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時下,袁金魁的蔬菜大棚裏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正忙著摘菜裝箱準備送貨的袁金魁高興地告訴筆者:“現在正是聖女果和小青椒上市的黃金季節,再過半個月,第二撥豆類蔬菜也會成熟。”
開春以來,袁金魁的大棚蔬菜上市早、品質好,豆類、瓜類等新鮮蔬菜都賣出了高價,25個大棚上半年收入近6萬元。
頂住壓力開始創業
今年37歲的袁金魁是竹溪縣蔣家堰鎮黑龍洞村三組人,現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兼紀檢組長。他先後當過6年小學代課教師、6年建築師傅,一直夢想著有一份自己的事業。
2008年5月,竹溪縣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訓工程,經個人申請、黨支部推薦和組織考核等環節,袁金魁被襄樊職業技術學院錄取,成為一名農村大學生。
入校後,袁金魁結合村情實際,選擇了大棚蔬菜種植專業。兩年的大學生活,他養成了勤學愛動腦的好習慣。2009年5月,他的《竹溪高效生態産業園企劃書》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第二屆生物工程系創業設計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2010年7月,袁金魁大學畢業,他決定在家鄉發展大棚蔬菜。當他興奮地把這個想法告訴妻子時,妻子認為他太天真;他又與父母進行溝通,父母也表示反對。家人都擔心袁金魁會把準備蓋新房的錢投進“火坑”,還列舉了身邊幾個搞大棚蔬菜失敗的實例,並且請來了親戚加以勸阻。但袁金魁毫不動搖,他不信自己所學無用。
去年9月,袁金魁多方籌資13萬元,開始轉包土地、搭棚、翻地、播種等,轟轟烈烈地幹了起來。
用心經營初戰告捷
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和家人的期望,袁金魁絲毫不敢懈怠,每天吃住在大棚裏,不是幹活,就是看書學習鑽研技術。“雖然有些辛苦,但心裏感到很充實。”袁金魁説。
今年年初,袁金魁的大棚蔬菜成熟了,他試著將首批200公斤黃瓜和茄子拉到縣城蔬菜批發市場,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被顧客“搶光”了,因為他的蔬菜新鮮,有“賣相”。一個月後匯總,收入竟超過一萬元。
現在,袁金魁在縣城和集鎮開設了兩個蔬菜批發供應攤點,實行定時配送,每天下午6點給集鎮攤點送貨,次日淩晨5點為縣城攤點送貨。
3月上旬,一週的連陰雨讓長勢良好的豇豆爬滿了粘蟲。袁金魁趕忙諮詢職校專家,又上網查詢,及時進行治療,保住了收成。到5月底,豇豆和四季豆又為他增收2萬多元。
袁金魁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實現了創業夢想,也贏得了家人的認可。“當初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啊。為了搞好這個項目,他團年飯都沒有回家吃,守在棚裏。現在我們總算吃了定心丸。”一直反對的母親終於放心了。
科學種菜提高品質
初戰告捷,袁金魁的創業信心更加堅定。7月上旬,在鎮黨委、政府的幫扶下,他啟動了佔地近10畝的日光溫室建設,計劃9月底投入使用。
“12月以前,一定能為市民提供新鮮的反季節蔬菜。”袁金魁胸有成竹。
通風、防汛、抗旱等要素是種植大棚蔬菜必須考慮的。袁金魁採用四週自動卷簾和室內自動滴灌技術,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蔬菜品質,成功應對了今年上半年罕見的乾旱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