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國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29日 2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人民日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理想和追求。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經過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必然;既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方向,也彰顯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

  道路選擇是實現中國夢的首要問題

  道路選擇攸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是實現中國夢的首要問題。道路選擇正確,民族復興、國家發展就會步入坦途,給人民帶來幸福和安康;道路選擇錯誤,民族復興、國家發展就會遭受挫折,給人民帶來痛苦和災難。

  鴉片戰爭以降,面對積貧積弱的現實,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洋務派開出了“中體西用”的藥方,孫中山先生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洋務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等進行了謀求民族復興的不斷嘗試。但這些主張和實踐都未能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民族復興道路選擇的偏差。歷史已經證明,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或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共産黨誕生後,自覺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開始了民族復興道路的接力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我們贏得了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設了前提條件。新中國成立後開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重要基礎。但隨後社會主義建設出現偏差和失誤,又使中華民族偏離了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再次昭示我們,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關重要。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形式、基本特徵是什麼,並沒有系統完備的認識。經過30多年實踐探索與經驗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輪廓已經形成。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概括,十八大報告對此作了進一步界定,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政治穩步推進,文化建設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總體佈局的高度,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些成就的取得,關鍵在於選擇了立足中國國情、反映時代發展要求、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就是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整體的社會變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人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與指向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前提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民族的事業,有賴於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肩負民族復興任務的主體,從整體而言是中華民族,從個體而言是每一個中國人。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歷史前進的主要力量;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沒有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就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順應人民對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期待,尊重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權益,充分體現了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成功,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權益的實現,人民親身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和魅力。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條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當今世界,人類嚮往和平、追求和平,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和平發展之路,既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和平發展既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又反映當今時代訴求,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

  毫不動搖地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選擇了正確道路,就要堅定不移走下去。我們應堅定道路自信,不斷完善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自信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實現民族復興必須提升民族自信。20世紀30至40年代,中國知識界在探討民族復興問題時,特別強調民族自信力對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意義。當今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離不開民族自信。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要求全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集體智慧,總結了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既超越了傳統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又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獨特道路,為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開拓了新途徑,為人類文明發展開闢了新道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才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

  完善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十分艱巨,將遇到不少新矛盾、新問題。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從容應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就會延緩民族復興的進程。因此,應發揮全黨、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勇於創新、敢於突破,不斷完善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在融入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汲取世界各國經驗,破解我國發展難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添新的內容,使中華民族的復興在更大範圍內、更高程度上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民族復興與道路選擇密切相關,道路選擇的折騰是對實現民族復興的最大傷害。回歸過去的發展模式,質疑改革開放的舉措和成就;或者照搬西方的發展道路,盲從西方的規範和價值,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背離,都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離。只有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毫不動搖堅持並持之以恒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如期實現。

  (執筆:蔣 斌 陳金龍 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