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城市種菜劉愛萍 農民轉型變市民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21日 08:5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榆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隨著神木縣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南部鄉鎮進城務工的農民逐年增多,他們的生活也隨著進城的腳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麻家塔辦事處西沙農民工特色農業小區裏的農民工劉愛萍,就是進城後由農民轉變成“市民”的典型。

  今年43歲的劉愛萍來自神木縣萬鎮西豆峪村,和父輩一樣繼承了傳統職業——務農。1984年,只字不識的劉愛萍和毛虎虎結為連理。婚後的日子很拮據,夫妻二人僅靠7株棗樹維持生計,辛苦一年僅有300元的收入。為了讓小日子過得寬裕些,劉愛萍夫婦開始大力種植棗樹,到2006年,她家的棗樹從最初的7株發展到2400多株,年收入也從300元增加到5萬元左右。

  在小農之家,夫妻兩人辛勤勞作,贍養老人,撫養孩子,日子平靜而幸福。但是種植棗樹也有很大的風險,收入並不穩定。

  2007年,村裏多數人已外出打工,劉愛萍夫婦並沒有隨著大流走,而是將村裏外出打工戶的棗樹地租過來管理種植。可劉愛萍萬萬沒有想到,天公不作美,一場持續降雨讓即將豐收的紅棗全部爛在了地裏。辛苦了一年不但沒有見到利潤,反而賠了1萬元。這次失敗,讓她對靠天吃飯的生活非常絕望,加之孩子上學問題,劉愛萍決定和村裏其他人一樣進城打工。

  2008年初,劉愛萍全家人滿懷希望踏進縣城,但無一技之長的她只能去工地幹體力活。一年下來,夫妻二人最多能掙4萬多元,除去日常生活開銷及房租,所剩無幾。生活的壓力讓劉愛萍有了自主創業的念頭,她常常想,其他人進城都幹些什麼?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

  閒暇時,她就四處打聽、留意,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項目。一次與老鄉偶然碰面,她得知在麻家塔辦事處西沙農民工特色農業小區裏,有好多農民在那裏搞種植,收入還不錯。一番話讓劉愛萍蠢蠢欲動,她實地多次走訪後,決定在這裡承包50畝土地,開始創業歷程。

  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可是資金怎麼辦?租地、建大棚、建溫室、買種子、買化肥,哪樣不需要錢?這些年一家人省吃儉用才攢下2萬元,但2萬元怎麼可能建起大棚種植蔬菜呢?就在劉愛萍覺得無望時,神木縣婦聯主動聯絡到她,給她貸了8萬元的無息貸款,她又與親戚朋友借了4萬元。2009年年初,劉愛萍夫婦在麻家塔辦事處西沙農民工特色農業小區承包了50畝土地,修起了1個溫室、9個大棚,搞起了蔬菜種植。

  “剛開始搞種植,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技術不到位,效益也不好。”劉愛萍説,雖然在農村也種植一些蔬菜供自家人吃,可現在畢竟是以種植蔬菜為生,技術稍有失誤,管理稍有差錯,就會血本無歸。為此,劉愛萍夫婦虛心向其他種植戶請教種植管理技術,還專門聘請技術顧問進行現場指導。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也從2009年的2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12萬元。

  在劉愛萍的黃瓜大棚裏,一根根毛茸茸、開著黃花的黃瓜挂滿蔓間,長勢喜人。“黃瓜兩天採摘一次,一年僅這個黃瓜大棚收入就有3萬多元呢!”劉愛萍自豪地説,這些蔬菜讓她找到了自信心。她告訴筆者,每天採摘下來的蔬菜,在當天晚上10點前必須到神木縣水龍市場排隊銷售,有時候會一直等到次日七八點才能賣完,這意味著一個晚上都不能睡覺。雖然苦了點兒、累了點兒,但劉愛萍説自己覺得踏實、溫暖。

  為了進一步壯大自己的蔬菜種植基地,2010年,劉愛萍夫婦聯合小區內5戶種植戶成立了神木縣富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技術指導和産、供、銷一條龍的生産經營模式,有效幫助了種植戶的創産與增收。

  “剛開始搞種植時,只種茄子、西紅柿、辣椒、小白菜、空心菜等一些普通的蔬菜,合作社成立後就開始嘗試種植金水菜、小茴香、苦菊等特色蔬菜,下一步我準備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種植更多的特色蔬菜。”劉愛萍滿懷信心地告訴筆者。

  在麻家塔辦事處西沙農民工特色農業小區裏,來自神木縣南部鄉鎮的63戶居民靠種植大棚蔬菜為生,每年每戶的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他們都像劉愛萍一樣,從農村走到城市,懷揣夢想開始創業,並走上了致富道路,他們種植的蔬菜也漸漸成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來,神木縣南部鄉鎮大量的農民工舉家搬遷進城居住,他們依靠縣上的惠民政策搞起了第二、第三産業,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也逐漸成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可以説實現了由農民向“市民”的轉型。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聚焦三農
  • 農廣天地
  • 生活
  • 567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