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郭興利法官有一隻竹編背簍
老郭就用它下裝卷宗 上放國徽
從此 “背簍”法官的足跡踏遍15個鄉鎮169個行政村
開封法庭轄15個鄉鎮,近17萬老百姓,方圓面積達600平方公里。法庭轄區處於“蜀道難”的中心區域,溝壑縱橫,荊棘叢生,很多地方常年不通公路,就算是通公路的地方也常常是雨天泥濘濕滑,晴天塵土飛揚。
在日常的審理案件工作中,郭興利發現老百姓由於交通的問題來到法庭費時費力,常常為了案件審理還得在鄉里住上一宿,這都大大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1999年3月,郭興利當上了開封法庭庭長。為了方便老百姓,他要求,今後凡是能夠就地審理的案件都必須就地開庭審理。説幹就幹,第二天,老郭到集市上去買了一隻背篼,這是川北特色的竹編背篼,背篼上大下小,老郭對這種背篼很滿意,下面裝卷宗,很安全;上面放國徽,寬敞。“實背篼只是種常用的工具,沒什麼好奇怪的。它用來出行正合適。”郭興利對於嚴肅的法官背上土氣的背篼這樣解釋。
從此,老郭開始了他的“背篼法官”生涯,這一背就是整整10年。10年裏,老郭背著背篼跑遍了所有鄉鎮村社,在農家院落裏、河道溪流邊、工廠學校中、田邊地坎上,背篼一放,國徽一挂,幾張桌子一搭,甚至是幾塊石塊一壘,便開庭審理案件。
山路崎嶇,道路更是陌生。背著背篼在山間穿行,迷路更是常有的事,有時半天都看不見人,路也沒法問。最久一次郭興利整整走了4個多小時山路。
10年裏,老郭和他的同志們就地公開審理的案件2100余件,達到收案總數的71%;10年裏,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雙鞋,背壞了多少個背篼,遇到了多少艱辛,誰都不記得了……
打官司看起來是件壞事,但也是修補關係,促進雙方今後長期和睦相處的一個契機,郭興利法官通過他的努力, 在審判當中進行了基層普法,讓更多人知法懂法。
法官有時候就像醫生,不是判了案子什麼事情就都解決了,還要根除人們心中的不平,這樣才能保障叛過的案子不反彈,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和諧社會。
“何方可化身千億,處處落紅見法魂。”郭興利這樣的基層法官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夠幹出這樣的成績,讓那些不公正執法,甚至貪腐的人們多看一看這樣的法官吧!
所有的法官都應該學習郭興利,在情與法之間,力求通過調解來解決,能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法官不僅僅是判案,更重要的是息訟。
在法官眼裏這些鄉村小事都不是什麼大官司,但在一個人一生也許打一次官司,對老百姓而言,件件都是要案。