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個人,都有一份關於家鄉的繾綣記憶,那記憶裏,有父母的叮嚀,有撒滿屋頂的點點星辰,有廚房裏飄動的縷縷油煙味。所有這些都凝成一種永不丟棄也難以忘記的家味兒。一起走進華北平原,在別人的故鄉里,尋找那份有關於家的味道、那些丟不掉的味蕾思念,慢慢品嘗尋常人家淡淡的悲傷、淡淡的歡喜。
  • /
    “媽媽做的炸糕餃子,我最喜歡吃了!”河北女孩小焦笑著説,“從小看媽媽做,我們都學會了,其實很簡單呢!”
  • /
    一個難得的假期,小焦與家人擠在狹窄的廚房裏,忙著做炸糕餃子。
  • /
    炸糕餃子外型類似于普通餃子,不同的是,炸糕餃子用的是粘米麵。做炸糕餃子,首先把經過蒸煮的粘米條子橫切成塊狀,再搟成薄片。
  • /
    之後,將芝麻、花生、葡萄乾等餡料折入其中,環包成餃子狀,一個個炸糕餃子就成形了。最後,放入油鍋,經過油炸後,餃子色澤金黃誘人,加上甜甜的餡料,外焦裏嫩,自有一番風味。
  • /
    這天,親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一起幫著做吃的。團圓,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演出,每個人都那麼雀躍。
  • /
    窄窄的廚房裏,老老少少的手,在陽光下揉搓;一片片金黃,在手掌中晃動。菜刀的切磨,鍋碗的碰撞,捍麵杖的滾滑……廚房裏,正上演著動人的奏鳴曲。
  • /
    焦媽媽被擠在廚房之外,孩子和兄弟姐妹們都回來了,她倒也落得個清閒。站在院子裏,笑著看著這片家業,她感慨地説:“我奮鬥了二十年,才蓋起了這幢房子。”
  • /
    焦媽媽是個普通、健壯的農村婦人,有著與其他農村母親同樣的命運,她守望著清貧,也盼望著美滿。兩年前的一場大病,更是讓她體會到了活著的不易。“那時候,什麼都吃不下,再好吃的東西到嘴裏都像吃土一樣,難以下咽。”焦媽媽回憶著那時的情形,“每天都餓得發昏,但就是吃不下!”
  • /
    病痛的折磨,令她一度迷茫消沉。夜靜更深時,每當想起在外漂泊的孩子們,淚水便浸濕了枕巾。孩子與這個家,就是她的生命。她咬咬牙,倔強地對丈夫説:“把農藥都藏起來,萬一我迷糊了,喝了藥怎麼辦?都藏起來,都藏起來!”得知媽媽的病情後,小焦帶媽媽到北京醫治,經過漫長的治療,焦媽媽病情有些好轉。
  • /
    如今,焦媽媽又能做炸糕餃子了。廚房裏冉冉飄散的菜香,以及媽媽那潑辣爽朗的笑聲,是小焦最在乎的家的味道。
  • /
    太行山下,一缸缸燒餅正冒著香氣,葛家老老少少一大家子都擁簇在缸爐邊,忙碌成一幅鄉村畫卷。
  • /
    缸爐燒餅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用缸爐來烤餅。缸爐採用的是尚未燒制好的、半生半熟的水缸,打掉底部,使之上下相通,再用鐵皮將大缸包成圓桶,用土泥將缸與鐵皮間的縫隙封嚴,然後大口向下,置於排列好的爐條上固定,一個個用來烤餅的缸爐便成形了。
  • /
    缸爐獨具特色,這燒餅也甚為講究。先在響水(水溫50℃~60℃左右)中放入適量的食鹽和白麵調和,揉到麵糰醒透。
  • /
    面和好後,捋成長條狀,隨性揪成一個個小麵糰,揉按成餅,搟成薄薄的長方形面皮,再往上抹點花生油,兩端對折,中間相疊,翻轉過來,而後搟壓實。如此這般做好一塊塊方形面餅,行列齊整地碼放于案板之上。
  • /
    不過,現在有了壓面機,省掉了反復搟壓的手工過程,似是省力了不少。
  • /
    隨後,取出長方形托盤,撒上芝麻,用手輕輕往外抖送,讓芝麻均勻地鋪滿盤底,將搟好的面餅平鋪於托盤裏,再輕抖托盤,餅身上便粘滿了芝麻。
  • /
    面餅完成了,最後一步,就是烤餅了。住爐內放置一塊煤球,待缸爐燒燙後,將未粘芝麻的一面朝上,托于掌心,伸長胳臂,迅速探至爐底,“啪”的一聲,面餅便被貼于爐壁之上。整個過程很快,卻很需要技術,貼的時候,動作要麻利,以免被旺火灼傷;要貼得方正,以保證完全利用有限的缸壁空間;要貼得結實,以防止烤餅期間鬆動脫落。
  • /
    爐壁上挂完面餅後,蓋好爐蓋,一面烤,一面烙,十幾分鐘後芝麻泛黃、發出香味時,便用鐵鏟將燒餅從爐壁上鏟下,用手夾住取出。“嘗嘗,剛出爐的,脆著呢!”葛大叔説。燒餅還有點燙手,焦糝糝黃澄澄,咬上一口,“嘎叭”一聲,那香脆的芝麻皮便應聲爆裂開來,酥酥跌落。
  • /
    大人忙活的時候,葛大叔的小孫女也沒閒著,總在餅坊裏串來串去,學著大人的模樣做燒餅。
  • /
    葛大叔的制餅手藝是父輩傳下來的,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獨特的味道令很多人慕名而來。來的人多了,葛大叔就在村口搭了個燒餅作坊,邊做邊賣。葛大叔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和面、搟皮、貼爐、取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間斷。
  • /
    “我們家人多地少,再加上缺水,日子不好過啊!”葛大叔點上一根煙,靠著缸爐細細地説,“一家人擠在兩間土房裏,就想著搬進敞亮的大房!”自從有了燒餅作坊後,日子也的確好過起來,靠著這幾年賣餅攢下來的積蓄,葛大叔實現了住進大房子的夢想。 “一塊餅五毛,好的時候能賣出去幾百張,總比種地強啊!”
  • /
    小孫女羞澀地看著客人,拿起一塊餅慢慢地嚼著。長大後,她對於家的懷戀,一定蘊滿了燒餅的香氣。
  • /
    一鍋玉米疙瘩,外加一盤鹹菜和辣椒油,這是鄉村教師郜艷敏的午餐。
  • /
    這天,郜老師與婆婆正在昏暗老舊的廚房裏為兩個孩子做午餐。郜老師的孩子都在外地求學,身旁的這倆孩子是她的學生,由於她們的家人有事外出,郜老師負責照顧她們的飲食起居。
  • /
    郜老師生起爐火,婆婆在一旁切包菜。鍋內的水開了,婆婆先將包菜倒進去,稍煮一會兒後,又倒進一瓢玉米麵。用筷子不停地攪動,玉米麵慢慢變得粘稠,結塊成團地散落在鍋底。再配上些蔥花、辣椒,她們的午餐就做好了。
  • /
    郜老師先為孩子盛上一碗,孩子似是餓了,有點狼吞虎咽。“這裡的孩子,家裏條件都不好,好東西吃得太少了!” 郜老師靠在門框上,凝望著孩子們的臉。
  • /
    郜老師是南方人,原不屬於這裡。二十年前的一次外出,讓她的命運墜入了深淵。那時的她還年少,在去往大城市務工的路上,她被人販子拘禁,一路北上。從南方的煙雨故地,到北方蕭條的深山,她經歷了生不如死的旅程。幾經磨難後,她留在了這裡,安家落戶,生兒育女。
  • /
    由於村子偏僻,村裏的小學教學點一直沒有老師來,讀過高中的郜老師,毅然走進了村頭那兩間四處漏風的教室,成為一名每月只有兩百元工資的代課老師。
  • /
    上課的第一天,她的講桌上放著一束扎得非常齊整的黃菊花,金燦燦的,美得讓她眩暈,那是孩子們為了歡迎她集體到山上採摘的。看著講台下十幾個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郜老師突然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感到無比慶倖。
  • /
    這一教就是十幾年,和孩子們在一起,她越來越陽光,越來越快樂,那些悲慘遭遇和留在她心靈上的陰影也漸漸淡去。她的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不過,她不太願意提及往事,電影裏的肆意美化,掩蓋不了活著的艱辛。
  • /
    歷經了苦難和波折後,這個小山村和那所只有兩個年級的學校,成為了郜艷敏新的家園。她學會了做當地最普通的食物,或是一碗玉米疙瘩,或是小米餅,她習慣了這裡的一切,習慣與公公婆婆相依為命,習慣了那些渴求知識的大眼睛。
  • /
    對於郜艷敏來説,家的味道,是少年時代的痛苦別離,是苦難後的沉靜安寧,也是那一片飛入雲端的朗朗書聲。
  • /

尋找家的味道

攝影/李雙喜
責任編輯/劉靜
責編郵箱/liujing@staff.cntv.cn

【媒體轉載須經央視網及作者授權】2013/11/01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