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曹茸
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該從何入手?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民。可以説,新型農民是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單元和細胞,培育新型農民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關鍵所在。”浙江省寧波市農科院副院長馬榮榮代表説。
成立於2005年的安徽省滁州市綠園蔬菜專業合作社,去年實現銷售額1600萬元,社員收入5~8萬元,雖然辦得紅紅火火,總經理胡大明代表卻不無擔憂地説:“我只有初中文化,大部分社員文化程度也不高,特別像我們這些合作社&&人急需充電,要不怎麼繼續帶領農民致富?”
“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合作社發展的瓶頸。”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倣代表經過調研後認為,合作社創辦主體80%以上是農民,合作社農民成員佔95%以上,文化素質、經營管理、開拓市場能力相對較低。近年來,有一些合作社逐步萎縮或倒閉,人才短板問題不容忽視。
為此,宋心倣建議,要在陽光工程等培訓中,注重加強合作社人才培養。在有關大專院校設置合作社專業,或在大專院校開設進修班、專修班,為合作社定向培養人才。同時,鼓勵和支持大學生領辦、創辦合作社。
代表們普遍認為,農民是農業生産力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其他要素必須通過農民才能在農業生産上發揮作用。沒有新型農民,那些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農業資料、科學技術只能成為擺設。
那麼,新型農民該如何培養?
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莊文忠代表認為,種養大戶、農場主、合作社&&人是三類最主要的新型農民,首先要對其進行認定,然後對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培訓、什麼樣的扶持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制定教育培訓規劃,實現中短期教育相結合、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安徽種糧大戶徐淙祥代表一語道出農民心聲:“我們村5000多村民,雖然地處平原地帶,農民還是‘打工為主,種地為輔'。如果農民有技術,能實現規模化種植,就能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農民的技術從哪來?就得靠教育培訓啊!”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代表認為:“要想引導合格的農村勞動力成為職業農民,首先要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通過增加種糧補貼、完善社會管理等,讓他們安心務農,同時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確保他們的收入高於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