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國內

社評:互聯網“大字報時代”正在結束

發佈時間: 2013年09月10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環球時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9月9日很可能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一天。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昨天聯合發佈《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一《解釋》將極大壓縮謠言類非法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空間,從而標誌著互聯網“大字報時代”的結束。

  互聯網經過在中國十幾年的發展,開闢了信息和意見傳播的嶄新時期。互聯網對民主建設、對社會言論自由的渠道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對推動改革、實現對政府的輿論監督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互聯網作為信息技術的火車頭還帶動了中國對世界前沿經濟領域的追趕,中國的互聯網技術和經濟都相對成熟,與世界頂級水平的差距小于很多領域的差距。中國總體上贏得了互聯網時代的前期考驗。

  然而互聯網帶來的問題也在積累,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網絡謠言和各種人身攻擊逐漸失控,非法信息的傳播猖獗達到甚至超過當年的“大字報”。中國社會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全面繁榮,互聯網的正能量持續顯現,但網絡謠言類非法信息就像一顆毒瘤在社會的機體中不斷作亂,其對全社會健康的危害逐漸接近危機。

  兩高的《解釋》厘清了依法追究網絡犯罪的若干問題,對指導司法機關辦案有重大意義。正因如此,《解釋》必將對網絡造謠和誹謗者等産生空前的威懾,它使追究相關網絡犯罪變得更加可信、可行。

  現在依法管理互聯網的任何舉動都會同“限制言論自由”扯上關係。這個政治罪名儼然成了什麼都能往裏裝的“筐”。然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保護造謠和誹謗,也沒有一個國家會鼓勵通過任何手段尋釁滋事。一些人主張保護“造謠權”在中國現階段有其“合理性”,這是開法治建設的倒車,讓“鬥爭藝術”重新主導中國社會。

  有人擔心互聯網會因“治謠”而失去活躍,但事實是,網上的信息混亂沖銷了社會的許多正能量,使很多人産生疑慮,對公開互動的社交網站敬而遠之。互聯網上的意見面貌同社會真實情況出現越來越大的差距,以謠言為基礎的那部分活躍逐漸泡沫化,對社會建設無益,對互聯網經濟也沒帶來好處。

  由法律主導互聯網秩序,不會削弱互聯網發展的以往成果,而只會防止這些成果遭“蟲蛀”,帶動互聯網良性調整,幫助它釋放新力量。由於互聯網具有天然開放性,在網上搞封閉和朝著“前互聯網時代”倒退都毫無出路,互聯網上的任何調整只能是面向未來的調整。

  依法管理互聯網是個實踐過程,兩高的《解釋》不大可能是中國有關機構圍繞互聯網釋法或立法的終結。互聯網的發展尚看不到窮盡,對它的依法管理也將隨之前行。但只要是在互聯網上做壞事,遭到法律的抵制是或早或晚的事,正義的腳步不會走得太慢。

  相信絕大多數互聯網使用者不會因兩高的《解釋》而擔心,因此頓覺説話“不自由”的人只是極少數。這樣的人的確需要思考過去是否做過了頭,他們需要調整思路,扭轉情緒,跟上互聯網更加有序發展的大趨勢。

  中國不可能“禁言”,也不會為正當的網絡監督設置障礙,因為這不符合中國的國家道路,也對應不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的強大社會現實。但中國也決不會成為造謠誹謗合法的所謂“言論無邊界”社會。對依法管理互聯網“想不通”的人都應跳出偏見和情緒,在這一核心問題上尊重現實、尊重法治。

  兩高的《解釋》實際預示了互聯網在依法管理下的新機會。法律無論在哪的進入和加強都會帶來變化,未來互聯網各個層面的成功者必將也只能在遵法守法護法者中間産生。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互聯網 最高法院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