行創業,是因為他與周邊的一家農産品加工企業簽訂了協議,對方答應以0.6元/斤的保底價格對他種植的甜玉米進行收購。
他認真估算了一下,即便全部按照這個價格賣給這家企業,還可以保持微利。而當時甜玉米在市場上的零售價為1.5元,如果有部分産品能夠直接進入市場賣出高價,他就有盈利的可能。
仍吃不準農業産業水深的黃振明,再次著手承租土地的工作。經過丈量土地和簽訂合約後,他這次一改當初的做法,準備將土地進行大規模推平整理,並按照需要建設灌溉渠道,從長遠考慮農場的發展前景。
“按照每畝300元的投入計算,當時在這一塊的投入就有40多萬元。”黃振明説,他又聯合了博羅縣當地另外6個夥伴,一口氣承租了1300多畝土地種植甜玉米,並成立了博羅縣廣大甜玉米專業合作社。
壓在黃振明心頭的另一件比承租土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打開甜玉米的銷售市場?黃振明説,最後激發他北上尋找市場的激情,還得益於農業部門對他這樣的種糧大戶資助的10萬元經費。
三上北京終於打動了農業集團老總
第三季??
2008年,黃振明租種的甜玉米開始有了穩定的回報。一年種植三造,每造的收成都較為穩定。可就在這個時候,市場的風險時常給他敲響警鐘。只有走出去才有出路!
他將思考的重點放在了北方。惠州的甜玉米種植在廣東有較長的歷史,中國的甜玉米種植大概70%在廣東,廣東的甜玉米大概70%在惠州,因此惠州的甜玉米在省外有一定的名氣。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北方無法有新鮮玉米上市的時候,廣東的玉米廣受歡迎。
在惠州當地農業部門的指導和牽線下,黃振明先後三次趕往北京,與國家農業龍頭企業超大現代農業集團取得了聯絡。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黃振明最後用誠意打動了超大集團的負責人,並力邀他來廣東惠州進行考察。
2008年10月,超大集團負責人親自來到博羅縣進行考察,雙方最終達成協定。由超大集團以約1.2元/斤的浮動價格收購博羅縣種植的甜玉米,而黃振明的農場每個月供給超大的甜玉米就有數百噸。
借這個機會,黃振明還在北京建立了甜玉米冷藏庫,通過適當的供需調整,穩穩地佔住了北方市場,並有了一定的定價話語權。
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一畝地一造産甜玉米約1800斤,一年可以種三造,一年可收穫5000至6000斤甜玉米。他自己每年種植的甜玉米在2000畝左右,一年除去成本後,每年可以賺三四百萬元。
打造農産品名牌
■收穫
在黃振明等人的帶領下,博羅縣甜玉米專業合作社由最初的7個農戶發展成現在的263戶,農戶遍佈博羅縣東部7鎮,甜玉米種植面積發展到1.2萬畝。
黃振明告訴記者,專業合作社中,農戶的種植面積最少也有四五十畝地,一般都在70畝,而他本人是種植面積最大的甜玉米種植大戶。
“專業合作社的最大職責,就是負責産品的統一包裝,統一註冊商標,和統一對外銷售,並通過自檢等方式,確保産品的質量安全。”黃振明説,這樣有利於對産品質量的管理和對外推介,為許多農戶解決了賣難的後顧之憂。而專業合作社通過收取0.02元/斤的管理維護費,作為機構的運行經費。
如果説,2007年組建成立博羅縣甜玉米專業合作社,是“城市農夫”們的第一次抱團,那麼,去年博羅縣12個專業合作社聯合組建的聯社,則是第二次抱團。
“雖然我們的甜玉米種植進入到一個穩定回報的階段,但還是感覺到,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最缺少的還是資金和人才。”2012年6月,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博羅縣的甜玉米、番石榴、水稻、茶葉、甘蔗、葡萄、荔枝、蔬菜等12家專業合作社率先聯合在一起,成功組建了廣東省第一個專業合作聯社。
這樣一來,博羅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質的提升。聯社的組建,既節省了辦公成本,也增強了農戶走市場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打造自己的農産品品牌。
大學畢業將近20年的黃振明,已由銀行職員成功轉型為“城市農夫”。在他的頭頂上,也有了新的稱謂——全國糧食生産大戶、全國十大合作社功勳理事長、全國農村青年致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