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致富殿堂 >

軍官創業故事 張建國回鄉率眾致富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21日 08:4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大學生創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1年前,張建國走出太岳大山,投身綠色軍營,在南疆邊陲守衛26年。

  5年前,身為正團職幹部的他為國分憂,放棄安置機會,與妻子一起選擇留在廣州自主創業。

  兩年前,已在商場上小有成就的他,在許多人紛紛離村進城發展的潮流中,作出令人意外的選擇——把紅火的生意交給妻子打理,告別了繁華都市,隻身回到大山深處魂牽夢縈的村莊,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挑起新農村建設的重擔……

  因為他的回鄉,昔日一盤散沙的村子發生了可喜變化——甘甜的自來水嘩嘩流進家裏,平坦的道路在村子四週環繞,村委會有了嶄新的辦公室,核桃林、養殖園和雙孢菇養殖等致富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貧困的“疙瘩”正慢慢解開,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應邀返鄉

  “不為謀利、不為謀官,是為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讓咱村改天換地!”

  ——主人公語

  2007年,離開軍營的張建國,有了更多時間陪伴老父親。這年8月,他特意陪82歲的老父親回到家鄉東下莊村消暑,彌補多年沒在床前盡孝的缺憾。

  村裏住了一段日子,張建國體驗到了返鄉樂趣,但他的心情並不舒展:山外世界日新月異,可村裏和自己當兵走時差不多,吃水艱難,房屋破舊。一畝地年收入二三百元,除此之外,鄉親們再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張建國心裏很不是滋味。這一年,他發動自家兄弟姐妹和好友,出資1.45萬元成立互助協會,資助娃娃們上學,給村裏老人祝壽。張建國和互助協會的事,引起了賀家莊鄉領導的關注。鄉領導於是産生了邀張建國回村任黨支書的想法,多次和他商量。

  回還是不回,張建國一時難以選擇。他徵求老父親和妻子意見,老父親説:“你爺爺奶奶打日本人時就在村裏犧牲,文革時咱家下放回村,鄉親們沒給咱白眼看。你入黨28年了,既然有能力幫助鄉親,就不該忘本。”深明大義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把生意上的事全部承攬下來,減少了他回村的後顧之憂。

  次年4月,經賀家莊鄉黨委提名,東下莊村11名黨員選舉張建國擔任村黨支書,結束了村裏多年選不出村黨支書的混亂狀態。其後,張建國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任職會上,張建國深情地説:“一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咱村一位大娘偷偷把一碗麵放在我家門口。30年啦,我還記得這碗麵。我回村不為謀利、不為當官,是為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誓讓咱村改天換地!”

  這一年,他47歲。曾經的正團職幹部當了“村官”,一時成為當地的重大新聞。但人們對他並不抱多大希望,鄉領導則希望:“你一年待半年就成,把村子穩住就好。”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聚焦三農
  • 農廣天地
  • 生活
  • 567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